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治理背景下高校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动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3

网络社会治理背景下高校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动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郗玥

东华大学 上海 200051

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道德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近几年,互联网高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参与主体之一,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此,作者通过相关文献综述,以上海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价值观透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动因,结合网络社会治理的时代大背景,提出规范引导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社会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 19.5%以上[1]。互联网高度发展和普及,网络生活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因此出现许多新的网络空间矛盾。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主要参与者,群体规模庞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与日俱增。根据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数据调查显示,超过40%的学生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超过80%学生上网主要为社交聊天[2]

因个人身心发展的局限和环境的复杂多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大任,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动因,有的放矢做好引导教育和行为约束,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网络空间治理也是社会治理当中的重要一环,体现出必要性和科学性,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实在整体网络空间治理的概念之内、框架之下、情理之中。依照网络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管理,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

网络道德是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与他人展开各种活动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由人们的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意识形式,其特殊的表现为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精神追求和对世界的认识和评判[3]

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并由此产生整个网络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4]。大学生群体理解能力强,接受速度快,对新鲜事物抱有憧憬,是网络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因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影响网络空间建设。对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总结如下:

    1. 沉迷网上冲浪,脱离社会现实

网络的虚拟性这些虚拟化的社交平台中,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变成网络世界里的“虚拟人”,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学生活给了大学生时间自我安排的高度自由空间,大学生通常还会借助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视频寻找乐趣、打发无聊时光,一旦掌控不好,就容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包括“网恋”在内的虚拟网络生活,是在网络社会中衍生的一种情感需求。大学生长时间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网络生活中,使得本来就对现实社会认知有偏差的这种错位感加剧,在虚拟的空间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精神家园,越发容易和现实社会脱离,更加不容易适应和学习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这也正是流行的“社交恐惧症”的根源之一。

    1. 网络恶俗泛滥,误导价值观念

网络社会发展初期,通过数字化的账号和代码给真实世界撑起了一面屏障,满足的大多数网民的猎奇心理,通过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窗口,可以听到见到世间万象,同时一定程度的割裂了网络社会群体之间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使网络交往变得难以把控,道德失范对象变得极为模糊。个人意志不够健全的大学生脱离现实社会的管制和束缚,劣根性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往往不顾及自己的行为、言论。面对各种庸俗、低俗、恶搞的现象泛滥,传播低俗信息、解构经典、诋毁红色革命文化及人物、扩散消极价值观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养成。

    1. 网络暴力频发,道德人格扭曲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的兴起,大学生个体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此环境下,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情绪容易激动、行为容易过激的特点,面对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更加不易把握分寸,导致网络暴力行为。大学生网络暴力更多的体现在语言暴力上,盲目跟风谩骂、攻击他人和不负责任地转载、跟帖网络红人的事常有发生,更有甚者体现为网络道德审判、公开隐私、诋毁辱骂、轻蔑嘲笑、威胁恐吓等。任由这种网络风气的形成,不经危害大学生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更是污染了网络大环境,也破坏了社会和谐。

    1. 网络诚信缺失,威胁知识产权

互联网具有的包容性和贯通性促使国内外海量信息汇通交融,这既有利于交流与合作,又为创造出更好成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与此同时也给知识产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欺诈、造谣、侵权等诚信缺失行为遍布。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侵犯知识产权等践踏学术道德的行为应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法律法规监管较弱的空间区域内,对这种行为的惩处不及时,也会是大学生的侥幸心理日益滋生,为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

    1. 网络情感淡漠,曲解道德追求

信息爆炸伴随着“后真相时代”到来的网络环境,真假难辨、今是昨非的现状容易使大学生道德心理情感淡漠,致使部分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受害者难以产生同理和共鸣。更有甚者以旁观者的姿态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甚者出言嘲笑、讥讽。致使更多的大学生群体充当了吃瓜群众的角色,“佛系”对待焦点问题和时政热点,形成网络参与者的两极分化情况。诱导青年人成为情绪激动的“网络起哄”,感情淡漠的“网络水军”。这样的情况削弱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担当意识。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归因探析

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探析动因有的放矢进行调整。致大学生产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比较复合,有网络社会规律的环境外因,也有个人价值观差异导致的个体内因,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其网络失范行为案例分析和统计,从价值观角度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透视。

2.1 外因分析

2.1.1 家庭道德伦理教育缺位

90后、00后一代在网络环境中成长,接触网络的年龄远远低于其父母一代,网络道德教育所需要的网络行为安全知识,父母的学习速度也远远难以和信息更新的速度相比,加上网络空间的诞生对家庭情感交流产生阻隔,因此家庭教育的环节中,父母对于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存在滞后性和明显的缺失。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这样的矛盾更加明显。

2.1.2 虚拟网络空间话语权争夺

互联网场域形式虚拟化,一定程度隐匿参与主体身份,威权与时空的共同消解,体现出极度的扁平化状态,大学生面对这样的网络环境,促进了大学生这一行为主体话语权的暴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其行为放大,在虚拟且扁平的空间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朋辈间年龄相仿、心智成熟度差异较小,发现问题、相互矫正的可行性较小,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容易效仿。

2.1.3 高校网络道德引导不足

高校的德育教育一直以来沿用“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外部引导重于内心教化,导致针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足。专业课程教学投入和师资配比也明显重于德育教育。即使是有一定规模的德育思政师资团队,也缺少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系统性方案和团队,仅仅依靠辅导员团队和少数思政课教师,力量明显不足。

2.1.4 网络法律法规机制滞后

网络技术监控不够完善,加之网络“去中心化”的特点,网络技术监控还有较大局限性。这样的网络环境无形中诱使大学生冲淡了道德意志信念,降低了道德文明意识,而中国的网络管理法律和政策研究明显具有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主体的言行缺乏准绳和底线,人们的网络道德出现了漏洞,使道德失范现象频发。

2.2 内因分析

网络道德行为与价值观存在内部逻辑联系。价值观是主体内心深处较为稳定的思想,在网络空间中表现道德行为及个人内在的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

2.2.1 网络道德价值认识的局限性

人的价值体现是双重的,针对价值主体而言,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针对价值属性而言,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大学生对于价值的认知还较为片面,网络道德价值认知存在偏差,继而影响网络行为。如果割裂了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取向,只关注自身,没有集体概念或者社会公德,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个有机整体,得不到社会认可的个人价值是丧失意义的。同样,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价值是精神价值的基础,精神价值是物质价值的升华,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力,避免沉迷网络不良信息,沦为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工具人”。

2.2.2 网络价值标准的错乱性

网络道德的价值标准为人们提供评价的原则,价值标准混乱导致网络行为的失序。表现方面有二。一则是开放包容的背景,多元文化共存,给个人的主观意见极大的包容和空间,也造成网络价值评价标准模糊。二是错误价值观不断倾轧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消极主义盛行,主流价值观旁落。错乱混杂的网络价值标准严重迷惑误导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2.2.3 网络道德价值实践的随意性

网络道德价值实践是依照价值评价体系做出的实践活动的选择,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觉性不强,对制度规范没有做到内心坚守,参与网络道德实践时约束不足,在实际网络生活中,打着追求自由的旗号任意妄为,言语攻击、诋毁抹黑等,对网络话语空间的构建十分不利,网络道德价值实践的随意会产生危害性后果,应在网络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3 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作为新时代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注重网络规范建设、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世界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5]

在推行网络空间治理的大背景下,高校开展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预防和教育引导,也应遵循网络社会社会发展规律,落实责任主体,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地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网络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方式与途径为整个治理体系,结合高校育人为本、治理相辅的德育工作思路,对标育人主体、育人环境、育人手段三大体系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应对策略的研究,做到自我约束与环境制约的统一、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的联结、技术手段与人文手段的结合,形成治理的作用合力。

3.1 自我约束与环境制约的统一

自我约束与环境制约的关系与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内因和外因相似,辩证统一的产生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觉自信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好参与网络实践活动。

抓牢网络课堂建设,增强大学生道德价值认同感。发挥网络课程中的思政和思政课程相融合。将网络道德教育管理体系通过灵活的方式渗透进大学生规则教育中,网络道德知识竞赛、网络道德主题论坛等活动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创新网络实践活动,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作为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等,开展例如学术、艺术、体育类课外教育互动活动,以网络媒介为重要载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联动网络媒介载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思政的主阵地逐步迁移扩张,只有跟上脚步,注重创新和创造,善用“两微一端”、易班、短视频平台等新型网络阵地,循序渐进地推进大学生对于正确价值观的领悟,达到润物无声久久为功的效果。

3.2 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的联结

网络社会的治理离不开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法律手段作为道德约束的最后底线。高校秉持育人为本、治理相辅的原则,将道德教化和规则意识相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赋予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治理鲜活的精神内涵。

张弛有度,构建可持续的网络发展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学生使用网络不再局限于聊天、检索等基础功能,由网络衍生出的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不仅是大众娱乐消遣功能,新的经济模式产生的直播、带货等附加经济功能,使得网络成为未来潜在的求职机会和环境。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乐趣的同时,适度平衡不同功能间的关系,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

求同存异,建立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在网络空间中同样适用,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必然导致不同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碰撞。大学生作为网络中的主体之一,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辩证看待矛盾,承认矛盾的价值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本着求大同,求小异的思维,承认文化与道德的多元化,使得网络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3.3 人文手段与科技手段的结合

网络社会依靠科技而生,但参与网络行为的人具有人文属性,网络社会具备科技和人文双重属性。在网络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一方面,努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不断完善科技监控和防范的各种条件,使网络监控、监管、预防的科技水平更高、操作更便捷、作用更有效; 另一方面,努力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好促进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有机统一,打造风清气朗、人心所向的网络空间[5]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但也是能够有序推进和规范治理达成目标的。青年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面对时代变革下大学生的网络伦理失范行为,把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审时度势,探求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的有效对策,做到多管齐下,从而营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绿色的网络生活空间,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佚名.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 新闻世界.

[2]孙中伟, 白月, 刘宁涛. 我国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6):6.

[3]王秋艳. 论价值观视野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及其治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4(3):5.

[4]俞红蕾.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问卷编制及应用[D]. 南京师范大学.

[5]龚振黔, 龚婷. 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治理探析[J]. 思想战线, 2020, 46(2):8.


作者简介:郗玥;女;1994年1月;上海市;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网络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