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路面主要病害类型与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高等级公路路面主要病害类型与预防措施

安宋楠

商丘工学院 476000

【摘要】沥青路面病害在道路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将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产生病害的因素是不相同的,他们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关部门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检测道路的病害类型以及分析病害成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提出各种良好的处治对策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实施精确的养护。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类型 病害成因 养护

1 引言

我们持续不断的对高等级公路病害类型、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找到更好的预防病害发生的方法并且研究出更为经济、高效的养护措施。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教训,进行探讨研究,持续发展。

2 高等级公路病害形成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的过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被损害,而病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损害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形式都是各不相同的。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高等级公路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裂缝

裂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是最为常见的,其病害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个分类方式:

横向裂缝:也就是大致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裂缝。

纵向裂缝:也就是与道路的中线几乎平行的一种裂缝。

2.2 坑槽

坑槽是指局部的集料散失而在路面表面形成的坑洞,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路面结构层。同时它的发生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和突发性,并且经常成片的出现,在发生以后还会导致周围的路段出现坑槽。

2.3 松散

松散就是沥青老化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的温度太低以及施工时沥青用量低于标准量所造成的。

2.4 沉陷

我们一般把沉陷分为均匀沉陷和不均匀沉陷,这是一种路基路面因为遭受荷载所产生的变形,他会造成路面向下位移,发生沉降。

2.5 车辙

车辙也是在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车辙是在沥青表面产生的纵向凹陷,而这种凹陷通常会超过10mm,是在汽车荷载的不断作用下而形生的竖向永久性变形。

2.6 拥包

拥包是在路面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纵向波动,它所产生的波峰和波谷间距是非常接近的。而路表材料的稳定度低、或者是在道路路口处机动车的反复起步和刹车,以及其他的环境因素都会加深拥包的产生。

2.7 泛油

沥青会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在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向上逐步发生位移,造成表面上会产生较多的沥青,但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不会出现逆向的过程,而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所以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作泛油。

2.8 水损害

在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比例没有达到最佳的配比,而在雨季期间的大量降水会进入到道路的裂缝中,极大降低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对道路造成结构性破坏,并且加剧路面原有的裂缝、网裂等现象,这就是水损害。

3 高等级公路病害预防措施

总体而言,在做好预防道路病害发生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需要我们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对不同的病害类型以及病害形成的原因,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科技措施保护道路。

3.1 沥青路面裂缝预防措施

首先在结构设计施工方面,一定要认真选好材料基层,一般建议采用一种具有抗冲刷剪切性很能好的以及热干缩系数极小的等众多优点的半钢性材料进行施工;也可以尽量采用一些针入度范围较大的沥青,但是这种面层沥青最好选择改性的沥青。

其次应该是基础施工方面,半刚性基层的施工和碾压沥青时混凝土的相对含水量要适当控制好,一定要在施工要求控制的湿度的范围之内,在进行碾压处理后也要及时地采取防护措施进行日常的养护,保持板胡沥青混合料中土的相对含水量尽可能的不要受到任何损失,然后依据需要可以立刻喷洒水泥透层油,并开始尽快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3.2 沥青路面车辙预防措施

首先在施工准备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知道选用品质好的高质量沥青,这样才能比较合理和高效的提升优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稳定度,因此一般都是在国家标准的优质沥青标号范围内,去选用混合粘度较高和沥青粘度较高的材料进行。同时,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还可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减少温度敏感性同时减少变形。

3.3 沥青路面水损害预防措施

最直接可靠的办法就是应该尽可能的防止或者设法减少水分进入到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另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设法增加沥青和集合料之间的物理粘附性,以最终能够达到增加集料与集料之间相互粘结力增强的作用。

3.4 沥青路面沉陷预防措施

地基会长期在路堤压力和混凝土路面恒载力的作用下慢慢产生地基沉降,因此要防止沥青路面沉陷最有效的防止措施就是尽量基本的消除地基沉降。

3.5 沥青路面拥包预防措施

严格把控基层沥青含量和沥青中细集料的用量,在沥青面层的施工以及混合料摊铺之前,对基础沥青层要清理干净,并在适当的时侯喷洒沥青粘层油,在人工摊铺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的保证基础沥青基层的粗细颗粒均匀分布。

3.6 沥青路面泛油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在施工之前就考虑好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合理设计,并且一定要做到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土壤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最出适合的沥青标号。

3.7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第一是做好平时的道路巡视,及时发现道路病害,分析道路病害的种类、刨析道路病害的成因,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病害进行维护处理;其次就是在进行平时巡视的过程中,一旦看到了道路上有弃物或着垃圾,应该及时采用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加以清除;还需要在机器清理的过程中配备洒水装置,根据路面扬尘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洒水量;然后就是避免履带车或者铁轮车等危害路面的车辆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最后就是在雨后和雪后及时处理积水和积雪,避免积水或融化积雪进入沥青面层造成水损害或者其他路面病害。

3.8 季节性预防措施

在夏季,首先是高温的影响下,新铺的沥青路面易发生泛油,因此要加大洒水量,降低路表温度,减小路面的损害。其次是由于夏季的雨水期较多,所以一定要在雨后有积水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在雨季前一定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加以疏通。

在秋季,第一就是排除积水,因为对于有积水的路段,一旦有裂缝或者是基层不严实,则会出现坑槽。第二是因为夏季的时候带来的影响,路肩的强度不够,在行车反复作用下很易发生啃边。最后是针对含水量较大导致路面变软的路段要及时进行维修,这些路面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容易出现块裂和龟裂。

在冬季,需要做好道路的除雪防滑的保护措施,对于少量积雪在不影响形式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管理,一旦影响到了正常的道路行驶,就要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或者使用机械设备清除路面的积雪。

3.9 针对施工人员预防措施

努力提高广大施工人员良好的道路综合职业素质,沥青路面中的许多病害给广大道路交通使用者带来各种的健康和安全隐患,但是这些病害并不是不可以避免或者克服的,只要我们施工单位认真进行选材,精心设计,把握好路面的每一个施工技术环节,严格地按照有关施工作业规范技术标准和养护操作规程去进行施工,做好各项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加强公路交通行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者降低其破坏力的。

4 结论

形成道路病害形成的原因不同,病害类型也不同。主要的病害类型有裂缝、车辙、坑槽、泛油等,这些病害无论是在道路寿命,还是驾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亦或是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预防为主,防治并重”。我们需要在病害发生前采取一些行为防治病害的发生或者进一步加重,这不仅降低了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减少了施工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星鑫华.简述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居舍,2021(25):149-150.

  2. 窦志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J].交通世界,2021(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