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基于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分析

张小明

132331197809203296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的动态管理工作。随着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相应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开始逐渐增强,进而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动态管理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

1.1 材料设备因素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材料以及设备的支出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大概在60%左右,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益。因此,有关人员需要提高对材料以及设备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材料方面,有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其数量,避免出现购买材料过多引发的浪费问题;对于设备来说,有关人员要充分了解设备的种类,保证设备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1]。

1.2 设计方案因素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方案。方案的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假如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那么设计出来的方案就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变更,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效率,还会增加施工的投入,进而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方案的设计工作时,要使得方案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避免出现工程返工的现象,进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建筑工程造价在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原则

2.1 坚持全过程原则

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工作设计到的方面应该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造价管控,通过全过程的管控方式,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少成本支出,促进后期施工工作的开展。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借助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

2.2 坚持全要素原则

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坚持全要素的原则,有关人员不仅要管理造价,还需要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环境因素。管理人员只有控制了影响造价的各个因素,才能够真正实现动态管理的目标。管理人员要以全要素原则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等因素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影响程度,实现动态管理。

3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动态管理问题

3.1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第二,工程整体造价过程不具备严谨性。

一方面,虽然目前造价管理人员就业时需要出示相关的证件,但是考取证件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在造价工程师考试过程中,面对的对象是有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学历的人。也就是说,只要具有工作经历和学历,就可以进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并且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直接参加到工作之中。在此背景之下,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的水平会存在差异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影响最终的工作质量。

另一方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造价评估部门进行监督,原因是评估部门日常工作中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然而,目前开展这一工作的方式主要还是人工的工作模式,使得在造价评估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导致有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比如,在开展工作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工作会产生一定的问题,进而引发了损相关损失。此种情况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所引起的[5]。

3.2 施工中的材料问题

施工的基础就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可以决定建筑整体质量的好坏。因此,有关人员在对造价进行动态管理时,要提高对材料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准备工作环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直观地体现在材料的价格上面。有关人员在提交造价报告之后,会由审批部门对其进行审批,等到审批工作完成之后,才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4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4.1 建筑工程建设决策阶段的造价成本管控

在工程施工时期的决策阶段,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对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依据相关标准来进行动态管理。在此背景之下,有关人员必须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对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收集些各种施工数据以及相关信息,为建设计划提供一定的条件。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将成本管理的概念融入计划的准备工作当中,保证建设计划具有可行性,并将建筑项目的经济性与技术性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做出相应的规划。比如,在建设初期,有关人员在选择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到速度以及成本,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以及质量等方面。为了使得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质量的重视程度[7]。

4.2 准备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造价管理者要充分了解造价动态管理的知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可以符合企业的发展水平,要认识到经济给项目带来的影响,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造价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革新自己的理念,最大程度地达到动态管理的目标,使得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提高成本的使用率以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避免出现问题。设计方案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开展,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进而确保施工的有效推进[8]。

4.3 运用成本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成本管理

对项目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需要制定相关的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控制好施工造价工作。假如施工计划发生了变化,那么有关人员就需要对有关管控措施进行完善。与此同时,建筑单位必须合理开展材料采购工作,充分了解市场环境,以此来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材料数量不够或者材料数量多于所需的问题,减少成本浪费。

4.4 在施工阶段进行管理和控制

对造价进行动态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施工时可能会发生许多情况,其中包括临时变更等。因此,有关人员必须加强动态管理,组织相关会议,使得参加施工的单位可以一同完善施工方案,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进行预测,利用动态管理,把成本管控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发生改变时,要借助动态管理来减少其对于成本的影响,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进行成本控制。

4.5 在竣工结算阶段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竣工阶段,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并做好记录。有关的管理人员要借助动态管理的手段,对实际支出进行分析,进而提高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效果。在核算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跟审计人员共同对成本进行审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审计人员在审查时要充分了解合同,分析实际成本是否符合合同内容的要求,避免因为资金问题产生合同纠纷[12]。

5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可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材料因素以及设计方案等方面的因素。管理人员在实施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坚持全过程、全要素以及全方位的原则,并采取措施解决造价动态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材料等方面的问题,措施主要包括对决策阶段进行严格的成本管控、采取多种成本管理方式,以此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以及在竣工阶段对成本进行控制,通过以上手段,来提高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晨.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价值工程,2022,41(7):7-9.

[2] 王文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河南建材,2022(2):138-139.

[3] 乔海源,王飞,任文清.浅谈煤矿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J].陕西煤炭,2022,41(1):157-160.

[4] 孙若寒,孟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22,41(4):44-46.

[5] 作孙霄,刘茂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1):192-193.

[6] 黄英艳.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的思考[J].建筑与装饰,2022(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