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与测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与测量管理

刘永恒

广西能建宏湖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过程,有效地开展测量管理工作是必要的,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地进行测量管理与实施,从而加强施工建设水准,有效地为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多方面研究了公路工程测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测量管理;实施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公路工程施工的测量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将设计图纸上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合理的还原到工程实地上。测量工作的失误往往是造成工程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并且其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后续工作,所以说测量工作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杜绝测量工作的失误。

公路施工及基础施工阶段中的工程质量受公路工程测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工程开始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工程的测量工作。其次,再对工程进行控制测量以及对相关位点的复测,为后面的工程施工打好一定的基础。最后,根据设计图纸的工程量对施工路段原地表进行复测,并对施工场地和设计图纸所要求的施工量是否相符进行判断。测量成果的精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测量工作对于整个工程工作极为重要。

二、设计阶段的测量质量控制

在实施高速公路的设计工作时,需侧重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水准。相关人员在开展公路建设前,需对相应的建设环境和材料进行科学地测量,保证参与后续施工的材料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以此来提升公路的总体建设水准。第一,在选择公路建设时,需倾向于选择能够保证公路质量的原料,同时还需尽量压缩原料的成本。第二,需控制原料的产地。由于高速公路的工程面积跨度较大,在实施工程建设期间便须以“就近取材”为原则,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的实施质量。第三,在开展项目建设前,须对施工的环境进行测试,形成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为提高高速公路项目地建设质量,便需更为重视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准,保证为公路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基于公路测量质量的提升要求,可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测量水准,形成更高的职业技能。此外,还需保证测量人员全面了解图纸的内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合图纸完成公路建设的测量工作,以此来保障公路建设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复核图纸方面,图纸是结合测量结果所形成的设计方案。解读工作也是对图纸内容的复核,针对数据的误差进行科学处理。公路建设的初期便是对数据进行审核,针对发现的误差进行修改,保证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不会对后续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设计桩点复测交接工作。在开展公路建设的准备工作时,需依据领导的要求,对平面控制点交桩、关键部位的中心桩等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够正式开展项目施工。

三、掌控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现场放线工作便是依据导线点和水准点,按照设计方案和接桩的数据来开展的恢复定线和复测工作。首先,实施复测的对象是关键部位的控制桩。在开展复测工作时,需将复测的范围拓展到相邻招标段的两个测量点。完成复测工作后,便可依据结果来调整测量的平差,并将数据和结果全部报送给相关负责人。其次,恢复所有中间线路,同时确定好线路控制桩的位置。针对高等级的公路实施控制桩进行复原时,可运用坐标法完成,并在恢复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其状态。如果发现问题,便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后,完成线路控制网的布设工作。当前使用的测量控制网多为平面或者四等水准网,需在布设时注意下述问题:第一,需基于对线路和施工图纸相对熟悉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标准与施工要求来确立控制网。第二,形成的方案内容需获得项目负责人的审核批准,其中各个测量环节均须达到技术要求,保证每隔一段时间便须对控制网进行复核。如果发现问题,便须及时处理。第三,水准距离须在1km以内,同时需在适当的位置增设水准点。增设的临时水准点也须保证其精度水准,并与周边的水准点形成合围状态。第四,如果水准点受到了施工作业的影响,便须及时变换水准点的位置,将其转移到不受干扰的区域。但需注意保证新的水准点高程能够与原本的高程形成闭合状态。新增的水准点需在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行设置,通常埋入土内的深度需高于1m深。

四、全面规范测量实施过程

公路测量工作的规范性会对测量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时,需保证整体的测量过程达到规范化的程度。测量人员须对图纸复核、设计桩点的复测交接等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化控制。

在实施公路测量的工作中,图纸可作为测量结果所形成的最终方案。通过测量解读,施工人员便可对图纸进行二次审核,保证数据无误,并在完成数据误差的修改后,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水准。在对设计重点交接期间,控制点交桩、关键部位中心桩等均需达到控制的要求。测量人员也需对上述数据进行逐一检测,一旦发现问题,便需及时修改,并对最终结果进行签字确认,保证装点交接的规范性,为后续的放线工作提供保障。

施工放线测量工作可分为下述步骤实施:第一,施工人员需针对关键位置的控制桩进行复测,并修改平差,提高其准确性。此时需注意,在开展复测工作时,需将复测的范围拓展到相邻招标段内的两个测量点。第二,实施中间线路的恢复工作,同时确定公路工程控制桩的关键点。通常坐标法在工程控制桩复原的工作中应用频率较高,同时在对控制桩复位期间,测量人员也需密切关注桩体的状态情况,避免出现测量的误差。第三,需建设平面控制网,此后基于控制网对具体的点位进行测量控制工作。

五、注重测量控制网的应用

在对公路测量工作进行管理期间,需重点实现测量控制网和其他方式的配合的有效性。具体来讲,控制网系统可以具体的坐标体系为基础。在各坐标控制点当中进行查找的同时,还需对控制点内部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构建控制网,并对测量工作提供支持。需注意,为保证测量控制网建设的规范性,便须在实际控制期间,相关人员应注意下述内容:第一,需严格依据工程路线的设计图和施工图开展网络建设工作。在建设测量控制网前,建设人员需全面分析设计图纸,保证控制网系统的建设工作达到规范性的要求。第二,控制网的设计方案需通过项目负责人的审批,保证建设和测量环节能够达到工程的实施标准,并在测量期间,每隔一段时间便对控制网实施复核,及时纠正存在的偏差,避免由于测量误差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在把控控制网的水准点间距时,需将其控制在1km内。此外,如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还需适当增设测量点,保证增设点的准确度。第四,如果测量点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便需及时对水准点位进行更换处理,保证新设的水准点的高程能够与原坐标的高程形成闭合状态,不断提高控制网建设的实施质量,从而为提高公路工程的测量质量提供前提。

六、结束语

总之,如何开展公路工程测量管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测量管理方案,从而全面加强工程测量水准,进一步为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张策韬.公路测量测绘工程中新型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23):62-63.

[2]王旭.公路工程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20,46(16):160-161.

[3]胡娜娜.探讨公路测量中的RTK技术[J].低碳世界,2019,9(11):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