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络教学效能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提升网络教学效能初探

宫蕙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150086

摘要:新的教育形式要求老师们掌握较高的网上授课技巧。文章分析了网上成功教学的五大要素,通过在文中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以确保网络教学的成功开展。 

关键词:线上教学; 集体;互动;精准;延伸

以疫情、温情、赤诚与感动开局的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和部署。在线上网络授课模式下,如何使线上教学发挥最大效能,通过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认为需要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

一、站在集体的角度研究数学

(一)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线上资源,发挥小而灵活的特点组织集体备课。

网络授课模式下,PPT和教学软件显得尤为关键,靠单打独斗是绝对不行的。这就要调动备课组所有老师一起参与课件制作,互相分享素材。要利用网络优势,随时进行线上沟通。每次上课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动图、几何画板,都要发到微信群里。组内的老师一起审核,每一个疑难点,都反复推敲。

(二)备课组进行总体调控和理论学习的支持。

备课组提前对每一周的计划、安排进行总体的调控。在组内推送优质资源以供老师们参考和使用,互相分享网络授课经验,如:西沃白板,几何画板,屏幕批注,精准教学通大数据利用,小组讨论,投票功能等,让线上课堂良性提升。同时,为让老师们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线上教学。备课组还要组织教师们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经验分享,学习其他学科甚至其他省市的先进线上授课经验。

二、站在互动的角度生成数学

(一)教师开启摄像头,“面对面交流”与学生共情。

教师上课时开启摄像头,与学生进行眼神和手势的交流十分必要。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眼神动作,提高对老师讲解内容的关注度。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电脑,而是温暖和善意的眼神。老师也可利用授课软件中的功能,比如画中画功能,更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课堂直接和学生连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师生的距离更加贴近。

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时和学生进行连麦互动,学生遇到问题也随时能开麦提出问题,可以让多名学生同时开麦,营造线下课堂氛围感,学生宛如置身教室。师生沟通顺畅了,学生也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教学效果会更好。老师亦可以每天随机设置三到五名同学作为“氛围组”,营造课堂的和谐气氛,也解决了老师自说自话,自问自答的窘境。

(三)利用“腾讯会议”的“小组讨论”功能,开展线上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利用手动分组,或者系统自动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组。布置讨论内容,规定讨论时间。小组内同学利用屏幕批注功能或者手写板,互相分享、热烈讨论。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小组讨论后要适时的进行小组汇报,对于讨论效果好的小组要进行热烈肯定。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课堂上,老师布置当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利用手机和iPad进行拍照上传,老师利用学科互动群,可以及时看到学生做题的情况,并选择典型的作业进行讲评,或直接放入课件,成为课堂素材的一部分,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五)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可以利用随机点名App (如班级管理大师)或利用Excel中的函数(Ranbetween)随机抽查学生回答问题,更具公平性和随机性,也能制造高效课堂的紧张感。还可以利用具有功能较丰富的授课软件,比如利用西沃白板中的蒙层功能设置抽奖神器——“刮刮乐”,老师可在其中根据授课学生特点随意设置奖项。比如奖项可以是:请大声说出我爱数学、免作业一次、听音乐放松30秒钟、小组加分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利用思维导图授课,疏通学生思维脉络。

老师在总结方法,梳理知识点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有必要的情况下亦可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生成知识脉络。思维导图从形的角度有逻辑性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可鼓励学生课堂上使用屏幕批注功能或者屏幕共享功能,利用Gitmind、Mindmaster等软件,当堂制作思维导图。

三、站在精准的角度夯实数学

(一)利用投票功能,提升教学精确性。

课堂上,利用“腾讯会议”中的投票功能,设置选择题,学生线上选择答案,老师第一时间收到数据反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可以大大提升线上教学的精确性。

(二)利用两台设备,精准把控课堂。

授课时建议老师使用两台设备,一台用于授课,另一台可随时用学生的视角关注自己的授课状态,更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解决了授课和关注学生不能同时进行的苦恼,效果很好。

(三)精准批改作业,不放过一个错题。

线上教学的作业批改难度很大,因此更要建立严谨的作业批改机制,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批改,有错的打回,学生订正后再次批改加分。学生线上提交作业很容易有所松懈,个别完成不好的同学,要私下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感受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而不是全部交给家长去解决,从而激化家校和亲子矛盾。

(四)有效利用大数据,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建议教师利用精准教学系统布置作业,教师认真批改后,系统会提供精确的数据反馈。教师通过系统数据可以了解到班级整体的答题情况,课上选择共性问题解决,课后进行个性化辅导。系统还会提供答题情况的具体的名单,老师对学生的错因了然于胸,课上提问更有针对性。

四、站在沟通的角度温暖教学

(一)增强与学生沟通,用真情温暖学生。

网络授课期间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一些自制力偏弱的孩子,往往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家庭的关怀爱护理解。在网络授课期间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让孩子们有空间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学生只有在受到尊重时才会乐于自我提高,才能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从而乐于进行网上学习。教师还需加强个性化指导。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来掌握学习材料,允许他们有修改已提交作业的机会。创造出各种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收获感。

(二)适当与家长沟通,真正发挥家校共育作用

作为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协调,真正发挥家校共育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线教学期间,家长的陪伴与监督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但是网课期间由于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倍增,家庭矛盾更加凸显,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沟通时要组织好语言,陈述客观事实,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再表达自己的需求。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把家长当成伙伴,要安抚好家长的情绪,想方设法给家长减负,为家长支招。

五、站在文化的角度延伸数学

(一)利用视频和故事了解数学文化。

课前的数学趣味视频,数学故事等,不仅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让数学充满文化的韵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热情,才能以更饱满的状态面对相对枯燥的网上教学。这也充分利用了网上海量的教学资源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二)利用数学战疫,关注数学和人类命运的关系。

结合疫情进行的“数学战疫”“疫情中的数学”等等,发掘和疫情相关的数学知识,如统计图表、数据分析、传染病建模、几何倍增等等,既有时效性,又和生活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网上课堂能够上的精彩并使学生学有所得着实不易。这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应从多维度去提升教学效果,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技巧,还要再辅以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