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赵萍萍

青岛境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和理念的不断更新,当前的风景园林施工中,较以往更为侧重生态理念,如何将生态理念有效地融入风景园林施工中,已成为相关领域所重点研究的内容。基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施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打造兼具美观性、生态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另一方面,这种风景园林又能够发挥改善环境的诸多作用。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原则;策略

1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的基本原则

1.1植物的科学搭配

植物是风景园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为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对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风景园林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关注相关植物的基本情况,确定植物的种植区域,以及各种植物之间如何进行搭配。在植物种植完成后,还要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体现出其应有的观赏价值和环保价值。

1.2因地制宜原则

风景园林的重要效益在于生态效益,因此为确保风景园林中的植物与整体的生态环境相和谐,就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的选取。通常要优先选择本土植物,以提高植物的整体成活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其他植物作为补充,让各种植物呈现出互补的效果。

1.3经济性原则

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充足的成本把控意识,在工程建设中注重成本把控意识的落实,在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环节可能产生的成本予以准确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能够取得效益最大化。

2生态学视野下风景园林的类型分析

2.1人工自然植物群落

所谓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人工自然形式生态,并坚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借助植物来完成景观创设,从而达到保护当地环境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因地制宜这一方式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灾和减灾效果,确保当地植物的生态平衡。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使用土地,在形成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对各类物质的循环使用,这样所形成的生态循环系统凸显得更加和谐、平衡。

2.2生态经济植物群落

从生态经济植物群落的风景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景色非常优美,并且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现代人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并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所谓的生态经济植物群落,简单来说就是以不同条件为基础,采用不同的创设方式来发展植物群落,以此来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最终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3生态功能植物群落

生态功能植物群落主要就是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来达到形态结构建设的这一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植物的分泌物和发挥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同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以薰衣草和玉兰等植物为例,其中都有着一定的杀菌成分,如果能够将这类植物大面积种植到风景园林当中,可以发挥着很好的保健和预防作用。以抗逆性植物为例,这类植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净化空气。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大增加了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通过合理种植抗逆性植物,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以达到生态环保的目标效果。

2.4人文景观植物群落

特定文化情境下,要求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必须要与环境保持一致性,以此来创设出一个和谐稳定的文化情境。以寺庙为例,作为特定文化区域的一个代表,其植物群落设计和配置必须要与寺庙建筑物的整体样式和色彩一致。另外,针对不同植物所呈现出的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如,颜色丰富的花草种植,可以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效果;而松柏的种植,则会让人感到一种庄严效果等等。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议

3.1完善质量监管机制

质量监管是施工建设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人类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潜力的诠释,从约束、控制的角度合理利用监督机制减少人为疏忽,保证园林建设质量。施工单位作为质量呈现主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将复杂的工艺、工序落实到个人责任范围内,工作安排的细化便于统一协调管理,可以通过施工准则的标准验收施工者的工作结果。因此,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建立工作质量与工资管理挂钩的人力资源控制。

3.2提高对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水平,满足其相关设计要求

基于对地下管线全面深入的了解及各景观园林的建设,需要注意沟渠和种植地点,每个细节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才能准确定位着陆位置。同时,在确定着陆孔的固定点时,应及时标出着陆坑的中心位置,明确标明名称和规格等基本信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管理,有效呈现景观建筑,认识其价值,为人民谋福利。

3.3提升施工作业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植物保护和移植重视程度

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措施:①为了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必须为其定期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②为了保证生态景观的建设质量,可以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来提供帮助。而从植物保护和移植上来说,考虑到生态景观建筑工程完工后植物的损失或死亡,应该从专业技术的水平入手,为生态景观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在植物移植开始前,相关人员应根据园艺技术的特定要求,科学设计植物的挖掘和分组方法,避免以后在植物生长的初期阶段运输工作的副作用。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增加植物根系的保护程度,注意水分和防晒。最后,长时间输送的植物被运到庭院建设现场后,应存放在凉爽潮湿的地方,种植后为促进植物生长、保持水分,应为其根部进行洒水作业。

3.4加强后期养护力度,提高植被存活率

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以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保持生态景观。①植被的灌溉和施肥。按照植被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和土壤质量,应进行科学的灌溉,设置合理的灌溉时间,营造适合植被生存的环境,同时应确保植被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②病虫害防治。生态园林中不同植被的生长与植物病虫害防治直接相关。对于病虫害,有必要明确病虫害的种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植被病虫害的问题。农药防治工作一旦完成,应定期喷洒农药,实现减少病虫害的目标。③修剪与除草。由于各种植被的生长速度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植被的外观,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生态景观的景观,这就要求养护人员进行定期修剪。此外,还需要在养护过程中清除杂草和落叶,确保绿色植物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整个生态景观建筑的美观水平。

结束语: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施工,与传统的风景园林施工有着很大的区别。为此,在新时期的风景园林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到风景园林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多措并举,对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提升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将“生态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动风景园林建设领域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杨.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4(05):309.

[2]张咏.关于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57.

[3]钟新文.风景生态园林施工的注意事项分析[J].现代园艺,2019(10):211-213.

[4]才国超.风景园林施工原则及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12):192.

[5]韩聪.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6(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