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的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1

数列求和的教学探究

郭玉香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前n项和

摘要 :  数学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学科,因其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老师在一堂课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归类总结,使其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规律性、逻辑性和趣味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数列》是中学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章,是重点考查的章节之一,数列求和在本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考试的必考内容,而数列求和又因其方法灵活、题目多变、趣味性强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所以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现将数列求和较常见的方法归类如下:公式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求和法、并项求和法、裂项求和法、转化求和法等。

一、公式法:

1、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例:求等差数列2, 7, 12,…,162的各项和。

解:公差d=7-2=5,  162=2+(n-1)5  n=33  

2、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例:求等比数列,q=2,  n=6的前n项和。

解: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因此,当数列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时,求前n项和可直接利用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是数列求和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例:已知:,求

解:由通项公式得:

, 左右两边同½

两式错位相减得:

          所以:

当数列项的次数及系数有规律的排列时,分别求出与公比的乘积,两式作差用错位相减法,最后得出首末两项的差,从而求出前n项和。

三、拆项求和法:

例:求数列的和。

解:原式=

        =55+

=56-

当数列每一项可拆成两项之和,而拆成的和分别可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时,可考虑用拆项求和法,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求和方法。

四、并项求和法:

例: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

求:的值。

解:观察这类数列的特点,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和是常数- 4,

  所以:可以两项并做一项,求出两项的和

    ,  

   

    因此:

当数列相邻两项的和是一个常数,两项并为一项,如果有偶数项常数乘以项数的一半就是前n项和;如果有奇数项常数乘以项数的一半加最后一项就是前n项和,这种方法就是并项求和法。

五、裂项求和法:

例: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

解:因为:,     把每一项分裂成两项的差,

所以:

        

        

这种题目学生在做题时经常会遇到,解题方法是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变形,每一项分裂成两项之差,在求前n项和时,中间项抵消,最后只求首末两项的差即可。这种方法既实用又有效,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六、转化求和法:

例: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求n.

解:把通项公式的分母有理化得:通项公式变为

    这样把数列的每一项变为两项的差

    所以:

            

因为:

所以:,     .

    把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分母有理化变形,或把数列相邻两项通过平方差公式变形等有效方法,转化为简单易求和的这些方法,都是转化求和法。

在求数列的前n项和时,方法灵活多变,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求和方法,而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是基础和根本,再依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求和方法,不管用那种变形方法最后都离不开公式。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购房贷款、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等诸多实际问题,从而造福人类。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