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 3

论新时代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孙璐1    ,吴秀兰2

  1.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2. 2.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本文从新时代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意义切入,对青海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存在的诸如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紧缺和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意识薄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与精心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时代;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青海民族文化产业是指以当地各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为基础,通过创意、经济和技术手段等,将各民族文化元素嫁接到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和文化理念之中,以创造利润为核心,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的新型产业。其最大特点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规模化复制且具有很强的营利性目的。[1]青海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该地区文化产业的生长、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尽管青海省委省政府也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有力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青海是多民族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和撒拉族,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2]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五彩斑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仪式、社会实践、信仰体系、亲属结构以及可能有的种种特质,”[3]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青海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既形成了儒家文化、藏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共生关系”,也形成了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又为促进各民族“三交”提供了内生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保护、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通过文化的“教化作用”来促进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青海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问题研究”(20XFX003)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1.孙璐(1994—),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助教;2.吴秀兰(1969—),女,江苏丹阳人,青海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自党的十八以来,青海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仍然存在可提升的空间。从产业结构变动度来看,尽管青海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1.12个百分点,但在各个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却不尽相同,“十三五”期间,青海产业结构变动度则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大规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时,青海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缺乏,步伐缓慢,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青海民族地区则落后近19个百分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入宪”,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现代化”主要奋斗目标的确立,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调整青海的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提升青海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能推动新旧动能转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绿色、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 年1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以承接精准扶贫战略。[4]为实施该《意见》,青海省政府于同年2月24日下发的《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青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原则,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符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该《意见》还提倡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农耕、草原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因此,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般来说,产业融合的条件主要有三个,即待融合的产业之间具备构建共享或关联利益链、共享或重叠的市场和技术进步。[5]用上述三个条件(标准)对照青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青海文旅融合发展的条件还不十分充分的结论。为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青海省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7]53号)、《关于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20]35号)等文件,省“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构建“一环六区两廊”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青海文旅产业也因此得到迅猛发展。2021年,全省旅游人数突破3973.42万人次,实现

游总收入总收入349.90亿元。[6]但是,青海文旅产业融合还存有很大的潜力和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促进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能为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

青海地处祖国内陆,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导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精准扶贫中,青海贫困人口点多面广、贫困程度深,党和政府领导各族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青海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7]尽管如此,青海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总量较小,2021年青海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346.63亿元。[8]这种经济总量带来的结果就是文化发展投入不足、民族文化资源未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和文化事业发展较为薄弱等。据统计,2021年末,青海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46个,文化站388个,公共图书馆50个,博物馆24个,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团体和设施仍然不能适应新时代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起步晚、规模小、零散、单一和脆弱,缺乏市场竞争力仍然是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青海现有的文化公司数量不多,且大多为民营企业,投入资金和规模都受到不同程度地限制和制约,使得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

(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为解决民族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2014年,青海省财政厅印发了《<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青政〔2016〕61号)规定,自2017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五年注资5亿元,用于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品牌和培育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等十个方面。该“意见”支持设立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20亿元),要求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文化产业吸纳社会资金能力不强,缺乏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弱和文化产业项目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中小微”民族文化企业及个体经营户也缺乏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可以说,资金的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着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紧缺

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时代对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与该领域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众所周知,民族文化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点,这就要求复合型人才对民族文化产业进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9]可见,人才对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青海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在文化产品的构思理念、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产品的精心打造和文化产业的管理等方面都缺乏领军人才。“这不仅影响文化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更限制了新生传承力量重要作用的发挥。”[10]尽管青海省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签署了《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也下发了《关于全省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方案》,这对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未能消弭青海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紧缺的现象。

(四)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意识薄弱

2022年的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做精做强做优藏毯、唐卡、传统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原真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厚重历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普遍存在打造青海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较为单一,表现形式仅为主题公园、节庆演艺和文化创意园区等;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文化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缺乏文化竞争、创新和知识产权、商标权保护法律意识;缺乏反映当地文化产业资源特色与高科技元素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等。

除上述问题外,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还存在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各民族群众被动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和未能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与扩散效应等问题。

三、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部署落到实处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习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精神为青海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来提高经济总量,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1)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坚持生态优先和创新驱动发展;(3)因地制宜,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4)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青海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依靠市场自组织机制力量的自发演进,而且要采取各种自觉调整手段和政策加以调控,以“实现综合平衡”。[11]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自组织机制力量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效果,社会公益性和公平价值等也将会被漠视。

笔者认为,解决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资金问题应做到:(1)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在除营造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外,还应结合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自觉应承担起投资的主体责任,通过增强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的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民族文化产业领域;(3)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开展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业务等。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对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深入贯彻执行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笔者认为,为彻底解决青海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紧缺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留得住,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采取定向培养方式,不断增强对本土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2)严格执行“师傅带徒弟制度”;(3)加大民族文化产业教育投入比重和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高校可根据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化的人才;(4)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文化产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始终坚持“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的原则。

(四)精心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青海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的价值在于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有学者认为:“把特色资源、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优势转化为经济、市场优势,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12]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认为:(1)始终坚持文化产品“卖的就是文化”的原则,积极发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族文化含量高、地域特色强的文化产业。同时,要特别注重挖掘、抢救、弘扬和展示当地的原生态文化,并将其打造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也要克服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2)创新文化产业开发模式;(3)对沉淀了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产业进行现代化转换、包装与表达,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功能;(4)树立竞争、知识产权、商标权法律保护意识;(5)增加民族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参见向勇.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5.

[2]孙崇凯,吴秀兰.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法治保障研究[M].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1.

[3](美)罗伯特·C.尤林. 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M].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7.

[4]详见燕连福等.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与理论贡献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2(4):1-2.

[5]张晓琛.青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8):26.

[6][8]参见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青海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tjj.qinghai.gov.cn/

[7]转引自张明.经验与典型——青海省精准扶贫典型个案研究[M]. 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53.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253.

[10]甘晓莹.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J].新西部,2018(21):65.

[11]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44.

[12]详见郭景福等.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