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张林生

湖南中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应当从找出潜在性影响因素入手,在了解勘察地点具体环境情况的基础上找准工作重点。所以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要求勘察人员需要及时针对所在区域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明确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危害问题的基础上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地质灾害问题。基于此,针对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进行分析,在结合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以此来提升勘察质量,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引言

新时期下,我国工程勘察领域拓宽速度在飞速加快的同时,工程数量也逐渐增多,促进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良好进行。但是与此同时,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地质勘察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1、水文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勘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总是在勘探的工作中,通过对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准确反映项目的勘探数据。地下水对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地下水位的下降,这改变了岩石的结构。岩层结构的变化一旦发生,不仅会进一步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对工程的土壤结构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技术人员应当考虑地下水和地下水文条件等,对实际地质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的设计和施工,以减少工程建设项目的损失。通过安全可靠的技术探索,改善基本建设工作及地下水的效果不能只体现在建筑稳定上,还应该注重工程建设的效率,同时因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取可靠的水文监测调查工作,解决水文地质勘探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精度和效率,提高科研技术实现手段和方法,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2.1、水位波动

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一旦发生水位波动过大的地质危害,工程结构材料可能会出现超预期腐蚀的情况,可能会对该工程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在出现水位波动以后,工程结构基底及周遭的岩土体工程性质、参数降低,进而降低工程质量,甚至还会造成工程建筑出现难以修复的破坏。当出现水位波动问题以后,建筑地基周边土质受其相应的影响,使得地基土承载力等工程参数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强度降低等,使得建筑物地基稳定性降低。此外除比较特殊材料以外,在大多数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材料长时间受到水的浸泡,很容易出现腐蚀等问题。一旦材料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势必会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的开展。所以需及时反馈水位波动的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防范措施,以保障工程质量。

2.2、地下水位

一旦出现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势必会造成地面以下的工程结构、地下埋设管线及管道等出现承载力降低的情况。因结构在施工阶段中主要是根据当时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的,是当时地质情况下的稳定。但是当岩土中的地下水升降时,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大小的变化,且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还会出现体积被压缩,而受到土壤不均匀性、重力的影响,最终还会出现压缩不成比例、难以预测其沉降规律等(即压缩、膨胀或湿陷等变形)情况,从而造成结构出现沉降、坍塌等工程地质灾害。也正是受到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使得建筑结构出现应力集中,从而结构产生裂缝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主体结构发生断裂、坍塌。

2.3、潜水位

在水文地质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上升问题,势必会造成岩土地下水含量不断增加,进而对地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后续工序开展难度增加。当出现潜水位上升问题以后,使得土壤浮力提升,造成结构受力稳定性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结构坍塌等。其次,在出现潜水位上升以后使得原有地质状态出现失衡等问题,而土壤颗粒因长期受到水分作用的影响出现饱和现象,使得地质中各项岩土工程参数难以满足施工要求,使得施工阶段中不确定因素不断产生,承载力、稳定性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结构坍塌等。

3、地质勘察中解决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

3.1、确保地下水位、潜水位处于正常状态

水文地质灾害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前地下水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引水、给水管道工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如果出现泄漏问题在建设时,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在地下水位较低时,应查明水位下跌的原因,并尽可能减小地下水位和潜水位因人为情况所导致的水位变动,以消除地质灾害所出现的安全隐患。

3.2、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勘探体系。同时,要提高工程地质勘探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水文地质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带来的风险。勘探企业定期登记人员的专业培训,认识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新知识、新标准、新技术等专业技术,为不同地质工程技术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提高勘探工作整体工作水平。

3.3、统一勘察标准,完善水文地质勘察体系

为了有效和有序地进行工程和水文地质研究,有必要为水文地质研究制定统一的标准,并完善水文地质研究系统。从国家单位到主管部门、地方协会、企业,各种水文地质标准可以为各种目的、范围、各种具体方法和指标发展有限的协同作用。结合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使用所有类型的勘探科学高效,促进计算机软件和工程地质勘探的融合,促进工程勘探业的发展。

3.4、提升地质勘察基础知识和勘察能力,仔细勘察地下水状态

工程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以及调查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探索和研究技能的员工,有效地控制所需的足够的安全目标的一项调查研究。同时,它关系到水文地质勘探的内容,通过获得准确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保证工程建设和地下工程的客观水位条件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集中学习各种地质知识和勘探技术手段的知识,掌握原理,探索工程实践,充分保证良好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应注意在实践中形成与地质勘探有关的水文勘探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水文特征。

对地下水的状况进行勘察,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地下水状况调查项目的目的及其要求;第二,地下水深度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了解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法律和更先进的勘探技术使用,可以使正在进行的勘探地下水勘探报告更准确,能够获得更多建筑材料的选择。为所有考虑因素提供建筑工作的参考资料,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的安全问题提出有效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比较常见,对工程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开展这一工作期间,勘察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能依照勘察地区以及环境的具体现状,合理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在有效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出现几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促进勘察工作水平的提高,从而让工程项目可以顺利展开,进而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彩叶.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华北自然资源,2021(02):38-39.

[2]杨国兴.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其对策[J].江西建材,2021(03):100-101.

[3]秦万能,冯禄强.基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05):197-198.

[4]杨月堂.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43-44.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1.01.220.

[5]白成玉.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0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