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规划意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规划意见

梁晨阳

濮阳黄河河务局第一黄河河务局 河南省濮阳市 457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黄河下游河道,在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流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黄河下游区域经常发生冲淤,容易造成水毁,阻碍水利发展。为了提高防洪能力、供水保障和生态环境,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

关键词:黄河河道;整治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黄河含沙量世界著名,含沙量大而输沙量相对较小。因此,在河道规划和调控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重点增强河道规划工程的抗洪能力,对控制河道流动方向具有积极意义。黄河河道整治规划通常是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已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黄河河道管理,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防洪安全,使黄河河道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得到发挥。

一、黄河河道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防洪减灾功能需要加强。黄河流域洪涝灾害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自然灾害,给百姓财产和生命带来致命危害。发展河道整治工程能够挽回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势在必行。但在河道整治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河流的抗洪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河堤周围都是农田,土壤相对疏松,长期受雨水冲刷,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特别是在黄河流域一些危险河道,洪涝灾害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河道堵塞现象比较严重。在黄河河道整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河流阻塞现象,这也是影响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但目前,不少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仍亟待增强。他们把生活废弃物随意遗弃在河道中,而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将直接进入河道。从长远来看,这条河会被堵塞,同时,也会有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在河流堵塞的情况下,该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加。

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

(一)控制线的设计

护岸控制线是护岸横断面模型的控制点线,其设计包括平曲线和竖曲线的设计。平曲线设计应根据河流平面图整体合理布置,并与河势流向相适应。所有部分应连接顺畅,无急弯和断线。纵曲线的设计应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并根据护岸断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当当前岸顶高程低于设计水位时,对当前岸顶高程进行保护,以确保地形不会抬高和缩小河流的泄洪宽度;当前岸顶高度高于设计水位时,护岸顶设计高度为设计水位以上0.5m。创建三维地形后,需要将其设置为活动地形,然后才能执行控制线的设计。首先,在“几何体”菜单中使用“直线”、“圆弧”等命令绘制平面线。通过“复杂几何图形”菜单中的“按元素复合”命令,将直线和圆弧连接成一条直线。确定其土建特性后,完成平面曲线的设计。可以绘制多条竖曲线,但其中一条应设置为活动对象。

(二)加筋生态砌块护岸在河道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1.加筋生态砌块护岸介绍,加筋式生态块护岸属于加筋式重力式挡土墙,是将预埋的生态块错落叠加,在墙后加筋式土工格栅加固而成的护坡结构。生态块体是一种具有竖向锁紧结构、柔性结构和生态洞的对称砌体结构。块体的强度一般不低于C25。砌块施工时,手工一层一层地搭建,砌块顶部可设置花槽。在恒定水位和水位变化区的块体中间孔内可填植土,可种植植物装饰边坡。块体水下部分的中间孔可以用作鱼窝。生态块体的多孔结构,使防护土处于开放状态,与挡土墙外的水或空气直接接触,透水性强,抗冲击性能好。同时,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类似的自然生存环境。

2.加大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违法行为,是否依法依规充分运用行政监督手段,不断提高水行政监督的效率和水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夯实属地责任,加强日常巡视,加大对违法行为频发的敏感水域和重点河段的巡视频次,发现、制止和处置侵占、破坏河湖岸线的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水务违法风险。流域管理机构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推进流域区域联防联控,形成目标明确、任务协调、措施联动、行动同步的管理格局。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江河、湖泊,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主体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对流域管理机构审查权限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按照“谁批准、谁监督”的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对流域内的其他江河、湖泊,流域管理机构还应当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3转换管理模式,构建生态管理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河道管理效益,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改革模式,大力推广生态管理机制。其中,作为管理人员,我们更应该重视对管理理念与模式的改革,逐渐地由原来的个体资源管理逐步过渡为大系统的资源管理,做到对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和协同,从而积极建立生态管理机制。如此,就能够做到对景观格局、生态系统以及区域资源的综合维护与管理,进而改变原有管理缺失的局面。又比如,要积极落实好区域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党和政府就要担当起领导的主体责任。而作为一个区域行政部门,应在其实施和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机制。在开展河道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利用职能部门和乡镇的权力,实现共同管理。在建设规划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实施防洪规划。  

4.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

与固定流道河道相比,流浪河道干流不稳定,河势多变,河床易被侵蚀和淤积,冲淤范围大,对周边及下游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虽然目前防洪形势有所改善,但也面临着水沙条件和河道演变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河段河床演变规律的特殊性、下游游荡河段输沙能力不足、下游部分河段河势恶化,给流浪河段整治带来困难。通过河道整治,有效控制了游移范围,提高了水量,提高了防洪安全性,提高了引水保证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总的来说,黄河通过河道整治,有效控制了游移范围,提高了水量,提高了防洪安全性,提高了引水保证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必须加强黄河河道管理,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防洪安全,使黄河河道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胡剑.河道治理工程的改善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

[2]吉学友.堤防工程施工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10).

[3]端木礼明,符建铭,李永强.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的河道整治方案[J].人民黄河,2016,38(10):56-59.

[4]胡春宏.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改造[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06):10-15.

[5]张鑫.河道管理中企业合作参与的实现路径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1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