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霍米瑶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北街小学  718199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具有美育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课堂合唱作为小学音乐课堂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小学的课堂合唱教学成效不高,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兴趣不够浓厚

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合唱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这是因为在合唱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分别演唱相应的歌曲部分,只有每个学生都完美地完成相应的演唱,合唱才算圆满的完成。为了保证合唱的整体效果,那么学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一旦学生练习的时间过长,大多数学生就会对学习合唱不感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合唱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与音乐相关的呼吸控制、声音准确度的表达、声部之间的协调等等,但是根据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可知,许多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是难以满足日常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科学地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也没有对相应的教学材料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同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学生的音乐能力难以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佳。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培养和提高兴趣,激发小学生的活力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待开发阶段,所以在实际的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音乐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注重对学生合唱教学的培养。老师只有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合唱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老师可以先选择一首旋律比较轻快的合唱歌曲《欢乐颂》,这首合唱歌曲的学习难度较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首先,音乐老师应该让学生先听一下这首歌,这首歌因为旋律简单,一般学生听一遍就可以跟着唱,在课堂上形成相应的合唱氛围,这对学生合唱歌曲兴趣的激发有很大帮助[1]

(二)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

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时,应该先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唱发声,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完成歌曲的演唱。其次,学生应该学会鉴赏其他不同的声乐部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考虑保证合唱作品的呈现效果。学生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演唱速度、声音大小等等,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进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合唱歌曲的演练时 ,老师应该先要求学生进行轻声的练唱,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回忆自己在进行轻声演唱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先将口腔打开,然后在经过吸气之后在发出相应的声音,如果有些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法体会其含义,老师就应该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相互监督,互相指出对方的发声问题。同时,音乐老师还应该引导有些声音比较尖、细或哑的徐盛尽量保持与其他学生的声音一样,只有将学生的音色都控制在圆润的范围内,才能够达到和谐的演唱氛围,合唱的音色才能够达到统一,而不是各种音色全都具备。最后,音乐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咬字和吐字的关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那些吐字不清楚的学生。首先老师应该先教给学生正确的吐字方法,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联系,在指出学生错误、学生及时改正的过程中,学生吐字和咬字的方式就能够获得较大的改善。在老师的引导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合唱曲目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效[2]

(三)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差异,音乐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欢快、高昂的音乐中不仅能够缓解自己紧张学习压力,而且还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对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就是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成效。在实际的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多多参与社会上组织的合唱培训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在培训中学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音乐老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普遍小学生的心思比较单纯,许多小学生出现更喜欢某一学科的知识,主要是由于对该学科老师的喜欢。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应该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不断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技巧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参与音乐合唱的动力,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3]

(四)引进更多的合唱乐器,丰富教学形式

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多听,因为只有多听才能够掌握合唱曲目的旋律、节奏、咬字、吐字等等,最终成功地演唱出一首歌曲。老师在引导学生听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当前的合唱资料,然后结合当前的合唱资料运用相应的乐器来对应歌曲中的音色进行演奏。大多数小学生都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师选择将一些乐器引入音乐合唱教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歌曲时,老师可以将一些打击乐或是吹奏乐融入其中,这种带有一定旋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

三、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合唱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而小学音乐老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选择合唱歌曲,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热情,帮助学生完美地完成合唱音乐作品的演唱。

参考文献

[1]田阳. 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鲍晓燕. 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卢静.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 戏剧之家,2021(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