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多边应双减 提质提效研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多元多边应双减 提质提效研作业

王丹丹

哈尔滨市第69中学哈西分校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我在探究作业设计时,特别关注了如何通过语文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结合六年级语文作业的兴趣性、基础性和能动性要求,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探究与实践操作,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日常作业,分别是:基础性作业,每日作业时长不超过20分钟;实践性作业与合作性作业属于弹性作业,有加分设置,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合理填补课余时间的空白;合作性作业,积极拓展学生思维,团结协作共同促进。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主要有三项设计,一是每日临帖,二是每日朗读,三是每日积累。

(一)每日临帖

写好字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本学期我把每日临帖作为常规性、独立性作业来布置。

具体做法如下:

1.我把本学期语文教材中必知必会的生字、词语、古诗文,设计成簪花小楷字帖,学生每日临摹10分钟。每周五小组各成员分别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钢楷,大家共同评选出最好的书写作品,由组长张贴在展示栏中,全班学习;在线上教学期间则采取了上传钉钉作业本的形式,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发布在钉钉班级群内展示。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书法比赛,评选出小书法家和练字达人。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临帖练习,不仅书写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生字词、古诗文这类基础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夯实。

(二)每日朗读

六年级的学生较高年级的学生更乐于参与活动、展示自己,针对这一学情,再结合本册教材特点,我设置了如下朗读作业:

1.课上播放教材中课文的范读,教师根据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再将范读下发至班级群,学生可以在回家后反复听范读,再模仿朗读、练习朗读。

2.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以学生自荐或组内推荐的形式,在班级进行配乐朗读展示。教师给学生的朗读录音或录视频,发布在班级的公众号或视频号进行展示。

通过以上方式,学生不仅提升了朗读能力,更在展示朗读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每日积累

为提高积累的实效性,我用加分,鼓励学生积累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优美语段,背诵语段,并且对语段进行简单点评,再尝试仿写。积累内容主要有四个角度,一是直接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优美语段摘抄到积累本上,如《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二是积累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如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我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所布置的积累就是鲁迅的名篇、名段、名言等;三是拓展性积累,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我布置的是积累一些长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并且讲给组内同学听一听,再一起谈谈各自的感想;四是从平日所阅读的名著中积累优美语段,并点评。这样的积累就有了一定的实际作用,既是对教材的延伸,又是对写作的辅助。

每日朗读与每日积累中的讲故事和积累背诵,在线上教学期间展示的条件更加便利。学生直接就将自己的朗读、背诵和讲故事制作成了音频或者视频,共享屏幕进行展示,因为线上融入了制作音频和小视频的乐趣,孩子们参与得更为积极主动了。

二、实践性作业

这学期我所布置的实践性作业有两类,一类依托于教材,一类依托于学校活动。

依托于教材,我布置了两项实践性作业。学习《竹节人》时,我们在第一课时的作业中设置了做竹节人、玩儿竹节人的动手作业,并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写一写制作竹节人的方法或是玩儿竹节人的快乐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类型的作业还有一项,在布置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相关作业时,我也采取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说明书的漏洞,并根据自己制作的过程,更清晰明白地补全说明书,达到了动手、动脑、动笔的多重目的。

依托于学校活动,我也布置了两项实践性作业。在我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劳动实践、香炉山游学等活动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在活动结束后,布置小作文作业,指导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活动场面和自身感悟。由此,促使学生更广泛地积累作文素材,巧妙得以作业辅助了教学。

另外,结合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知欲强的特点,我设计了“种下一粒种子”的系列作业,组织学生亲自种下一颗种子,每天悉心照料,感受它成长的过程,以“我和种子的悄悄话”为话题,经常性写一写自己的心情、感受等。这一作业我以弹性作业或梯度性作业的形式布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事可做。

以上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主要基于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性学习的以下要求。

1.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作业培养学生达到课标上所要求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合作性作业

我长久以来致力于研究学习金字塔相关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我受此启发,发现金字塔中的小组讨论不是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应用到课后的作业中来,使学生更多得从集体智慧中受益。于是,我这学期尝试了两项合作性作业:读的方面设置名著阅读,小组汇报分享;写的方面开设文学社和编辑部。

(一)这学期,我利用早班点的时间,开辟了经典名著介绍专栏。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单,每周五进行汇报分享。

以阅读《童年》为例,作业设计如下:

请同学们在读书后共同分享读书成果,交流阅读感受,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任务单中的要求进行读书分享:

1.小组确定汇报章节。

2.每小组1名主持人,负责安排活动流程、撰写主持稿。

3.1名宣传员,负责为小组本次名著分享设计宣传海报或PPT。

4.4名阅读分享者,需要在周五早班点时间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展示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分别是:讲故事、探究赏析、写作和绘画。

这样的阅读作业设计,促使学生在合作完成汇报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在“双减”政策下的自我学习规划。

(二)成立班级文学社,鼓励同学们写连载小说;成立班级编辑部,组织同学们自主编辑发布班级公众号。

本学期线上教学的时间较长,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成为了一大难题,这种情况下,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动学生主动写作就尤为重要。本册书恰好设置了一个小说阅读的单元,我便成立了班级文学社,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小长假等时间,创作自己的小说,在班级公告栏张贴连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文学社成员互为智囊,为彼此提供写作思路、修改文章,共同探讨情节发展,集思广益创作了好几部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连载小说。

我还成立了编辑部,同学们自主编辑发布班级和学校的大事小情,编辑部内分组分工,由策划小组确定标题和板块、文字编辑小组即按板块分任务到个人完成撰稿、再由审核小组修改定稿,最后合成为一篇赏心悦目的微推。刚开始这些文学社或编辑部的学生都是热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后来大家看到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进来,班级创作热情高涨,而且同学们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在“双减”背景下所进行的作业探究,总的来说作业设计就是要重视基础、提升能力、结合实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的。 

习主席在2022新年贺词中说,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希望通过我在双减背景下不断地探究与实践,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