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强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强化策略

王璐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在新经济背景下,高层建筑的体量不断增加。电梯作为中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电梯的安全性能也伴随着需要人们关注的问题。一旦电梯使用过程中,未正确处理电梯安全隐患,就会对人们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现阶段,电梯运行时间推移,影响电梯安全因素较多,不利于人们乘坐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检测策略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各种自动化设备正在得到大面积应用,电梯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电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我们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在逐渐地受到人们关注。

1电梯检验技术的概述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主要运输工具,正在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中,包含:生活和生产等领域,都有电梯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加大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将以垂直电梯为例,现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商场、大厦中,不仅能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同时还能有效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特别是伴随技术的提升,为电梯技术带来了发展机遇,虽然已经为电梯结构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意见,但是电梯检验检测技术却一直处于落后阶段,一旦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因为无法及时检测等问题,导致电梯出现安全隐患,由此可见,电梯检验监测技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基于此,相关企业应对电梯展开定期故障检测,一旦发现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增派人员针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而当人员在对电梯开始检验检测时,除了要对电梯零件的磨损情况展开检测以外,还需要针对电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从而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

2.1前期的监管

在我国的电梯监管方面,电梯的安装和改造都必须由国家的专门人员进行检查后才能进行,并且对于电梯检测不合格的电无法投入使用。如果使用的电梯时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的,这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电梯的前期监管和质量检测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电梯的生产安装到使用都必须逆行严格把控,防止不合格电梯的出现,提高检查标准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本上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运行环境因素

电梯处于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量,确保电梯客流量满足实际要求,主要需根据周围环境,如住宅、商场以及交通空间等。同时,电梯进行安装时,安装参数的合理性,作为电梯可靠运行核心保障,确保满足建筑整体布局要求,使电梯实际承载力达到标准界线。此外,电梯结构设计与建筑物形态密切相关,地层深度、顶层高度等,均需满足实际要求,确保电梯安全性。然而,实际过程中,初期对其周围因素考量缺乏,造成后续设计方案变更,电梯安装与图纸匹配性较低,最终不仅影响电梯安装,而且井道有序施工难以实现。

2.3后期的维修监督

电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安全,不仅与电梯前期管理检测有关,电梯后期维修监督工作也非常重要。当电梯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梯运行实施定期检测,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维修管理和监督工作。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电梯设备的后期管理中维护经费比较匮乏,有些企业及单位安全意识比较低,而且检测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不等,在现场检测的验收标准和检测内容差异性比较多,电梯后期运营维护工作也不够重视,导致存在的电梯运行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使电梯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电梯的安全使用。

3、电梯安全性能强化策略

3.1提高电梯设备综合性能检测

将从规范电梯安装技术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性,以及确保电梯检验活动的周期性入手,有效加大对电梯设备的综合性能检测。首先,在安装电梯时,安装人员应当使用最先进和可靠的技术进行安装,并且还要保证上岗人员具备专门的资格证书。尤其针对从事于电梯维护工作的人员而言,更是需要提高维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保障乘坐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依照我国现有的电梯规范条例而言,要想保证电梯长时间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电梯的维修加大管理力度。现在,我国电梯的检验监测工作由于具备的周期较长的特点,所以致使部分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更是降低了企业的相关收入。

3.2从优化环境方面,提高电梯使用质量

检验检测人员在对电梯开始检验工作时,一般都会先从层门开始检验,然后,逐渐把检验操作拓展到电梯轿顶,最终完成检验工作。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若是周围环境过于恶劣,就会使得操作视线受到蒙蔽,进而在电梯检验打开门厅后,因视线不清晰导致电梯使用出现坠落事故。对此,为了有效保障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运行,需要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确保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禁止把电梯检验操作不相关的设备放置在机房或者底坑中,确保电梯使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3从检测人员方面,减少电梯事故发生

一是,提高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其作用体现在应对突发紧急情况或危险问题的处理方面上,并且还能根据电梯故障的实际情况作出反应,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操作;二是,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质。在电梯检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学习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对电梯检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与此同时,在电梯检验检测的过程中,还要规范相关标准和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电梯检验人员还应做好电梯检验的准备工作,比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安全服等,以此降低电梯安全事故损失[1]

3.4积极推进电梯检验先进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成就也在不断增加,能全方位地提升电梯设施的检测质量,并保证电梯设备的安全性,预防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电梯检验部分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思想理念,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加大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关注,并积极宣传、推广电梯检验先进技术,依据电梯实际应用情况创新电梯检验工作,提高我国电梯的检测专业水平。同时,要积极号召相关机关部门从高端检测角度检验电梯设备,降低电梯运行故障发生率。过去很多企业或单位都是先检验电梯出现的故障,然后,再整理电梯运行的信息,并对错误进行改正,包括电梯运行的压力、速度、箱内空间等,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进行电梯的全方位检验,但是,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而近几年在科技发展中研发出的人工智能电梯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全方位地检验电梯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借助专业的网络平台和人网络检验等先进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全面检测,充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梯检验检测效率和安全性[2]

结束语

总之,电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人们比较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要想确保电梯运行安全,首先,要了解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比如,电梯自身质量、电梯运行环境、电梯前期或后期维修监督等。然后,提出强化电梯设备的检验检测,加强电梯安装的检验检测,同时,要积极推广电梯检验先进技术,提高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为人们生活安康提供保证[3]

参考文献:

[1]廖鸿儒.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电梯检验检测的强化路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3):158-160.

[2]朱立强.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146-148.

[3]毕海榕.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策略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