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吉果

广汉市中医医院 618300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酸化功能障碍,以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但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无明显异常。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RTA,可引发肾钙化、生长发育障碍等并发症,更有甚至出现死亡。但有专家表示,给予RTA患者早期诊断,并施以对症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好转,其机体电解质紊乱情况可得到明显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为RTA的关键。

RTA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检查

RTA为泌尿系统常见综合征,以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多因肾小管碳酸氢根重吸收和(或)泌H+功能障碍引起。RTA临床表现复杂繁琐,少数为短暂性,多数为慢性。临床症状可以较轻微,也可以十分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很明显可以不明显。虽然临床上RTA的临床表现及分类方式存在显著不同,但RTA临床分为4型,即:远端型、近端型、混合型和高钾血症型。以下就是RTA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其一,RTA分型

①远端型RTA:⑴原发性RTA,多数属先天性缺陷,多为散发,但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或是隐性遗传及散发病例;⑵继发性RTA,多因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系统性疾病、梗阻性肾病、肾移植等疾病所致。

②近端型RTA:致病因素复杂,影响肾小管功能的各种原发疾病均可引发近端RTA,如:wilson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此外,某些药物毒物,也可对肾小管间质产生损伤作用,从而引发近端型RTA。

③混合型RTA:同时存在远端型、近端型RTA,伴有明显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④高钾血症型RTA:诱发因素有缺乏醛固醇、缺乏醛固醇伴糖皮质激素、醛固醇耐受等。高钾血症型RTA,在>18岁人中,多数属于获得型。醛固醇缺乏可以是引起原发的肾上腺功能异常,也可继发于低肾素血症等。醛固醇缺相对不足多与慢性间质性肾病有关。

其二,RTA临床表现

即使肾小管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存在差异性,但是RTA的特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但是其代谢性中毒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①远端型RTA:排除酸中毒症状外,患者还存在明显多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此外,隐性遗传的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还伴有神经性耳聋等症状。

②近端型RTA:排除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外,骨病发病率约为20%。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或骨软化症,小儿还可伴有佝偻病。由于RTA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多伴有其他合并症状,如:眼部疾病、智力低下等。

③混合型RTA:存在明显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液中碳酸氢根缺乏,铵离子及尿可滴定酸排出缺乏。

④高钾血症型RTA:除了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外,患者还伴有血钠降低、高钾血症等。由于血容量缺乏,患者还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

其三,RTA检查

①血液生化检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RTA患者,患者均有血PH值降低,仅有不完全型混合型RTA患者,其血PH值处于正常范围。远端型、近端型RTA患者血钾水平降低,混合型RTA血钾水平正常,高钾血症型RTA血钾水平增高。

②负荷试验:不完全性远端型RTA,可行氯化铵负荷试验,帮助确诊。具体做法为:禁止食用酸性或碱性药物后,氯化铵,口服,0.1g/kg,bid,连用5d。不完全性远端型RTA:血PH值持续降低后,尿PH值≥5.5。氯化钙,口服,0.2g/kg。5h后,若尿PH>5.5,则代表尿酸化有障碍,可诊断为不完全性远端型RTA。针对疑似近端型RTA患者,可给予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嘱咐患者通过口服或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若碳酸氢根的排泄分数>15%,便可确诊为近端型RTA。

③心电图检查:低钾血症患者,ST段下移,T波倒置,出现U波。

④X线和骨密度:伴有骨软化或佝偻病患者,可行X线照片和骨密度测量。

RTA诊断

RTA早期诊断,很大程度为实验室检查。除了使用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测定,见: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外,尿PH、HCO3-、TA、NH4+测定是四项诊断RTA较可靠、简便的指标,具体为:

①尿PH:反映尿液中游离H+浓度。但尿PH,易受到TA、NH4+生成等影响,单纯使用尿PH,评价肾脏酸化技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指标共同诊断。

②尿HCO3-浓度: 反映近端肾小管HCO3-再吸收能力,其能力主要与上皮细胞H+、Na+交换。

③尿TA:主要以NaH2PO4形式存在。目前,临床认为有66.67%的TA未达远端肾小管前形成,故TA不是反映远端肾小管泌H+功能的最佳指标。

④尿NH4+:远端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为NH3主要产生部位。因远端肾小管分泌的H+大部分与NH3结合成NH4+而排出。目前,临床认为反映肾脏净酸排泄最直接的方式是测定尿NH4+,同时尿NH4+也被认为诊断RTA最有价值的指标。

RTA并发症

①合并佝偻病或骨软化而无肾钙沉着或肾石病患者,可给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达到纠正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的效果。禁止使用乙酰唑胺,以免加重泌H+障碍。

②合并骨痛或骨折患者,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或使用降钙素。

RTA治疗

针对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RTA,宜先治疗原发性疾病。若原发性疾病得到治愈,RTA也随之治愈。若原发性疾病无法治愈,则需开展对症治疗。

①远端型RTA:首先,补充碱剂,能达到纠正酸中毒的效果。相比于近端型RTA,远端型RTA补碱量较少,但仍需补充碱,以促平衡酸稳定,常用药物有枸橼酸钾、碳酸氢钠。但钠盐易加重低钾血症。补充钾盐,如:氯化钾片、枸橼酸钾等,以纠正低钾血症。再次,积极预防和治疗骨病、肾结石等。

②近端型RTA:对病因治疗时,先对因治疗。由于患者HCO3-丢失较多,故需要补充较多的碱量。常用药物有枸橼酸钾混合物、枸橼酸钠等,因枸橼酸代谢能产生HCO3-,需注意每日剂量应多次服用。但补碱治疗,用药剂量大,且口感不好,故患者依从性差。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能减少碱用量,但容易加重低钾血症。

③混合型RTA:潜在病因是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需要掌握患者病史。除此之外,控制血钾至关重要。补充盐皮质激素,不仅能纠正高钾血症,还能纠正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常用药物有氟氢可的松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予以读者帮助。最后,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