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

张义焕

阳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紧绷、眼胀、乏力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失眠、焦虑等表现。并且随着高血压影响的进一步加深,还会导致靶器官损伤,并引起冠状动脉、肾动脉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针对高血压现阶段尚无根治可能,只能通过长期用药及合理生活来控制高血压的进展。但是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治疗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及线管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难度及疾病危险性增加。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病;合理用药;指导

高血压是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 1亿。而老年人群作为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的群体,占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 70%。高血压能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根据我国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来我国高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高血压已经引起了我国卫生组织以及高血压患者的高度重视。高血压疾病的病程十分漫长,想要根治是非常困难的,现阶段高血压疾病是没有根治的方法的,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采取药物治疗。但是在国内,很多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并不了解,血压的控制也不理想。因此,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在饮食、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必要的时候进行心理护理。

1高血压的症状及原因

高血压是指高压大于140mmHg,低压大于90mmHg。患者患高血压后首先会出现头痛、头晕、紧绷、眼胀、乏力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流鼻血、失眠、苦恼、焦虑等表现。长期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并引起冠状动脉、肾动脉的长期血管痉挛,引起动脉硬化,减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并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损害。而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原发性高血压一般是难以找到病因,也是无法治愈的,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对症治疗。而继发性高血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后,其血压可以逐渐恢复至正常。因此一旦明确为高血压需要积极对症治疗,达到改善预后质量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部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不能更好的稳定与控制病情的发生。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要考虑的是遗传因素,大约60%的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还要考虑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药物的原因、疾病的原因都有可能会造成高血压。同时,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概率。

2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

2.1循序渐进,逐渐降压

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除非是急症,不然降血压要在一段时间内逐渐降低,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长期患者,他的身体已经适应高血压的状态,突然降低血压对身体是不利的,因此不可着急,要循序渐进。

2.2对症下药

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的身体机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退化,有的高血压患者还有着其他疾病,因此会影响药物在患者身体内吸收,很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用药的时候要根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配药,不能盲目一概而论,要对症下药。

2.3高血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饮食指导

高血压疾病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当然,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饮食中可能胆固醇含量较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十分注重饮食,吃饭不要暴饮暴食,要少吃多餐,饮食清淡,少吃或者不吃辛辣食物。研究发现,食盐过量和高血压疾病有很大的关系,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

3高血压用药中注意事项

3.1高血压患者服药要谨遵医嘱,不可随意改变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的时候有个误区,有的患者高血压药吃了几天,血压一降,就马上不吃了,血压高了又开始吃药,这种不规律用药,使得病情反复,不利于恢复。因此高血压患者服药要谨遵医嘱,坚持长期治疗,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对于病情是没有帮助的,而且容易引发意外,患者不可随意更改治疗方案,不可突然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2切勿睡前服药

临床试验发现,在睡觉前吃降压药会非常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等。这是因为当人进行睡眠状态后,身体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血液循环较慢,血压就会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在睡觉前服药,非常容易造成不良反应,正确的服药方法应在睡前两个小时服药。

3.3切勿擅自乱用药物

每一种降压药的作用和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会同一种药物,有的降压药对这一类型的高血压有效,有的降压药则对另一种类型的高血压有效,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切勿擅自乱用药物,以免产生严重后果。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身体差异,正确用药。

3.4切勿不测血压服药及无症状不服药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高血压患者不测量血压,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用药。有的病人感觉头晕脑胀就随意加大药量,感觉身体好点就减少剂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感觉和病情是不一致的,不能仅凭感觉定药量。正确的做法应是按时测量血压,按时就医,按照医嘱调整剂量,不可随意。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高血压患者平时并无任何症状就不服药,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会使得病情加重,血压在此升高,还有可能引发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病情持续时间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将病情稳住,不要随意更改。

3.5用药要选择恰当时段

慢性高血压患者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血压是不恒定的,而是有波动的,有两个高峰和两个低谷,一般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和下午四点到六点是全天的最高血压,晚上八点后血压则会慢慢下降,夜里两点到三点血压是最低的。因此要选择用药的恰当时段,一般第一次用药时间可以选在早上六七点钟,第二次用药时间可以选在下午三四点钟。当然药效是二十四小时的降压药在早上服用一次就可以了,切记睡前服药。

3.6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高血压疾病是多种因素的疾病,与患者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有着很大关系。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是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综合导致的疾病。有的患者年纪轻轻就有高血压疾病,他们的是非常恐惧。因此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鼓励患者战胜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说出紧张的原因和感受,使之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疾病是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对此类慢性病不了解,根据感觉随意用药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疾病连续治疗的重要性,掌握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健康,谨遵医嘱,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当然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锻炼,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林璇.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1):131-132.

[2]李颖.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2):48-49.

[3]何晓文,张女华,陈品超.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J].海峡药学,2019,31(05):189-190.

[4]汤玉慧.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