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住房保障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对于住房保障的几点思考

徐镇

临沂市供热和住房保障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其能够有利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当前保障性住房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持续性发展,为人民创造福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住房保障;重要性;措施

一、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概述

所谓保障,主要指的是政府为社会基础建设所提供的保障工作,而保障性住房则指的是由政府投资所建设的或者是优惠政策支持所建设的住房,多数都是存在着具体限制的,如住房的面积、组间以及住房面积等都存在着具象化的规定。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向城镇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其中包含有公共租赁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几种类型。其中公共租赁房所指的是由政府负责一部分支持,但是限定建筑标准,通过租金补贴或者是实物配租的方式开展租赁活动,对象主要指的是符合标准的收入相对比较低的居民。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要点分析

(一)做好前期规划

保障性政府昂的规划所涉及的是合理的地址选择这同时也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基本前提。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的人群一般都是收入相对较多的人群,并且居住地存在着十分显著的人群密集的现象。因此需要保证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健全,充分满足日常的需求,在规划的基础上促使小区的相关配套服务变得更加完善与健全,其中主要涉及有幼儿园、学校以及超市等;不仅如此,还包含有各类公共设施,像是公共交通、供热与供水等。在进行地址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选择过度偏僻以及基础性建设不足的位置,尽可能地避免以此为社会增加不必要的累赘负担。

(二)完善住房设计

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工作,不但需要尽可能满足功能齐全、精巧与规模小的原则,还要尽可能地符合经济适用、美观以及安全等建设标准。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是一项重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公租房建筑面积一般都会被控制在60平方米之内。这是由于保障性住房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所建设的,因此难免会对面积的限制起到极大地限制作用。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措施

(一)增加保障住房建设资金投入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开展住房建设往往需要相对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要增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力度,需要从增加住房建设资金作为切入点。政府的主管部门一定要不断拓宽建设资金的实际融资渠道,发挥灵活资金筹资政策的作用,逐渐地构建起更加长期有稳定的保障性住房预算资金,从多个方向与渠道开展资金筹集,逐渐地引导社会各界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充分的减轻政府的投资力度,促使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渐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市场环境

建设保障性住房,主要目的是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的问题与压力,继而逐步增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对象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非优惠人群对保障性住房进行任意侵占的现象,促使中低收入人群家庭住房保障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不断增强保障性住房的实用性监督工作,禁止通过出租与转售保障性住房的方式从中获取利益,促使住房的推出监管以及回流机制逐渐得到强化,进一步地加强政府的实际回购。

(三)增强住房建设法治监管力度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社会保障政策,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与鼓励。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需要依照层次不同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展住房标准与资金来源的不断完善与规范。利用完善立法体系细化申请审批程序的方式,对租配销售制度进行及时与灵活的调整,促使保障性的住房准入、推出以及监督机制变得更加严格,促使惠民工程实效性得到充分保证。

(四)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手段

在进行保障性住房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财政补贴与直接投资等方式,促进保障性住房市场建设。但是作为一项重要又长期的职责,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还要通过创新财政手段的方式与货币手段灵活地结合起来。以公租房建设的财政手段创新为例。其一,合理设置租金水平。合理的公租房租金会直接关系到消费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租金并不是越低越好的。在建设公租房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建设、维修以及管理等相关成本,并且此类成本也都是由政府来承担的,会极大地降低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建设公租房的热情。基于此,可以相对灵活地在租户家庭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依照不同租户的经济水平,进行不同租金水平的设置,尽可能地弥补政府的部分投资成本。其二,创建合理资金筹资机制。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三个来源:首先,提升土地出让金收益对来公租房的实际投入力度。其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增加一般预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实际投入,并且伴随着资金的不断增加,逐年地提升住房社会保障资金的公共财政份额。最后,建立多渠道公租房供给模式。政府要增加公租房的房源,不但可以直接地进行公租房的新修,还可以通过改建、收购以及自有住房租赁与社会捐赠的方式来进行,鼓励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创建中小型户型住房面向社会出租。例如,开发企业依照总面积的具体比例开展公租房建设,政府还可以在土地以及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五)加快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法推行

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一直都是全国的重点工作,而在这类工作中的关键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供应,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北京为例,自从十八大以来,北京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获得了极大地成就,初步创建了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但是在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领域中,仍旧需要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有专门的公开信息显示可知,在2014年,《北京市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形成了草案初稿,并且迈入了立法进程,但是这一条例最终在2018年被终止审议。北京市推动城镇基本住房保障立法,不管是对推动居住基本权力法定化、加快创建北京新型住房制度的要求,还是实现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规范住房保障难题相关要求,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基本保障立法,可以充分填补基本住房保障领域的空白,衔接《民法典》等上位法,满足“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六)创建以政府为主、以租赁为主提供住房保障解决方式

创建以政府为主、以租赁为主提供住房保障的合理解决措施,寻求有关特大城市的住房问题解决措施。首先,需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际供应力度,充分落实中央所提出的逐步促使租赁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享受同等权利的要求,促使租赁逐渐成为基本住房的现实性选择以及基本住房的普遍性观念,逐步带动补齐租赁住房的相关供应短板,创建租购并举的相关住房体系。其次,通过立法的形式创建保障性住房的专业规制体系,促使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强化,提升公共资源供给的质量与利用效率,逐步推动住房保障工作可以持续稳定的进行下去。最后,将保障对象的违规使用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中,创建有效地违规行为处罚机制,保证住房保障公共政策的实施效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住房是对人们正常生活起居发挥保障作用的重要构筑物,同时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现实性的需求,是与人们的安居乐业稳定性存在紧密联系的。时代在进步与发展,人们的住房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十分有助于改善国民住房条件,不断稳定和谐社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莎. 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可持续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2]徐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J].居舍,2018(22):245.

[3]章龙水.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管理[J].河南建材,2018(0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