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实践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实践应用探讨

李秋香 ,张惠霞 ,马军霞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应用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提高压力性损伤防护质量和管理实效。方法:通过规范的压力性损伤管理、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应用压力性损伤管理程序对压力性损伤病人和高危人群进行动态保护和监测。结果:开展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后院前压力性损伤、高危压力性损伤上报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规范管理后护士Braden量表评分准确率、申报准确率、压力性损伤防护准确率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压力损伤的防护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分级监测;创伤专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是活动障碍、慢性病及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的延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临床的难题,受到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压力性损伤的危害,是目前护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从2019年5起,我院对压力性损伤应用《压力性损伤2019新指南》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成立了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负责床旁指导、处理压力性损伤,并培训在职护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方法

1.1建立规范化的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成立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由护理部从各科室推荐选举1~2骨干护理人员成立专科小组,并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共20人。团队成员须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验。负责该科室的皮肤管理、临床护理、教育等工作,制定专科护理计划,包括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每年派遣2人参加由上级医院举办的创面护理短期培训,每季度召开一次专科小组骨干会议,开展湿性愈合理论、Braden评分、压力性损伤分级、压力性损伤防治、平衡翻身等伤口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护理理论、操作培训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小组成员的出席率必须达到90%。培训教师由组员轮流进行,以让更多的人参加团体活动,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1.2分级监测

1.2.1建立分层监测模式,建立创伤专科护理组,由创伤专科护理人员带队,对其实施全方位监控,形成组长一伤口护理小组成员一责任护士层级监控的模式。

1.2.2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采用问询、观察、检查等方式,依据 Braden量表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责任护士将 Braden得分低于12分的高危患者,填写《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申报表》,并根据病情和评分采取相应的指导和护理措施。

1.2.3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对本病区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进行审查;压力性损伤病人的报告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早、晚的查房等。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科室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由专业的专科治疗小组进行会诊,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1.2.4伤口治疗护理小组负责整理医院内的压力性损伤报告;统计分析,发现压力性损伤的报告和防治方法,并定期进行总结,向护理部报告;负责全院的皮肤质量监测工作,其中包括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全院的大检查等。

1.3管理程序的应用

1.3.1管理程序

根据 Braden量表,我院护理部门编制了压力性损伤/危险度评定表格;危险压力性损伤监测表格;院前(院)压力性损伤督查表、护理会诊单等。

1.3.2压力性损伤/危险程度评定表

依据 Braden量表中的六个因子和相应的得分,选取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根据病情进行评分。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的部位、大小、分期进行逐级上报并签署, 对Braden得分在12分以下或院外带来压力性损伤的病人,由专科护理小组成员24小时内到病床前进行检查、指导和处置,对疑难复杂病人请示组长进行会诊,专科护理小组群内共享。

1.4高危、院前压力性损伤监测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指导,负责医院的皮肤质量监测工作。每月进行皮肤护理和压力性损伤质量控制,包括申报程序;压力性损伤分级,压力性损伤患者的转归状况(愈合;恢复;病情未愈,病情恶化),患者的去向(出院,死亡,转科)即时复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宣教,漏报和护理措施情况进行通报。

1.5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3.0统计分析,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2.1规范院前压力性损伤、高危压力性损伤的报告及医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表格?

规范化管理后,院前压力性损伤、高危压力性损伤的报告率显著增高,医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对102例院前压力性损伤进行处理,38例(38.0%)痊愈,64例(64.0%)得到改善;在报告的299名患者中,168名患者(56.2%)痊愈,131名患者(43.8%)得到改善。治疗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显著高于治疗前(X2=10.91, P<0.01)。

2.2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处理能力的评估

护理人员 Braden评分的准确率、申报准确率、压力性损伤的保护准确率都比管理前有显著的改善。

3.讨论

3.1对压力性损伤进行正确的评估与治疗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精确地识别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对压力性损伤进行规范化评价;通过严格的申报程序,规范化措施的执行,分级监督的执行和反馈,使压力性损伤的管理逐步规范化。结果表明,压力性损伤的规范化管理能显著减少医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可有效地提高医院压力性损伤的报告率,并能有效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3.2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的建立为成功开展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证。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护理工作的质量,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使我们在医院的整体形象也逐步建立起来。

3.3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通过各个科室的共同努力,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并将其规范化。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可以使压力损伤的处理更加有序。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所以,运用层次管理的方式来激发和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宏锦,位珍珍,施永勤等. 我国近十年压力性损伤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38(05):329-333.

[2]陈月燕,王秀玲,许勇. 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对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的疗效[J]. 吉林医学,2022,43(03):843-846.

[3]刘影,林玉筠. FOCUS-PDCA模式在医院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22,38(05):860-863.

[4]凌敏,郑培为,冯海丽等. 信息化技术在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全科护理,2022,20(06):7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