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分析

许春云

内蒙古营养健康促进会 01002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患者知情并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 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 30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痤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痤疮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枇杷清肺饮加减法治疗痤疮,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枇杷清肺;痤疮;有效性;症状;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称“粉刺”、“青春痘”、“暗疮”等,多发于青年人面部、背部、胸部等部位[1]。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认为该病多由阳热偏盛、湿浊内蕴、中气不足、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引起[2]。本院通过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并评估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寻常型痤疮。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29 例,男性 16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0.42±4.49)岁,病程1~22 个月,平均病程(17.81±2.72)个月。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 13例,患者年龄14~39岁,平均年龄(20.58±4.44)岁,病程1~24 个月,平均病程(17.79±2.75)个月。

纳入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治疗前 30 天内未服用与本病相关的内服药;治疗前 7 天内未使用与本病相关的外用药;对研究涉及药物无过敏干预。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合并代谢性疾病;精神障碍;依从性差。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痤疮患者口服维胺酯胶囊(生产企业: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50021842;药品规格: 25mg*20粒/盒),口服 25mg/次,每日3次,并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

观察组痤疮患者同样给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并给予枇杷清肺饮加减疗法治疗。组方为:组方为:枇杷叶12g,桑白皮12g,甘草 15g,黄芩9g,黄连6g,牡丹皮 10g,丹参30g,白花蛇舌草30g,赤芍9g,连翘12g,栀子9g。随证加减:对于皮脂明显溢出患者加生山楂,生侧柏叶,茵陈等;皮肤瘙痒的患者加蝉蜕;大便秘结患者加虎杖,生大黄;伴有囊肿、结节的患者加皂角刺,夏枯草,浙贝母等;脓疱明显的患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颜面潮红、瘙痒肿痛、焮热脱屑、丘疹脓包等中医症状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评估治疗效果:皮损消退率大于 95% 为痊愈;皮损消退率在 70% 到 94% 之间为显效;皮损消退率在 50% 到69% 之间为有效;皮损消退率小于 50% 表示治疗无效。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 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 62b01569b8101_html_f4dbe0319fa47ebf.gif ± s) 表示, t 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² 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包括颜面潮红、瘙痒肿痛、焮热脱屑、丘疹脓包等的积分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痤疮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62b01569b8101_html_f4dbe0319fa47ebf.gif ± s,分]

组别

颜面潮红

瘙痒肿痛

焮热脱屑

丘疹脓包

对照组(n=29)

2.62±0.46

1.54±0.57

2.82±0.19

2.58±0.19

观察组(n=30)

1.44±0.34

0.86±0.39

0.92±0.28

0.69±0.07

T

11.232

5.364

30.395

51.03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n=29)

8

7

4

10

19(68.97)

观察组(n=30)

13

8

6

3

27(90.00)

χ²





4.027

p





0.0448


3.讨论

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面部、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伴有皮脂溢出[3]。痤疮可形成粉刺、小红丘疹,甚至形成脓包、结节、囊肿等,严重者可留有瘢痕,其发病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学因素、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等有关[4]。中医认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才形成痤疮,因此,中医治疗痤疮以清肺热,凉血祛风为主[5]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痤疮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枇杷清肺饮加减法治疗痤疮,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1]鞠强. 中痤疮治疗指南(201国9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 48(09): 583-588.

[2]郑迪, 张泓博. 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06): 606-607.

[3]张霓. 轻中度痤疮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效果[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27(03): 331-333.

[4]邵文君, 黄月英. 中药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 41(03): 359-362.

[5]金亮. 浅谈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体会[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 28(02):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