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护理与心理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妇产科手术护理与心理护理分析

杨俊杰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224005

摘要:手术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产妇的恢复效果。为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文围绕这一点进行讨论,分别从术前、术后两个角度出发,对妇产科手术、心理护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护理;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前言:经实践发现,医护人员正视并认真做好妇产科方面的护理工作,能给待产妇、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待产妇将在有效的身体、心理护理下,积极面对妇产科手术。产妇也将在双重护理下,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医院应该将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不同群体实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从妇产科手术术前护理角度展开介绍

1.1应做好生活护理工作

为保证待产妇的身体健康,医院应该做好待产产妇的生活护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待产妇的身心状态,引导待产妇合理饮食,并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采用左侧卧位的方式进行休息。经实践发现,护理人员做好以上工作,能使妇产科手术前的生活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待产妇控制营养摄入量,使其身体各方面指标能达到正常值。在生活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每天监测待产妇的血压、体重等情况。在待产妇有需要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待产妇进行擦浴、沐浴,使其能够长期保持干净、卫生的状态,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迎接即将到来的妇产科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待产妇提供护理服务时,如果护理人员发现待产妇有胸闷等不良情况时,应该及时和医生联系,并在必要时安排、护送待产妇到产房准备生产。待产妇在这一条件下进行生产,安全性更高。

1.2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对于待产妇来讲,在妇产科手术前,其心理状态多数不平稳,很多待产妇心情较为激动,也有一些待产妇十分恐惧即将到来的妇产科手术。对于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正视并认真做好待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引导待产妇尽快恢复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后续的手术。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陪同待产妇进行简单的运动,也可以陪同待产妇聊天。这些行为均能帮助待产妇减轻内心压力,待产妇在喜悦、积极的心态下,迎接妇产科手术,有助于妇产科手术的进行、开展。经实践发现,护理人员正视做好妇产科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工作,能为妇产科手术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各个医院应该明确这一点,将妇产科心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2 从妇产科手术术后护理角度展开介绍

2.1应该认真做好产妇疼痛护理工作

通过统计、研究可以发现,每一位病人的身体素质都存在差异,在面对疼痛时,不同病人的态度、忍疼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妇在接受完妇产科手术后,身体十分虚弱。在这一条件下,一些身体素质水平偏低的产妇会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觉,且很难忍受。部分情况严重的产妇甚至会出现晕厥等问题。身体素质较强的产妇症状较轻,但是这些产妇也会有浑身无力、困倦的情况。对于产妇的不良身体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产妇疼痛护理工作,以便帮助产妇减轻疼痛感,使其能够更好地休息、恢复。在疼痛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该谨遵医嘱,科学对待产妇的疼痛护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医生的安排,给产妇进行药物止痛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合理使用止痛片等药物帮助产妇止痛。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产妇进行药物止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杜冷丁等药物帮助产妇止痛。这类止痛药物副作用较强,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各医院、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保证产妇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药物止痛,以帮助产妇尽可能地缓解身体的不良症状。除上述药物止痛的方式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借助针灸、按摩等方式给产妇止痛。经实践发现,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关元穴进行针灸,能帮助产妇有效地缓解疼痛。

在疼痛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也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对此,护理人员应该多和产妇交流,尝试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使其能关注其他事情,尽量放松身心、缓解疼痛。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产妇家人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产妇家人积极配合,协助护理人员的常规护理工作,有助于缓解产妇心情,使产妇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2.2应做好产妇、婴儿日常护理工作

在妇产科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产妇、婴儿实际需要,为其护理。在给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引导产妇以平卧位的姿态进行休息。如果产妇意识尚未清醒、仍然处于麻醉状态,护理人员应该将产妇的头偏向一边,使其能以这种状态休息。等到半天或一天后,护理人员应该再次帮助产妇改变卧床姿势,使其能以半卧位的状态继续休息。在妇产科手术结束一天后,护理人员应鼓励产妇适当活动,尝试下床。在妇产科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产妇的饮食情况。在妇产科手术结束当天,产妇不宜饮食。等到次日,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家人,为产妇进行全流质的饮食服务。等到产妇顺利排气后,产妇可以接受半流质食物,这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出入量记录工作,以便后期查看。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时刻注意产妇的伤口状态。在这一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伤口的渗血情况、渗液情况,并及时为产妇换药,确保辅料能够时刻保持干燥的状态。护理人员还应该在妇产科手术结束之后,密切关注产妇的血压情况、体温情况、面色状态等。这些情况均能直接反应产妇的身体状态,护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并在发现不正常血压、体温状况时,第一时间联系医生,为产妇进行全面检查。护理人员正视、做好上述方面的产妇术后护理工作,能保障产妇手术后的人身安全。

在妇产科手术成功结束后,护理人员除做好产妇方面的护理工作外,还应该做好婴儿常规护理工作。在这一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检查婴儿的脐部状态,确定婴儿脐部状态健康且没有渗血问题。在婴儿出生后,护理人员应该在一天内为其接种卡介苗疫苗,并告知产妇家人。为保证婴儿身体健康,护理人员应该在明确卡介苗接种要求、条件的前提下,为婴儿接种。在产妇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指导产妇,引导产妇喂哺婴儿。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确保产妇及其家人能知晓喂哺要求,并根据婴儿实际需要进行哺乳。在喂哺后,护理人员应该轻拍婴儿背部,帮助婴儿排气,并在放回婴儿时,将婴儿的头偏向一边。在护理人员照顾婴儿,进行示范的过程中,产妇及其家人应该认真学习,以便更好地照顾婴儿。护理人员除上述护理工作外,还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大小便排便、呼吸频率等多方面情况。经实践发现,护理人员注意婴儿状态并有效记录,便于医生后期查看,了解婴儿身体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发现不正常数值、状况,应该在第一时间联系儿科医生,对婴儿进行有效救治。婴儿的护理工作在当前妇产科手术护理期间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为待产妇、产妇进行有效的手术护理、心理护理,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到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该谨慎对待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工作,确保产妇能时刻感受到温暖、贴心的照顾。现如今,医院妇产科手术护理流程已经十分完善。医护人员按章办事,秉持专业态度、职业素养,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术前、术后服务,能使病人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迎接妇产科手术,快速恢复到理想的身体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彦.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6):226-227.DOI:10.15912/j.cnki.gocm.2014.06.071.

[2]朱运添,张思晴,黄粉妹.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09):128+130.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3.09.033.

[3]杨小云.妇产科手术产妇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6):310-311.DOI:10.15912/j.cnki.gocm.2013.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