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培养模式在临床学院教师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胜任力培养模式在临床学院教师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郑晓明 ,包华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目的:以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学院教师的特点,提出“胜任力”的教师培养模式。方法: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学院的实践为例进行剖析,在2020年~2021年间对40例临床学院教师展开胜任力培养模式,对比培养前后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教学水平、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学生带教满意度。结果:与培养前相比较,培养后临床学院教师的理论、技能教学水平均明显提升,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带教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胜任力”培养模式能有效推动临床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并且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胜任力培养模式;临床学院;教师培养

胜任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在1973年提出的,其意思指的是对工作的胜任能力。临床学院所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后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而以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培养模式,指的是高校教师在临床医疗教学服务中所具有的独立承担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如何培养具有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不仅是各个高校所面临的重难点,也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需要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中就针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学院40例教师进行研究,以下是具体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选出本学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的40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胜任力培养模式,将培养前视为对照组,培养后视为观察组。40例带教老师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范围:33~37岁,平均:36.1±1.4岁。

由于本次研究属于组内对比(P>0.05)。

1.2方法

培养前,所有教师均接受传统的入岗培训,由而科教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带教老师展开每个月的业务能力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等知识。

观察组则开展以胜任力为基础上的培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多项培训内容,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展开培养。

在理论学习方面则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培养,并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借助案例教学的模式,让每位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并了解各项教学内容,为医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以教师为主导,纠正其错误的认知,向其介绍该胜任力模式的完整性、系统性等。此外,通过建立新型的、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促使教师能够积极备课,训练每位教师的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等。以问题为基础,通过真实病例分析,可以引导教师思考,在面对治疗过程中,尽量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目的在于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教师模拟临床实际病例,并主动参与其中,共同学习,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表演过程中,探索情感、态度、职业价值、人际关系等问题及解决策略。

1.3观察指标

对比培养前后40例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带教满意度。均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量表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展开胜任力模式培养以后,40例教师的理论、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培养前,组间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  对比培养前后40例临床教师的各项评分

组别

理论知识水平

操作技能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

带教满意度

培养前

84.50±3.63

86.50±3.10

88.95±2.19

90.55±2.50

培养后

93.25±2.58

92.58±3.20

92.48±2.45

94.36±2.57

t

12.426

8.631

6.794

6.72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医学作为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分的情况,也是为临床培养出更加专业的医生。临床学院教师任重道远,临床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并展开针对性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这使得临床学院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胜任力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应用此模式,能够从教学过程管理能力、教学资源组织能力、教学信息传递能力等方面培养临床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能力[1-2]

总体来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临床学院的高校教师,一方面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胜任力培养模式,能够对临床学院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能有效提高临床学院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从而推动临床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3-5]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胜任力培养模式在临床教师培养中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前相比较:P<0.05。

由上所述,由于临床教学内容较广、细节内容较多,因此对临床教师的职业要求更加严格。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等。

参考文献:

[1]朱庆双,王亚军,樊洁,等. 本科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应用与评价[J]. 中国病案,2017,18(8):77-80.

[2]吕路线,陈娓,潘苗,等. 地方高校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7,23(6):184-187.

[3]曹洁,钟金晟,胡文杰,等. 提高牙周病学研究生的临床胜任力[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6):408-411.

[4]刘宾,孙翠,呼海涛,等. 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4):172-174.

[5] 张金波,宋汉君,朱金玲,等.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3):3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