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燕军岭 ,艾静

(西平县宋集于桥小学 河南驻马店  463900)

摘要: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参加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推广和普及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素质教育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有利于加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中小学;保障措施

一、前言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软、硬件建设亟待充实、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开出率、学生实验质量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省各中小学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建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随着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我省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体制内部矛盾却日益突出,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跟不上,严重阻碍我省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所以,优化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势在必行。

二、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的现状

1、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体制混乱

我省许多地方已推行“校长负责制”,但对教师的聘任和调整权仍集中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全省中小学具备合格学历的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却很少,许多学校甚至没有,有的学校即使有专职实验教师,也根本不安排上实验课,他们的工作仅限于管理。这些学校平时由任课的教师自己做一点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学生实验课则开得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开。大量实验仪器设备被存封,任意堆放,放在办公室者有之,与其他杂物堆放在一起者有之,根本没有很好的规范存放。本来为数不多的实验仪器设备损坏的损坏,流失的流失,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对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及待遇问题没有认真落实

由于对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许多中小学中,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低下。大家认为他们不上课,没有工作实绩,只能给别人“做嫁衣”,因而“低人一等”,受到同仁、学生的冷遇。甚至在个别学校将他们与勤杂人员混用。在考核和评定职称方面,也由于没有工作实绩,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严重挫伤广大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从事这项工作,这使本来极其薄弱的实验教学无疑雪上加霜,实验教学严重受阻。

3、实验经费投入比例严重失调由于近年来

国家在仪器配置方面投入的减少,因而各中小学添置仪器的经费就落到各自头上,许多学校由于经费吃紧,也就压缩了实验经费方面的投入。新添置仪器设备的学校为数不多,有的学校至今仍是原来的老设备,各中小学每学期实验经费投入比例几乎为零。缺药品、缺器材的学校比比皆是,有的学校虽有药品、器材,但其使用期限早已超过。因药品、器材的缺乏,许多实验都无法正常开展,教师上课只能生搬硬套,一堂本来生动有趣的实验课,往往因没有实验而只能变成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4、验教学相对滞后,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实验教师的不恰当配置,,实验经费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导致农村中小学学生对实验及实验器材极为陌生。许多中小学生毕业后,连常见的仪器名称都叫不出名字,更谈不上如何使用。这些学生在考试中,往往实验部分知识丢分最多。就是升入高一级学校,做起实验来,大多无从下手,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因而,完全呈现高分低能的势态。这不仅影响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环节。全面落实课程安排的实验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把实验教学工作纳入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实验教学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实验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学校要认真落实实验教学计划,建立和强化实验教学监督检查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把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实验教学工作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

2、积极筹措经费,确保投入到位

加大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原则,保证学校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此,学校要把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坚持从公用经费中筹措一部分资金用于实验 教 学 工 作。 同 时,要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发展多种形式办学,拓宽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普及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在自愿捐资助学和办学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用于学校实验室建设,开展实验教学。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师资培训中心、教学研究室及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试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拿出一定继续教育经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坚持按计划定期分批、分类组织对中小学实验教师、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明确职责,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为正常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做好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规范要求,落实规章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对辖区内中小学教学装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标准依照缺额情况,详细制订学校装备计划,努力使学校实验教学硬件设施达到相关要求标准。学校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同时,重视对实验教学的考核工作,每门实验课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并将其作为考核班主任、教师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实验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常规检查及年终质量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分学期、分学年定期进行评估检查。重点检查实验室教学及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实验开出率及仪器、图书馆室等设施的使用情况及相应的保障措施,实验计划、实验纪录、领导听课纪录等。奖优罚劣,使之进入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总之,要在实验室的“建、配、管、用、研”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规范严密,使用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装备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琪.中小学实验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探究与实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08):55-56.

[2]高卫东,乔凤.农村中小学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6):19-21.

[3]黄前伟.浅谈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管理[J].新课程(中),2016(01):269.

[4]周鹏来.中小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管理策略[J].湖南教育(B版),2022(04):36-37.

课题信息:2022年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研究”(ZJKYKT20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