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建设研究

王琳琳1 ,李盼盼2

1.身份证号:61012119791106800X

2.身份证号:610527199009064222

摘要:EPC模式是指工程总承包模式,其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可以方便开展施工管理,尽可能保证工期与工程质量。本文通过分析EPC模式的施工管理优点,进一步分析了水利工程在EPC模式下的施工管理方式。

关键词:施工管理;EPC模式;水利工程

引言:目前,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也纷纷采用EPC模式,其特点是工程施工环节能够统一整合,促进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且工程责任可以明晰划分,有效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1.基于EPC模式的施工管理优点分析

和传统承包模式不相同,EPC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会设立一个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的施工、采购等内容,全面整合施工环节,有效推动施工顺利进行,其总承包方下属还包含着许多合作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清晰,使得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完工质量都获得很大提高。从EPC模式实施来说,在施工管理方面,其也具有着许多优点。一是其管理会更加全面,由于该模式下所有施工环节都是由总承包方来统一管控,因此总承包方也可以全面了解施工状况,能够保证施工管理的服务更为全面,针对各类突发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处理,并有效规避施工中各类风险。二是具有着全过程工程费用控制的优势,EPC模式下,工程项目从施工设计一直到施工完成过程中,都处于科学监管状态,其会从不同角度实施管理,精准把控各环节的耗材和人工费用,进而控制项目施工成本,以免出现工程造价过高情况。三是能够实施项目的综合管理,进一步优化工程,总承包单位会统一规划工程的工期安排、设计以及计划,同时施工现场也会安排专业人员监管,有助于提升管理的综合性[1]

2.EPC模式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的意义

水利工程是较为重要的工程项目,其特点是管理内容复杂、投入较大,因而会出现管理人员不足情况。而若是采用EPC模式来开展工程项目,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施工管理各项工作,还能提高施工效率。比如说传统模式的水利工程还需考虑汛期影响,在汛期来临时许多施工无法进行,也可能增加施工成本风险,而EPC模式却能够合理安排施工各项环节,在固定价格方面也是采用合同方式,保障业主方的效益,也避免工程实施超出合理预算。EPC模式的总承包设计团队专业水平也会更高,从设计阶段就能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全面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施工中的风险[2]

3.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建设分析

3.1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相应管理

水利工程在基于EPC模式的情况下,施工管理模式的建设首先应从施工准备阶段管理工作入手。

首先是相关工程设计资料需经过严格审核,确定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再结合设计要求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需要遵循几项基本原则,一是保证施工质量,二是控制施工成本,三是确保施工安全,让施工过程与设计能够充分结合,在施工时也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优化。施工现场也要结合设计方案来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将开工需要的一切手续做好办理。对施工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地质条件、材料情况、气象条件、场地周围情况等,对后续施工时进入场地的最优路线方案进一步确认,还需考虑上述施工条件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全面影响,分析可能会出现的事故问题与风险情况,提前制定好防范处理方案并提供给业主方,提升施工的安全水平。

其次,在施工现场管理被总承包单位所接管之后,进一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协调与现场实地勘察工作,还要安排好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中可以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对具体的施工顺序要明确,还要保证人员的专业素养达标,科学开展施工组织工作以及监督工作。综合管理施工现场各个主体部分,尤其是弱电系统、金属结构以及通信布线部分,可能基于进度把控而出现相互交叉情况,因此需保证技术之间能够协调,保证整体施工的顺利推进,在整个施工中也要安排技术水平较高人员做技术顾问,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还要报告给发包人。

最后,就工程施工材料的问题,总承包方还需与相应供应商做好谈判工作,主要是保证材料的价格合理,且商议好具体送货地点与时间。施工现场的通道还需有效连接外部通道,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废物都能够稳定运输。结合整体工程的施工特征,采用分段管理手段并制定好管理计划,确保各项施工都能够有效完成,同时做好现场施工各环节的督查工作。此外,施工场地周围若是有其他管理组织,应当在施工前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以免后续施工时出现矛盾[3]

3.2落实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通常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量颇大,因此,为了保证整体施工顺利进行并按时交工,还需在保质保量基础上落实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其也是施工管理模式建设中的重点。在进度管控上,总承包单位可以采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三种施工控制手段。其中,事前施工进度把控方式,就是指在工程的设计时期开展,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便于后续把控,制定出更为细致的施工计划,还要对采购计划加以明确,整体上保证工期水平。事中施工进度把控方式,是指在工程施工推进过程中,控制施工执行,结合工期计划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排查一切不良要素,也可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实际施工计划,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工期,事中控制方式下的整个施工过程都是处于可控制、可调整的状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可及时调整各部分,如施工环节、采购环节、运输环节等。EPC模式下,工程总体工期会被划分为几个工作阶段,制定出对应计划,比如说周度计划、月度计划等,再监督其落实,最后将所有阶段汇总,开展协调和评价工作。为了保证各阶段计划都能够达到进度要求,还需对工程的各部分加以平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控制各作业区域的材料进入时间,确保不会干扰到正常作业。事后施工进度把控方式,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分项施工部分,采取定期追踪施工情况的手段,若是发现进度与计划出现较大偏差,则需对后续施工项目的工期加以调整,尽可能保证整体施工进度偏离预期。

3.3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管理

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还包括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首先应当对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管控目标进行明确,再结合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各项要求,搭建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出施工质量与安全科学管理的计划,为后续实施管理做铺垫。同时,基于质量与安全的管控目标,进一步制定管理制度,完善各施工环节的责任制度,每一项细节的具体职责都应落到具体人员。设计现场秩序维持、采购、质量监督记录工作以及统计等相关规章制度,全面保证施工规范性,确保质量与安全的达标。具体施工的操作规程也要详细安排,由施工单位直接设置负责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总负责人,整体形成一个大保证单元,让水利工程的施工始终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还要针对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分析结果融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在施工中精准把控影响要素,避免出现质量不佳情况或安全问题,对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除了提高技术规范水平外,也要增强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结论:综上所述,EPC模式应用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也有助于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把控施工进度与质量。由本文分析可知,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建设应当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相应管理、落实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开展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茆荣珍.水利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探讨[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04):83-85.

[2]李海佳.EPC模式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1(11):52-53.

[3]王荣幸,陈超,肖伟.EPC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21,21(0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