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探讨

唐瑞泽  

大唐陡河发电厂  130203199501283310

摘要:随着我国电厂各种热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厂热控设备的自动和人工智能不断得到改善,热控系统的安全和设备可靠性也日益重要,但绝对可靠安全是不大有可能的。由于电厂热控保护系统具有保障全所系统及整个运行系统的重要作用,所以影响电厂热控系统运行的因素也很多,包括电缆布线故障短路或打开原因、热控因素故障原因、设备电源故障原因等。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进一步优化重复设计,改善热控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加强热控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等。做好这些工作,可以有效保障电站热控保护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热控系统的故障也不是不能及时预防,关键是提前检测,发现相关的热控故障,然后采取预防和解决措施,防止热控故障扩大。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优化

引言

当前电厂热控系统在工作运行中可靠性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确保电厂发电的整体效率水平,就需要针对热控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做好针对性的策略研究,以此确保热控系统能够得到平稳运行,进而为提升电厂运行的可靠性奠定良好基础。

1影响电厂热控系统运行的因素

1.1电缆布线原因

电缆布线的保护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缆布线短路、开路、虚拟连接等,如电缆布线连接时规格不足或长时间运行时,终端流入、老化、腐蚀等。这需要对电缆损失程度进行日常检查和处理。

1.2合理应用热控制设备

国内热控制自动化和智能水平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对热控制自动化设备组件的稳定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有效保护热控制之间的稳定性和操作安全性,有必要注意到期的应用。例如,可以合理地应用热控制装置,有效提高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1.3热控组件原因

热控保护元件因为故障原因导致误动热电可控热电保护元件误动或者被拒动的,主要原因是电控保护元件的例如电磁阀、温度、水位、压力、流量、阀门等故障导致虚假信号。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规范使用和老化,没有保证设备设置安全而引起的。

1.4热控设备电源原因

随着目前我国电厂热源监控移动保护设备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程度不断提高,采用了DCS移动保护系统技术,确保电厂热控保护设备的移动电源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自动停机进行保护。近年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热处理控制器设备的内部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电源插头系统硬件设计不可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些热控保护系统也开始注重分布式控制保护技术的应用,所以在热控设备电源引发故障问题的情况下也易出现停机保护问题。

1.5设计、安装和调试及其他人为原因

设计本身有缺陷,或者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时操作规范不足,可能会出现热控拒动保护和故障等问题。此外,如果热控错误地查看终端的安装或不规范使用多用表、间隔、信号错误或遗漏,则可能会出现热控保护误动和拒动问题。另外,热控人员维修后没有恢复仪表电源开关或没有打开二次门等疏忽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2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策略

2.1重视电厂热控系统逻辑优化完善

对电厂热控系统进行逻辑优化处理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下列工作:①单信号优化电厂热控系统,单点信号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而当其故障问题尚未能够得到及时发现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热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热控系统进行单点信号优化处理即为单点信号的因果关系优化,促使其逻辑关系得以建立,同时也可以促使信号具备报警功能。热控系统工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报警信号,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促使发生系统在运行异常时热控系统闭锁信号能得到有效保护。②通过热控系统逻辑的优化,提高了电厂的可靠性,实现了电厂工作效率的提高。而热容逻辑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技术,在热控系统检查过程中,错误逻辑的应用可以减少系统逻辑上的失误,使热控系统的逻辑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发电厂需要对系统进行连锁信号检测,通过大量的测量数据判断系统是否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热控系统技术人员的技术分析也很重要,这也是判断热控系统是否稳定可靠的重要指标。这三种方法都是从优化系统逻辑出发,增强系统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的可靠性。

2.2运行检修阶段技术控制

在运行检修阶段需要根据热控系统厂家确定的检修时间进行检修分类,将风机的检修时间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C级代表了最低水平,目前还没有必要进行设备检修,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预防检修,从而更好地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B级是正常维修等级,它是正常的维修周期。A级则是检修的最高级别,意味着热控系统已经超过了检修期。对风机进行定期检修,使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以提高其实际使用效果。其次是完善维修制度,将维修经济责任与目标责任有效结合,能更好地加强热控系统维修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对此过程,要求相应工程项目部确定标准化班组和标准化岗位,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及相应的管理职责,将主体责任落实到班组,班组落实到员工,明确电厂热控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责、权、利。

2.3创新科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是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支撑,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可以提高数据采集和检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热控系统误动现象发生的概率,为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热控系统的稳定性还需要根据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优化解决,从而提高热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而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多项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发电机组工作监督管理中,将能够更好地处理电厂发电中的各类问题,进而为降低电厂热控系统运行风险奠定了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在电厂中将远程视频监控技术融入多个发电机组监控中,也将能够及时地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而为提升热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完善热控系统评测标准

改进热控系统的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员工分析和研究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根据电站实际接触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评价标准进行完善,使评价标准能准确有效地提供可靠的可靠性研究方向和范围,更加有利于电厂各项工作的管理,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完善评价标准也能有效地减少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系统故障,使故障概率降到最低。热控系统评价标准既是约束热控系统运行的制度,又是指导电厂开展相关工作的理念和标准,因此,一个完善的热控系统评价标准也是确保电厂热控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结束语

电厂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热控系统作为电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电机组运行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故障的排除工作,以此更好地确保电厂的平稳运行。现阶段,我国电厂中的热控系统依然存在着可靠性不高的现象,因此对电力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程斌.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23):66-67.

[2]冯建伟.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与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9):71+73.

[3]朱殷卉.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67+69.

[4]张文博.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5):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