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石文浩

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设计下生态建筑学理念是我国建筑工程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建筑学的引入能够降低建筑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文章对生态建筑学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字:生态建筑;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工程

引言

现阶段,为化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与城市人口数量日渐增长的冲突,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且整体建筑规模逐步扩大,为城市大众充足提供了生活、办公的优质空间,甚至成为了展示城市发展能力的新型地标。然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期间,也可衍生出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现象,以及排放出大规模污染废弃物,不仅不利于城市优质环境的打造,也为城市大众身心受损埋下了消极隐患。对此,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及时革新自身设计新思想,将先进性生态建筑学思想合理引入设计规划中,突出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绿色化、节能性,助推城市发展升致新台阶。

1生态建筑学的相关概述

从根本上来讲,生态建筑学主要是以生态学和建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调节建筑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物和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系统,避免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这一方面来看,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使用,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营有可能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环境作用于工程本身的因素。期间还应注重加强绿色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等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各类资源的实用价值,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浪费,从而全面提升高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此可见,应用生态建筑学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出更多节能环保的高层建筑,使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2生态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

2.1对生态策略认识不清

生态策略是一个固定定义与标准的抽象概念,因此人们对该词的理解众说纷纭。生态建筑本身应该是建筑学与生态学融合下的产物,并且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最后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科学融合的效果,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结合体。但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者将生态策略理解得较为表象化,只是简单地意识到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周围栽种一些绿色植被,或误认为是在建筑物中引入节能设施。这些片面的理解都使这一概念流于表面,降低了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积极作用,也不利于生态建筑的发展。

2.2脱离实际

生态建筑设计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设计者必须对当地的实际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分析那个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整改,使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城乡规划的具体要求。但目前常常出现设计者对生态环境的知识了解不够,或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考察与分析不充分,导致设计者的设计方案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无法完美结合,从而影响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效果,后期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建筑问题,对我国的城乡规划发展极为不利。

2.3乡镇资源利用不合理

相较于乡镇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在很早就开始更新,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比乡镇要好。由于乡镇规划设计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因此资源利用极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各地在生态建设中,没有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而是设计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与规划,这种脱离实际的设计方案,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浪费。长期采用这种设计理念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生态建筑也无法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城乡规划设计的发展。第二,设计完成之后,会由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但是很多施工者没有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引起高度重视,导致在施工环节对一些建筑资源产生了很大浪费,没有体现出资源合理利用的理念。第三,由于城市的发展逐步向乡镇蔓延,因此造成很多乡镇在拆迁上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面积不合理的拆迁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果。

3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强化生态建筑设计师的生态化模式理念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没有关注建筑物的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体验,生态建筑设计师对与生态相关的概念十分模糊。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强化生态建筑设计师的生态化模式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向生态建筑管理人员以及施工规划人员灌输生态化模式理念,引导他们充分了解建筑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筑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生态化研究部门,详细分析设计方案,了解生态建设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逐渐将生态化模式应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应当定期考核建筑设计师,尽量减少传统建筑设计给生态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完美地融入自然环境中。

3.2合理利用空间组合,优化建筑布局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突出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也要确保建筑设计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其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这一方面来看,设计人员一定要利用好空间组合,基于高层建筑设计在生态方面的要求,以及居民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实际诉求,进行建筑设计的优化。从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大多数消费者都非常关注房屋建筑的朝向问题,此时设计人员便需要以此为切入点,根据太阳辐射、经纬度等因素对建筑朝向的影响,思考如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具体落实阶段,为了达成建筑物最佳朝向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深入调查周围的自然环境,根据环境特点对空间结构做出合理化的改进调整,一来要确保建筑与周围的植被相适应,从而提高建筑内外的协调感;二来要提高对窗户空间的利用率,以更好满足用户在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求,以实现建筑整体布局的全面优化。

3.3提升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建筑内部与外部的整体性,尤其是在规划设计建筑外围环境时,一方面需要多使用容易成活的植被,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植被生长起来后是否会对建筑内部环境造成影响,做好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当然,还需要考虑生活区与工业区的过渡,要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生活区是否会受到工业区的影响,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形成良好的衔接,确保整个生活区的建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4引进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

目前,大多城乡设计中的传统建筑设计,许多设计者缺乏生态环保的知识,导致设计方案出现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规划设计对生态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设计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积极的使用环保型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实现经济成本以及能源消耗减少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环保型的先进技术解决当地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使用泡沫铝等材料进行建筑设计,从而降低建筑建设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建筑设计中的可循环理念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工程建设本身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在此背景下,还需要对生态建筑学加以分析,合理利用空间组合,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建筑设计整体性,引入新技术措施,加快建筑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雯雯.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4):16-17.

[2]李泽.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87-88.

[3]刘嘉斐.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