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刘宛丽

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深入研究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群众进一步了解社保制度存在的多重效应,从而正确引导和科学预测微观主体在社保制度下的经济行为,为政府机构平衡企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为优化和完善社保政策及相关措施提供保障。因此,本文结合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强化企业社保制度执行力度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社保制度;企业行为;影响;市场竞争

1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1.1对企业制度建立产生的影响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健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因此,建立企业制度是企业适应新时期发展环境的必然路径。而企业投身于社会保障事业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意味着企业发展与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社保制度的积极影响,企业需要在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基础上,积极落实社会保险相关制度和政策。结合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进程来看,传统社保业务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后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群众就业渠道不断增加,非政府部门主导的社会保险服务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保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保险办理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推广等活动,组织社会非营利机构参与其中,从而在社会群众与政府机构之间构建沟通桥梁,为调整和优化社保制度提供保障。企业利用社保制度建设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1.2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企业参与社会保险,能够为建设内部文化提供有利条件,如此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具体来说,企业通过缴纳社会保险,可以切实维护员工利益,能够使员工在医疗和养老方面得到保障,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员工工作积极性会不断提高,并且会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社保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参与积极性,帮助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中的各项规定。除此之外,企业需要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和流动特点,建设社会保险转移机制,为提高社保机构对劳动者社会保险管理能力提供保障。

1.3对企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后,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的费率是一致的,这就均衡了各个企业社会保障费用的负担,使企业能够公平竞争。企业帮助员工签订社会保险合同,能够保障员工在失业、疾病、退休等期间的切身利益,如果员工在就业过程中发生相关问题,社会保险可以为其支付一定资金,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生活质量。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劳动者在劳动中可能发生工伤风险、疾病风险和失业风险的情况下,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2社保制度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改革

在社保制度全面实施环境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维护企业员工基本利益,同时也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决定企业发展状况,只有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才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新社保法的颁布,员工权益得到了法律保护,如果员工权益受到侵犯,员工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提出诉讼。因此,通过加强人力资源法制化改革,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在减少企业与员工之间纠纷问题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2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间接地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发挥人才的推动性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将员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将员工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地位,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赖员工、支持员工、认可员工,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引导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发挥人的创作能力,实现企业员工包括社保在内的各项需求的满足,让员工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为企业赢得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企业创收奠定基础。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快管理队伍建设

社保工作的运行离不开员工,所以企业要建立一个专业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可以将社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其一,通过培训强化企业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扩大内部社保的普及力度,让员工充分了解社保政策,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增强自身的参保意识;其二,提高社保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在管理服务过程中,把社保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2.4完善成本内控体系

按全额工资缴纳社保,在无形之间增加企业经济压力。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企业应做好筹划工作,节约成本支出,制定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手段,从其他方面缓解全额工资缴纳后的成本增加。例如,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成本内控体系,对各项成本支出提前规划,严格按照管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转变经营模式,再造薪酬管理和用工管理制度。以考核为手段,盘活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提高员工创造力,挖掘员工潜在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通过企业利润的增加抵消人工成本的开支。在市场环境不好的背景下,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才是提升利润的根本,而整体企业合规缴纳社保,也对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利。企业为员工按时足额参保属于企业的薪酬福利范围,企业管理者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怎么“节省”社保费,瞒报参保人数,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如果社保缴纳合规能换来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那社保合规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微不足道了。

2.5加强对用工模式的创新应用

转变用工模式,通过模式的转变控制成本。第一,通过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模式灵活用工,将事务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外包,员工的工资、个税、社保、公积金等福利由劳务公司进行代征、代缴、代发,多元化的用工形式,可以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规避用人风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二,为了缓解劳动力成本高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简单、重复、机械的工作可由工业机器人代替。

结语:

企业参与社会保险事业中,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有利于维护员工切身利益,帮助企业巩固人才,降低企业经济负担,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在执行社保制度时,在人才管理、制度建立、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方面会受到一系列影响,为充分发挥社保制度作用和功能,政府应落实税费统收统管、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精准施策降低企业经济负担,从而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玲.新时期做好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0,12(19):95-96.

[2]刘辉.社保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