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优化对策

陈健文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济南25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不断进步。公路日常养护工作需要记录养护日记、巡视记录、养护计划等各种表式,记录的保存和查询统计等相关工作较为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查询、统计、归档的问题,同时利用智能化的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养护作业实现全过程监管。通过模型化地展示道路维修情况,为道路大中修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为先导性产业,交通行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公路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通车里程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公路工作重心已从建设投资逐步转移到了养护管理,尤其是一些公路路面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大量早期病害,比如裂缝、车辙、坑槽等,为了解决路面病害问题,改善路面使用性能,需要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保证道路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高效处理信息,实现不同区域间信息融合和共享,在公路养护中纳入网格化管理,可以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1工程概况

某市公路养护1359.292km,其中国道708.474km,省道505.912km,绕行路线144.906km。在公路养护中,本市实施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根据管养权限和职责,将公路养护细化为专业类和基础类养护。专业类养护包括路面设施、隧道设施、桥梁设施和路面设施养护,基础类养护包括排水设施、机电设施、绿化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养护。在网格化管理中,公路划分养护标段,在各管理辖区内划分单元网格,每个网格养护20~30km并明确养护责任。本市公路养护网格地图中的横轴为业务分工,按照上述专业类和基础类养护工程划分。纵轴为管养路线,共划分为9个养护管理分局,下设55个公路站,形成55个责任网络。

2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优化

2.1梳理调整网格地图

为了强化公路养护,需要建立公路养护网络地图,横轴以业务分工为主,纵轴以管养线路为主,并与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结合,对横、纵轴网格进行重新梳理和合理划分与调整。一方面,在横向区域分工中,需要重新梳理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的业务分工情况,根据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内容和地市情况,合理划分每一个单位的管辖责任,夯实养护责任,做好日常维护管理,细化养护时间,合理分配养护人员,做到养护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提升公路的养护效率。另一方面,在纵向区域分工中,网格划分单位应以公路固定里程为准,结合各公路站情况,构建一个完善的公路养护网格化地图,同时还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行车数量、工作业务量等,保证构建的网格地图合理、科学。

2.2搭建信息平台

本市公路养护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监控系统搭建起养护信息管理平台,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监控信息,实时获取养护管理事件的位置信息,为制定养护方案提供依据。(1)梳理本市公路数据信息,数字化处理管理对象,借助GPS技术在网格地图上定位各个养护管理工程的坐标定位,将养护工程空间位置与公路管理对象建立起对应关系。(2)综合公路养护管理的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对公路单元网格编码,分别为区域、乡镇和网格三级编码,使每个公路单元在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上均有唯一代码。(3)采用先进通讯设备,实时采集和传输公路现场问题信息,使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及时获取图文数据,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4)加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安全防护,引入专业化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建设安全防护系统,保证养护信息安全。

2.3养护工程管理

对专项养护的计划申报、审批、施工、验收和质量等过程管理。养护单位根据“标段管理”选择养护标段之后,填报本年度专项养护施工内容和施工计划。专项养护需要经过养护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审批—管理单位审批的流程,全部审批完成之后方可实施。验收时,系统按照原养护计划的内容显示并验收确认。

2.4优化管理流程,构建“双轴”机制

目前,若一味选择传统管理流程,已无法满足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需求,因此,应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必须遵循现代化管理理念,打造一个完整、闭环的管理流程,包括发现问题、任务派遣和处理问题3个管理阶段以及收集信息、建立案卷、派遣任务、处理任务、反馈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7个工作环节。必须结合业务分工情况,由管养人员定期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现场处理问题。要求各养护单位以班组为单位,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任务细分至每个养护工人,形成养护网格,上报信息中心录入巡查系统,指定专人任单位网格管理员,负责与信息中心业务对接,并积极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科学、现代化的管理目标,不断提升公路对社会公众的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20年底,我国公路养护量已达到了通车里程总量的99%以上,公路养护任务日益严峻。在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中,要求在做好养护工作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监督管理。要全面梳理各自的职能范围,将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进行明确划分,积极构建督办分离的“双轴”机制,即将原有的公路养护监督评价职能和养护综合治理职能分离,通过对各部门养护管理职能的整合,建立公路养护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实时监督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养护管理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对责任部门的工作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

2.5实施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

2.5.1明确养护管理主体

本市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形成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和县公路局于一体的三级养护管理体系。其中,交通局内设综合指挥中心,市公路局内设总指挥中心,县公路局内设指挥分中心。综合指挥中心指定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工作总规划,负责监督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总指挥中心负责落实综合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辖区指挥分中心负责处理辖区内的各类公路养护事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处理结果。

2.5.2梳理养护管理职能

在全市公路地图上借助GPS技术确定管辖范围,划分各类公路养护项目的管理权属和责任,强化管理主体的沟通联系。在网格化管理中,建立各责任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提高公路养护事件处理效率。

结语

公路养护主管部门要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养护管理主体的责任,借助现代化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高效率完成公路养护任务。在公路养护管理中,优化管理流程,实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管理主体的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基础类和专业类公路工程养护项目顺利开展,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霍继辉.提升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路径与方法[J].北方交通,2021(5):91-94.

[2]王珂.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常见问题探索[J].交通世界(下旬刊),2021(4):56-57.

[3]武家正.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养护管理的措施[J].交通科技,2011(1):85-86.

[4]徐慧,王学文,张荣.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结构模型建设浅析[J].江苏交通科技,2021(1):2-5.

[5]邓冬,熊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桥梁伸缩缝维护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