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2
/ 2

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冯桂明 ,黄娇

襄阳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441000

摘要:为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成果和示范带动乡村绿化美化,襄阳市在2020年11月正式启动了“千村万树”行动,并展开了市、县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其意义在于: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增加乡村生态绿量、提升乡村绿化质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本文从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的目标及相关政策,森林乡村创建的进展情况、 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创建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几点思考。

关键词:森林乡村;绿满襄阳;乡村振兴;目标;政策;做法;问题;建议

1襄阳市创建森林乡村的目标及相关政策

深入践行“两”理,巩固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成果,襄阳市出台“千村万树”行动方案——至2024年底,创建市级森林乡村300个,其余乡村要全部达到县级森林乡村标准,每个村新栽乔木树种不少于1万株。

襄阳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千村万树”工程。其中列入创建市级森林乡村计划的村庄,市财政将分3年拨付20万元奖补资金。第一年,拨付10万元用于苗木采购和栽植;第二年、第三年,对成活率达85%以上、经验收合格的村庄每年各奖补管护经费5万元。

2襄阳市森林乡村创建的进展情况

2020年4月,我市启动了市级和县级森林乡村的创建工作。根据襄阳市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要求:2020年计划创建市级森林乡村51个,2021年63个,2022年63个;2020年计划创建县级森林乡村128个,2021年343个,2022年343个。截止目前,2021年51个市级森林乡村创建村获襄阳市绿化委员会认定的有44个,2020年县级森林乡村创建达标率在85%以上,森林乡村创建初见成效。目前即将进行2021年市、县级森林乡村创建村的检查验收和2022年市、县级森林乡村的方案设计。

3襄阳市森林乡村创建的典型做法

领导视。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成绩突出,亮点颇多,主要原因是市、县级政府及部门领导都非常重视森林乡村建设。襄阳市级财政通过“千村万树”工程,为每个创建村拨付20万奖补资金,支持市级森林乡村建设;县级森林乡村建设,各县(市、区)除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外,还通过县级财政投入、市场主体融资和整合项目资金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有效地保障了森林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2020年森林乡村建设,成绩突出,亮点颇多的是老河口市,在2019-2021年三年间,每年投资3个亿(老河口市财政投入1个亿,融资1个亿,整合项目资金1个亿)用于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森林乡村建设资金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襄阳市森林乡村创建,从编制设计方案到造林施工,多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在编制设计方案的环节,中标方负责森林乡村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方案编制,项目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资金的来龙去脉也非常明确,责任和义务划分具体,各种纠纷和风险都降到了最低;在造林施工环节,中标方负责提供苗木和栽植,并管护一年,包栽包活后,才交付给创建村,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保障,节省了造林绿化成本,也避免了很多麻烦和纠纷。

护责任落实森林乡村建设成效,从长远看,主要看管护成效。比较典型有南漳、保康、谷城和老河口市。南漳、保康和谷城为山区天保县,有省林业局天保管护专项资金扶持,每个村安排了十名以上的专职护林员,并且都进行了专业培训,技术有支撑,经费有保障,护林员管林护林的积极性很高。老河口市的做法是:在各乡镇成立保洁公司,由保洁公司在创建村就近招聘保洁员负责村里的保洁兼护林,并结合国家政策优先考虑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有保障,村民保洁护林的积极性较高。

道路水系高标准绿化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市级和县级森林乡村创建的一个共性亮点就是道路和水系全部高标准绿化。每个森林乡村创建村,都消灭了“裸路”和“秃路”,每条村道单侧或两侧都栽满了高矮一致,树形标准整齐的乔木树种,并做到了应栽尽栽,突出了乡土树种,坚持乔、灌、花、果、草相结合和高中低搭配方式,既美观又便于通行。创建村依托堰塘和沟渠水系,打造以柳树、白蜡、国槐、红叶李、紫薇为主要树种的环水和傍水林带,不浪费一分空地,见缝植绿,增加绿量。

4襄阳市森林乡村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1.庭院绿化普较差农村庭院绿化的范围主要是对房前、屋后以及宅旁空隙进行绿化和美化。从2020年市、县级森林乡村创建情况来看,庭院绿化程度不够理想。根据《襄阳市森林乡村建设标准》,庭院绿化每户新栽5-10棵乔木树种,但就是这么低的标准,极大多数庭院都实现不了。据调查,多数农户绿化美化庭院的意识较差,存在“先富裕、后环境”的思想,都把自家庭院做了大面积的硬化,而绿化、美化基本顾不上,即使有绿化,标准较低,质量也很差,植物搭配不协调,杂乱无章。房前屋后要么不栽,要栽就栽有经济效益的果树或改种瓜果蔬菜,真正栽植大乔木的很少,更没有注重乔、灌、花、草的层次搭配和色彩搭配。

2.森林乡村建设未按设计方案施工从2020年森林乡村检查验收结果分析,虽全部合格,但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创建村未按编制好的设计方案施工。森林乡村建设特别是市级森林乡村建设,虽然做到了先设计,后施工,但是部分创建村设计和施工存在50%以上的不一致,随意性较大,造林树种的选择,苗木规格及造林地块的选择被更换的面目全非,完全是两张皮的状况。据了解,2020年因疫情影响,市级森林乡村方案设计比较仓促,设计方和业主方勾通不够,导致现场的实际情况无法按设计方案施工。县级森林乡村设计方案主要来源于美丽乡村设计方案,设计理念存在细微偏差,有的县级森林乡村甚至无设计方案,更谈不上按设计方案施工。

5建议与思考

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户造林营林和护林意识。当前森林乡村的建设主要依靠各级财政,但是长久的建设和维护,还得依靠农户自己。要培育农户造林营林意识,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建设乡村文化长廊、制作森林科普解说标牌标识等措施,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要着重从农户最受益、最直接的每家每户的庭院、乡村步道和公共休闲空间造林绿化入手,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培养农户植绿、护绿、爱绿、守绿的文明意识。

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自给自足。建议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正确的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在村里能就业,能挣钱,他们才能自愿、主动的留在村里,森林乡村长久的建设和维护才能延续下去。当前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是老河口市,最有典型的是薛集镇马岗村,该村通过光伏发电、稻虾混养、藕塘种植、金银花种植、食用菌发展等多管齐下,集体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

庭院绿化是森林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庭院绿化是森林乡村乃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一个村庄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经过几十年的林业建设、“绿满襄阳”行动和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多数村在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公共绿地上都下足了功夫,没有可绿化的荒山荒地或者很少了,加上国家“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目前可供造林绿化的地块已经非常有限,农村房前屋后俨然成了森林乡村建设的主阵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逐步把森林乡村建设重点转变过来。

6结论

森林乡村建设,是示范带动乡村绿化美化,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措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着力解决乡村整体森林覆盖率低,绿化标准低,绿化不均衡,生态产业效益低等绿化短板问题的重要抓手。襄阳市通过本轮森林乡村建设,将逐步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考文献

[1]虞美平.森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方农业,2022,16(2):223-225

[2]晋生菊.浅谈西宁市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发展对策[J].,20206):226-227

[3]郭林涛.森林乡村—乡村振兴的新模式[J].决策探索(上),2020(4):17-19

[4]颖融,周.森林乡村建设之路探究[J].方农业,2020143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