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速铁路钢轨打磨修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谈普速铁路钢轨打磨修理

赵德华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桥工段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列车运行高速化和重载化,车轮对钢轨的破坏加重,再加上对钢轨修理打磨工作重视不够,造成钢轨表面的疲劳裂纹、剥落掉块、轨面擦伤、焊缝低塌、波磨、划痕、钢轨肥边、鱼鳞伤等钢轨伤损大量存在。如何有效解决现场钢轨病害的点状修理性打磨、焊缝精磨、道岔主材预防性打磨、道岔大机打磨受限区域打磨等,技术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合理利用小型机械,组织制定打磨标准及作业流程、方法等,整治轨件病害,有效改善道岔主材状态,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普速铁路;钢轨;打磨修理

一、打磨修理现状

(一)人员素质的问题

受人员素质的影响,作业人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敢作业,一类是不敢作业。敢作业的是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只要机器响就敢上手,但作业方式及标准经验主义化,对标准掌握不全面。不敢作业的为年轻职工,一是不熟悉新机具,二是不熟悉钢轨打磨标准,但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打磨作业上手快,质量较高,尤其是新机具的使用尤为明显。

(二)打磨机具的问题

1.锂电打磨机具,优点是机器精密性高;缺点是重量大,平均每台机器作业移动需要4-5人。

2.内燃打磨机具,优点是质量较轻,平均每台机器作业移动需要2-3人。

(三)打磨认识和组织的问题

近年以来,轨件打磨技术日臻成熟,各类先进性较高打磨机具的配套越来越齐全。但目前现场工作安排受人员思维、作业标准、天窗和人员限制,打磨作业修理仅限于修理点状病害,对钢轨预打磨、预防性打磨认识不足,开展情况滞后。

二、打磨作业组织建议

(一)人员组织建议

1.车间级打磨小组

1)功能。车间打磨作业组主要工作时落实新轨件预打磨,新焊缝的精磨和病害修理。

2)人员、机具配置。人员按4-5人配置。工具按照内燃精磨机1台、内燃道岔打磨机1台,内燃多功能钢轨打磨及、内燃角磨机1台、锂电角磨机进行配置。

2.段级区域性打磨组

1)功能。按管辖车间数量情况,区域性打磨队主要负责周期的预防性打磨和批量的病害性修理作业。

2)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应固定化,每次作业由设备管辖车间抽调副工长带班,作业人员建议在10-12人。工具按照2台道岔打磨机,2台钢轨打磨机、2台角磨机和1台多功能打磨机配置。

3)工作量情况。根据作业量调查情况,每个作业天窗作业量不少于三组道岔轨检修理,并应持续性在一个站区安排。

(二)打磨机具组合使用建议

1.锂电式机具

锂电式机具应运用在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病害修理作业。道岔打磨作业常见组合:锂电式道岔打磨机、锂电式钢轨打磨机;钢轨作业常见组合:锂电式精磨机、锂电式波磨机。焊缝精磨使用锂电式精磨机

锂电式精磨机和锂电钢轨打磨机作业模式和作业效果相似,可互相交替使用。

1锂电式道岔打磨机:主要修理钢轨肥边迹象和轨沿轮廓修理。

2锂电式钢轨打磨机、锂电式精磨机:主要修理钢轨鱼鳞纹及轻微的剥离掉块、修理钢轨轨面坑状病害、修理钢轨轮廓、修正钢轨光带。

3锂电式波磨机:适用于长度较长钢轨轨面修理和轮廓修理。

4作业顺序。作业过程应优先处理钢轨肥边,后修理轮廓。

5优缺点。优点:锂电打磨机具精度高,便于精细化作业,根据角度调整操作单元,有效提高轮廓修理作业质量;锂电池一次充满后可以使用300分钟以上,保证了作业量。缺点:锂电打磨机重量平均在在110kg以上(含电池重量在130kg以上),机具转移困难度较大。

2.内燃式机具

内燃式机具应运用在预防性打磨和批量病害性修理作业。道岔作业常见组合:道岔打磨机、钢轨打磨机;焊缝精磨(绝缘接头修理)应使用多功能打磨机和钢轨打磨机;辙叉打磨常见组合:钢轨打磨机、内燃角磨机。

1)道岔打磨机:主要修理钢轨肥边迹象和轨沿轮廓修理。

2)钢轨打磨机:主要修理钢轨鱼鳞纹及轻微的剥离掉块、修理钢轨轨面坑状病害、修理钢轨轮廓、修正钢轨光带。

3)多功能打磨机:适用于焊缝精磨和绝缘接头轨面修理和轮廓修理。

4)内燃角磨机:适用于辙叉翼轨垂磨修理和轨头肥边修理。

5)作业顺序。作业过程应优先处理钢轨肥边,后修理轮廓。

6)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重量轻便于转运。缺点:内燃打磨机具精度不足,使用偏经验型。内燃角磨机使用二冲程混合油,其他机具使用纯汽油,注油过程中有拉缸风险。

(三)作业方案及作业组织建议

按照“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考核”六环节组织作业

1.设备检查、分析

经过现场前期调查,明确钢轨病害类型,病害发展情况。根据病害类型和发展情况分析工作量和使用作业机具。按照“一岔一图调查表”模板进行调查,便于组织作业。

1病害类型

钢轨肥边,钢轨鱼鳞纹,钢轨剥离掉块,钢轨磨耗。

   (2)病害描述

根据病害类型,填写病害发展情况,病害长度。举例:钢轨肥边2mm,焊缝矢度-0.3mm,钢轨剥离掉块等。

3)工作量。根据调查对需要修理的长度、厚度进行描述。举例说明:钢轨肥边

2(肥边厚度)*20(钢轨长度),焊缝修理0.3mm*1m等。

4)打磨机具安排。根据病害特征,选择合适机具安排作业。

5)打磨效果。根据作业情况,由带班人进行自验。举例说明:钢轨肥边作业后肥边0mm,焊缝矢度0.02mm等等。

2.维修计划、作业

根据工作量调查表,结合天窗、人员情况及车间其他作业安排编制作业计划,形成作业方案。

作业人员和工机具编排:每小组按照3人员编排,区域性打磨队伍一般按照3组进行编排,每组工具按照病害类型安排2种。

3.验收、考核

按现有考核管理制度,打磨作业验收应由质检中心按照工作量调查表中打磨回检结果进行验收,按照验收结果进行考核。

三、加强主材修理,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一)设备预打磨

轨件上道后,经维修作业调整后,长轨条预打磨作业应以大机打磨为主要手段,小型机械配套使用。道岔轨件更换后应以小型打磨机为主要手段,按照不大于5mt通过总重安排预打磨作业。按照京广、新菏、新焦线年度通过总重,京广线沿线站区新轨件预打磨周期为上线30个天窗点内;新菏线、新焦线沿线站区新轨件预打磨周期为15个天窗点内。其他支线设备按照30个天窗点周期执行。

预打磨作业主要是对新轨件轨面碳层进行消除,以免因列车冲击和轨道原因加快钢轨表面伤损。

(二)设备预防性打磨

新辙叉预防打磨根据通过总重划定周期。候日通道新辙叉预打磨作业后,一个月内打磨一次,再次45天内打磨一次,之后进入状态修打磨;京广线新辙叉,上道后一个月内打磨一次,其次两个月打磨一次,之后进入状态修打磨。

新更换的尖基轨预打磨作业后,2个月内打磨一次,之后进入状态修打磨。

新铝热焊缝,上道后3个天窗点内必须打磨,其次一个月打磨一次,之后进入状态修打磨。

新上道的胶结绝缘,上道后一个月打磨一次,之后进入状态修打磨。

(三)设备修理性打磨

主材使用周期受出厂因素、运行条件、地理位置、维修标准等多方面影响,钢轨病害往往是以复合形式出现,但轨件物理性伤害的修理应作为工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修理性打磨作业应以“灭病害、修轮廓”的顺序安排作业,按照“打早、打小”的原则,有效提高打磨质量及时消除轨件病害,延长主材使用周期。

(四)钢轨轮廓修理安排

钢轨的轮廓修理,除了日常检查的分析外,应由专业人员对钢轨修理出具专业分析报告,并在作业中根据打磨情况实时对钢轨轮廓修理方案进行修正,从而高质量改善钢轨轮廓,有效改善轮轨关系,提高轨道平顺性和线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