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

张泽军

130224198508136214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撑,建筑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建筑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每个企业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可以直接透过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反映出来,其不但对项目的投资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对项目的招投标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保证建筑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保证施工企业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应当完善建筑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避免给工程预决算带来偏差。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经济发展

1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概述

1.1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含义

建筑工程预算是指通过编制各类价格文件对拟建工程的造价进行的预先测算和确定的过程。具体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建造建筑所需的人力、物质与完工效益进行计算。根据预算的编制阶段、编制依据和编制目的等不同,可分为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1.2工程预算的作用

1.2.1设计概算的作用。①设计概算是指对整个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花销费用的一个重要依据。②设计概算是整个工程项目中单项工程概算的重要依据。③设计概算是判断所建的工程项目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④设计概算是制定招标标的价格的重要依据。⑤设计概算是单项工程初始设计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施工图预算的作用。①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造价的控制离不开施工图预算的这项工作。②编制固定资产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③对于清单规范以外的工程如果实行招标,施工图预算可以用来进行标底编制或调整。④对于非招标但可调价的工程来说,施工图预算可以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重要依据。

1.2.3施工预算的作用。①施工企业据以编制施工计划、材料需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对外加工定货计划,实行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②据以签发施工任务书,限额领料、实行班组经济核算以及奖励。③据以检查和考核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正确程度,以便控制成本、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督促技术节约措施的贯彻执行。

2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定额体系的不足

目前,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如果能有一个完善的定额体系,那么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会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只有具备健全与完善的制度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由于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标准、工艺与材料都有着新的要求,这时工程预算与管理就需要进行定额换算。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进行合理的预算,就很容易造成预算的偏差。由于滞后的定额换算管理更新较为缓慢,基本上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价格的需求。所以,在没有好的完善的工程预算的体制条件下,建筑工程企业想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真是难上加难。

2.2权、责体系的不足

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的实施离不开管理体系的支撑。在当前的建筑企业中,如果可以建立明确的权、责管理体系,那么企业管理便会得到有效的实施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权、责可以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并制定责与利的相关制度,那么在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上就会有更多的激励措施,提高工作者的积极性。

2.3施工与预算的不协调

影响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因素还在于现场施工与工程预算的不协调。在施工项目的较长工期中,市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建筑方面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的价格变化较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好多问题;不仅如此,期间也许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意外会给工程预算带来多种困难。现场施工与工程预算的不协调会让大部分企业的预算与成本不相符,使预算失去了其应有的实际作用。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就会使成本增加,使预算不能够给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给企业的管理与建设带来困难。

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3.1全面管理原则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不仅包含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即从成本预测到企业竣工结算各个部分,应避免一般企业重视施工过程中控制,忽视成本的事前、事后控制的不良做法;也包括全员的成本管理,即成本管理不仅是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同时应协调成本管理部门、经营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等部门的协同合作,避免各自为政;还包括全方位成本管理,即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方法、管理等工作中。

3.2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控制并重原则

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形成科学的成本目标体系,成本管理仍然局限于狭义的资源成本降低,成本管理目标缺失。比如,很多施工项目只对材料费、人工费等常规费用进行成本控制,但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等其他外延成本的成本管理。对于施工项目来讲,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其总成本达到最低值。质量成本的增加由质量不足或质量过剩引起,质量不足会导致返工,增加成本,质量过剩会直接引起成本的增加。同时,更不能为了节省工期成本忽视质量和安全成本,最后造成总成本的增加。

4解决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的措施

4.1制定灵活的预算定额体系

由于工期长而发生的不可知因素和市场的变化,所以企业应制定灵活的预算定额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这样不但可以对企业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执行,还可以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与保障,减少误差存在率。

4.2优化成本管理的责任制

成本管理的建设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准入机制变得越来越严格,而且在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建筑企业的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大。此时,建筑企业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这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企业要不断的优化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并与其薪资挂钩,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更用心的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全面推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设。

4.3构建科学项目工程的预算与成本控制体系

做好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基础就是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要想从根本上加强优化企业的预算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与相关制度,并提高预算的实际作用与价值。同时做好工程的预算也可以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

4.3.1建筑工程的领导层需要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的发展,而不应看眼前的利益,要重视预算工作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学习与研究。

4.3.2提高建筑工程预算人员的素质与知识量,使其不但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多种知识与实际能力。

4.3.3方案的制定直接影响着预算的管理,所以企业要在施工前做好。

4.3.4选择正确的工程数量,确保造价的质量,使工程预算控制工作具有实效性。

结束语

对于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开源节流是建筑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企业想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控制成本,而成本的控制又取决于工程的预算,所以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是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二者存在着必然的相关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宏亮.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工程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8,7:344-345

[2]王二栓.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工程造价的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23(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