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静脉注射护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放射科静脉注射护理策略研究

马霞 ,刘颖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科静脉注射护理策略,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实验选择202061520201215日本院内放射科接受CT增强扫描出现局部肿胀的患者24例为研究样本,针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患者经护理之后,局部注射位置存在的炎症反应以及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生理状态满意,病患拥有优秀的心理状态,所有患者于72h内身体恢复正常。结论:针对于在放射科内接受CT增强注射高渗液后出现外渗的患者来讲,为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注射位置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放射科;造影剂;静脉注射;药液外渗;护理策略

医院内放射科为进行各种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科室。在医疗机构之中,放射科有着治疗诊断以及检查的功能,相关科室诊断均需要经过放射科完成检查现阶段随着我国放射设备的更新和检查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放射科需要对病患开展造影特殊检查常规X线检查和MRICT检查等等1。与此同时,该科室还承担了技术检查和临床会诊等等工作。这种情况令放射科护士工作便中,经常发生问题,引起医疗纠纷,出现护理风险其中,因CT增强注射高射液后发生外渗比较常见。为了全面探讨放射科静脉注射护理策略,本文对上述命题加以分析,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实验选择202061520201215日本院内放射科接受CT增强扫描出现局部肿胀的患者24例为研究样本。在此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区间为62.15~74.51岁,年龄均值为(67.52±1.84)岁。在此其中21例发生于术前CT检查,3例为进行完CT检查之后出现。病患使用造影剂的量均在建议范围内。

1.2方法

1.2.1注射位置观察

病患皮肤位置出现局部肿胀,发生重度炎症反应,皮肤颜色从既往的正常色变为青白色,肿胀扩散,皮肤发烫,病患疼痛难以忍受。

1.2.2护理方式

1)常规护理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的药液外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仪器方面的原因。高压注射器有着比较强的冲击效应。造影剂在患者机体内压力比较大,流速快,进而导致患者在注射时发生机体损伤。第二、患者方面患者体质偏差,抵抗能力低。当注射药液时极容易引起血管壁受损,引发外渗。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患者体位不当,注射针发生移位,损害脆弱血管部位,也有可能造成造影剂外渗。第三、操作人员方面工作人员态度不端正。工作人员没有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完成注射,有可能引起药液外渗现象发生。所以说,护士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之中,有必要强化患者营养支持力度,令其保持正确体位,适当减少液体的流动速率,同时也要以认真的态度对患者开展造影剂注射,以免酿成不良后果。

2)心理护理

当患者在接受CT增强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皮肤肿胀时,患者心里未做好准备,出现焦虑、恐慌等等不良感觉。在此刻,护士应当及时疏导,患者告知病患上述症状为正常反应,可通过既定治疗措施实现痊愈。此外值得说明的是,护理人员在监测患者生理指标过程之中,同时也要观察病患当前心理状态,有效保证患者知情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获取患者的理解。

3)身体护理

第一、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注射造影剂过程之中,倘若发现外渗,要马上停止注射。同时也要尽量回抽出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药液对于患者机体组织破坏度。第二、当无法全部抽出已经渗出的药液时,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上抬患者的患肢,增加血液流通速率,降低组织肿胀发生率2。第三、药液外渗会变更患者机体正常化渗透压平衡。所以说,在此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调整原有渗透压药物应用方案。建议对患者使用酒精和硫酸镁混合制剂加以处理。第四、为了全面减少药液外渗扩散,速率有效减缓患者机体疼痛感。在此刻,可以对病患的患处位置进行低温处理,具体可应用冰块持续冷敷。第五、告知患者进行常规锻炼,其机体运动功能恢复。

  1. 结果

病患经耐心以及细致护理,24例病患局部注射位置存在的炎症反应以及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生理状态满意,病患拥有优秀的心理状态,所有患者于72h内身体恢复正常。

  1. 讨论

临床中一般应用碘造影剂对患者开展增强CT扫描检查。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在于造影剂能够令患者的组织以及相关病灶于CT扫描下显得更清晰进而方便疾病检查和诊断。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造影剂注射速率较快,最高可达到8ml/s倘若操作者稍有不慎,极容易引起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等不良情况既往有研究证实药液外渗会对病患的皮肤造成相当大的刺激,甚至导致患者皮肤溃疡。由此能够看出,放射科的护理人员应当重视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所引发的药液外渗问题

针对于因注射造影剂发生外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结合变化具体临床表现,应用针对性方式加以处理

本实验中针对于患者应用了酒精和硫酸镁混合制剂完成处理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下述2一、酒精能够降低局部体温,加速血液循环确保药物快速消散二、硫酸镁能够创设出高渗条件,全面抵消药液外渗作用复原渗透压平衡。使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令局部细胞不会因为失水过多死亡,同时也能令组织液不会水分太多发生肿胀。应用此法对患者加以处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3]

综上所述,对于在放射科中接受CT增强注射高渗液后出现外渗的患者来讲,为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注射位置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唐丹丹,李惠.预防性护理对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4):188-189.

[2]王萍萍.一例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严重药液外渗的护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1):19.

[3]王雪,王梅,姜波.静脉输液所致的药液外渗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48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