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置入深度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灌肠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肛管置入深度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灌肠效果的影响

史俪璐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 210003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采取不同肛管置入深度后对灌肠效果影响。方法此次试验对象为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20年01月至2021年6月,利用随机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肛管置入深15-20cm,n=40)与试验组(肛管插入深度25〜30cm,n=40)。分析两种置入深度产生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灌肠肛管插入深度25〜30cm,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肛管置入深度;急性胰腺炎;灌肠效果;影响;分析

甘油制剂(开塞露)灌肠对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疗效较好。有学者认为,灌肠操作中灌肠插管深度是影响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重要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肛管置入深度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灌肠效果的影响。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01月至2021年6月,试验对象为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男22例(占比为55%),女18例(占比为45%),年龄范围18〜65周岁,平均年龄42.13±3.39岁。实验组男23例(占比为57.50%),女17例(占比为42.50%),年龄范围18至65周岁,平均年龄42.10±3.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 。②发病48h以内入院的患者。③腹部平片可见小肠、结肠扩张、积气。④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痔疮、肛门疾患、消化道出血,有心、肝、肾等重大原发疾病患者。②有肛门、直肠、结肠等肠道手术史和有明确外科手术指征患者。③女性经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④入院已行中药灌肠治疗者。⑤精神病等不配合灌肠者。

    1. 方法

两组均进行甘油制剂(开塞露)灌肠:开塞露100ML(5支)倒入灌肠袋中,液面距

肛门<30cm。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石蜡油纱布分别润滑灌肠袋肛管前端及润滑肛门口,并收缩肛门两次,使肛门内外口得到充分润滑。对照组插管深15-2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25〜30cm。插管方式以螺旋形进入,插管速度为1cm/1.5min,灌入速度10~

14ml/min,灌肠时间7~10分钟,将药液全部进入肠道内拔管。安置患者,必要时协助排

便。

    1. 疗效标准

对比两种肛管插入深度后灌肠影响效果。主要从灌肠后首次排便排气的时间、灌肠后排便次数和量、腹胀消失、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62b52233a2f0d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种肛管插入深度后灌肠影响效果

对照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30.44±3.45)h、灌肠后排便次数(3.78±0.36)次、排便量(245.33±3.78)g、腹胀消失时间(20.14±1.34)h、腹痛缓解时间(21.10±1.27)h、肠功能恢复时间(27.45±2.12)h。实验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21.11±2.21)h、灌肠后排便次数(1.11±0.12)次、排便量(137.45±1.28)、腹胀消失时间(16.23±1.09)h、腹痛缓解时间(16.39±1.03)h、肠功能恢复时间(17.12±1.32)h。两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t=4.531,p=0.001)、灌肠后排便次数(t=1.231,p=0.009)、排便量(t=7.120,p=0.001)、腹胀消失时间(t=3.386,p=0.001)、腹痛缓解时间(t=4.718,p=0.001)、肠功能恢复时间(t=4.208,p=0.001)。数据显示,实验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急性胰腺炎为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1-2]。急性胰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容易较多并发症,比如: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3-4]。缓解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尽早解除肠麻痹恢复肠道功能,对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疾病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医用甘油制剂开塞露为一种渗透性通便剂,可以刺激肠壁,性的引起排便反射,促进肠道蠕动,并且医用甘油制剂开塞露具有无色、无毒、无副作用、配置方便、使用更安全等优点。在灌肠操作过程中肛管插入深度对灌肠效果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由于肠道为肌性器官,结肠直肠内均存在粪便,灌肠时液体一部分到直肠,一部分到结肠。当灌肠液在直肠内反射产生便意。常规的灌肠方法需要反复操作,导致患者难以忍受,中途停止。再加上插管深度仅为15至20cm较难达到直肠或者进入直肠很快流至肛管,导致效果不太理想。传统灌肠

插管深度在15〜20cm时药液易积聚在直肠处,容易刺激直肠排便反射引发排便。插管深度在25〜30cm时能避免大量药液对直肠的直接刺激,药液通过肠蠕动缓慢被推送至直肠可再次吸收,增加药物在肠道内和粪便接触时间以及药物刺激肠壁作用时间。此次研究则分析急性胰腺炎采取不同肛管置入深度后对灌肠效果影响。结果发现,实验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灌肠肛管插入深度25〜30cm,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晶晶.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芒硝外敷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TNF-α、IL-6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02):242-243+349.

[2]王梅,陈永惠,孙玉凤.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138-139+154.

[3]陈秀慧,王冬梅.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01):133-135.

[4]运苛政,王玉玉,刘颖等.清肠理气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1):2195-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