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夏应勤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摘要:分层教学合理应用于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体现了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教师必须革新自身教育观念,主动对分层教学、深度学习相关理念展开分析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分层教学

引言:教学改革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教学格局,突出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空间内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分层异步在教学实践中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进行明确分层的同时,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不断感受自身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掌握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分层异步教学空间内,学生展现自我,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形成思维的递进和延伸。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的分层和异步教学,即通过在小学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根据某些规则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级别。教师根据每组的情况教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并根据设定的要求进行调整,以达到学习目的。小学数学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改进机会以及减少小组之间学习差异的方式将他们分为几组。该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策略来实施。因此,小学数学实施分级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别学生的差异。同时,小学数学的特点对分层教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多层教学,需要遵循某些原则。一是学生平等原则和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人特征存在差异,因此应合理分组小学生。因此,在实施分级教学之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将教师分为上,中,下三级。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学生的教学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以及教学内容,在功课和练习的难度和难度上应有所区别。第二,反馈原则。在实施分级教学时,教师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学生能够评估学习的影响和学习知识的状态,并向教师提供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调整学生群体[1]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革新观念,以分层促学习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想要让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深度学习,首先需要改变他们的传统“大班制”“集体化”教育观念,使其走出刻板思维。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对“分层”教育理念展开学习,加强对其积极作用的探究,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对分层教学的认同感。教师若能对分层教学、深度学习内在联系形成正确认识,更主动地以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为目标设计分层教学方法,自然能够让课程活动取得更理想的反馈。但是在现阶段,仍旧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分层教学认识,其观念较为刻板,“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并未根据学生差异设计课程组织方案,导致一些学生因无法深度参与课程活动而无法实现深度学习。针对该问题,学校应适当介入,组织教师对分层教学、深度学习相关新教育观念展开学习,转变他们的课程组织观念,同时监督其按照新观念设计课程活动。例如,在学习“统计数据”有关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较差和中等的学生合作去统计学校周边超市与学校小卖店中卖的饮料价格;优等生去调查超市中销售最好的商品与最差的商品大概三四种进行统计,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所联系,能够便于我们解决问题。

(二)注重兴趣,优化教学方法

虽然在先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形成了分层教学意识,但由于缺乏对学生数学兴趣与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关注,分层教学方法较为枯燥无趣,经常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教学存在低效问题。在新环境下的分层教学活动中追求深度,教师应着力规避该问题,在课堂活动中加强对趣味教学方法的运用,选择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取向的教学指导手段。但对于如何做,多数教师尚未形成明确认识,这为新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难度。运用多媒体呈现知识,在讲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时构建故事背景等,均具有化静态、理论教学为动态、探索学习功能,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趣味,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在分层教学中应用上述手段组织课程活动,将学生带到媒体情境、生活情境当中。学生在更直观、活泼的学习下能形成更直接的经验,并在教师分层指导下持续深化知识理解,促进其成长,不断提高其思维水平与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效果更佳[2]

(三)关注差异,分层设定任务

任务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只有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下依次完成知识探究任务、获得知识,学生才能逐渐提高知识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而实现深度学习,这也是任务型教学基本内涵。而由于基础素养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生能够完成的知识探究任务、成长过程也存在差异。所以为更好地利用他们的差异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对任务进行分层设计,向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并指导他们完成。此时,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任务中有所收获,其成长一目了然,深度学习不再是空谈。但是由于在传统模式下,大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设定相同课程任务”的习惯,当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差异化任务布置存在明显的不足够、不合理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在不同任务引领下的差异化知识探究和成长。面对该情况,改变势在必行。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思维,先提前根据知识难度设计难度不一的课程任务,再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基础素养差异向其布置难度适宜、符合其思维层次的任务。长此以往,学生每一次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掌握知识和成长的过程,他们自然能够逐渐缩小差异、实现深度学习。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深度学习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力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运用。将分层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在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二者相关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以分层教学指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展开研究、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菊.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4):56-57.

[2]孔德宝.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求知导刊,2020(5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