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与流程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与流程设计

褚炜 毛夏薇 宋晓伟

纳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310052


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针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了筛查病毒传播情况,控制疫情的常规手段。常规的核酸检测预约需要线下到医院开单,再到固定地点进行采样检测,容易引起人员聚集。如何既能快速的完成对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采样,又能维持良好的秩序,避免人群聚集,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以及流程设计,在尽量减少和医院现有检验系统对接成本的情况下,有效的安排所需检测的人员有序的预约,快速完成采样检测,并实现网上查询报告。

关键词: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筛查、互联网医院

  1. 背景及意义

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核酸检测成为检查居民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控制病毒传染的重要手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规定指导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0年6月8日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提到推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疾控机构定期对普通人群进行抽样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2021年1月19日,为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求“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而2021年春节期间存在大量的人员返乡需求,使得人民群众对进行核酸检测的需求大大增加。全国各家具备开展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均开设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并开展上门检测,团检,群检等业务。在业务需求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则需要有一套合理的系统来管理整个核酸检测从预约到检后报告查询的整个流程,要求能够保障用户能够快速顺利的自助完成预约,便捷支持,医院能够快速采样,批量录入检测系统,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医院的核酸检测流程

1、居民用户到医院核酸检测门诊或其他任意门诊挂号,和医生描述需求后,由医生开具核酸检测单。

2、用户到收费处付费,再去检验科室指定位置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3、采样时,用户展示其在医院的就诊卡号,医生通过扫码枪扫描就诊卡号条形码或手工录入的方式将用户信息录入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医院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此次采样的唯一条码并打印出采样码和回执单条码。医生对就诊用户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将采样码贴至采样试管上,并将回执单条码提供给用户。

4、医院将收集采样试管进行检测时,使用扫码枪扫码试管上的采样码,LIS系统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储的采样码查询到对应的用户信息,为对应的用户输出检测报告。

5、用户根据回执单条码在医院自助机上查询及打印检测报告。

此种检测方式和业务流程,在平时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运行,但在新冠疫情期间需要开展大规模人群的核酸检测,以及根据要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就存在较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 用户就诊检测效率低。在这种业务工作流程中,居民用户到到门诊就诊,医生开单,缴费,采样,取报告等各个环节,在大规模人群就诊的情况下均存在排队等候的情况。医院的场地和接待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的情况,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又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

  2. 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繁琐。应对大规模人群的检测需求,医疗及检测机构所需准备工作较多。为了应对问题一中提到的风险,有部分医院采用在院外场地设立专门的核酸检测采样场所进行处理,避免人群聚集,但仍然存在人员排队的问题。并且由于在整个采样环节中,需要使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条码的生成和打印,所以在外部场地采样时,机构及医生还需准备电脑及扫码枪等相关设备,并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而医院信息系统通常不对互联网开放,如果开放到互联网存在信息安全风险,所以在信息系统设备及网络等相关工具的准备事项较为繁琐。

  3. 外出采样准备工作繁琐,效率低。对于“应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和开展全员核酸测的情况下,由于需检测人群数量规模较大,并且检测人员需要进入到居民区开展检测工作,同样存在着工具准备繁琐,信息录入和报告输出效率低的问题。

  1. 核酸检测业务流程设计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时间就是生命,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核酸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检测速度,为了适应对大规模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借助互联网医院平台登记用户信息,在线支付,由互联网医院平台记录用户对应的采样码,并开放用户信息查询接口供医院信息系统查询,以此实现采样码和用户信息对应并输出报告。用户可以在互联网医院的各个用户入口进行报告查询。以此解决了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采样效率低的问题,整个采样过程快速完成,避免人员聚集。对于外出采样的需求,采样人员无需携带相关信息系统设备,利用用户手机扫描识别采样码,实现信息的快速录入,大大提高了采样效率。该核酸采样的工作流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支持进行核酸检测的医院LIS系统中事先打印条码,贴于核酸检测采样试管上。该条码不宜过长,便于手机及扫码枪设备快速正确识别,并要求编码唯一避免信息冲突。可以由“4位机构编码+6位年月日+6位流水序列号”共16位数字编号组成,即该系统最多可以支持一万家机构或院区,单家机构或单院区单日最多一百万人次核酸检测的要求,足以满足大规模人群检测的需求;

步骤2:在院内或院外或其他开阔场所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医疗机构或检测机构工作人员携带已贴上条码的核算检测采样试管到指定场所开展采样工作;

步骤3:用户打开手机,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登记用户信息,预约核酸检测就诊时间并在线支付核酸检测费用;

步骤4:用户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打开核酸预约记录页面展示预约记录,预约记录采用黄码和绿码进行展示,黄码表示未到预约时间,绿码表示已到或已过预约时间,检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黄码和绿码的展示,快速识别并控制进入采样点的人员;

步骤5:到达预约时间的用户进入采样点,点击核酸检测预约记录页面,唤起手机摄像头,由医生手持贴有采样条码的试剂瓶,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条码识别条码内容,并进行信息绑定;

步骤6:采样点将采集的样本送至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步骤7:检测结果出具后,LIS系统通过条码查询绑定的用户信息,实现核酸检测报告信息匹配。

步骤8:用户可以在互联网医院平台根据核酸检测预约记录查询其对应的核酸检测报告。

对与外出对应检尽检人群进行检测采样,上述工作流程方法同样适用。整体业务流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62b00931da502_html_cd7293fe63ec3d40.png

以上基于互联网医院系统的核酸检测流程适应大规模人群进行快速采样,整个采样过程中无需信息系统对接及交互,使得采样工作能够快速完成,检测效率大大提升,具体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1. 大幅度提高了采样效率。在通常的核酸检测采样流程中,排队候检过程是核酸检测采样速度提升的主要障碍。在本发明中,将用户信息录入环节提前,并提前打印采样码,使得在采样这个操作上实现快速采样,提升了整体采样效率。

  2. 降低了病毒传染的风险。开展核酸检测正是因为控制病毒传染的需要,而短时间内大规模人群聚集又会带来病毒传染的风险,本发明通过在预约记录上展示黄码和绿码的方式,分时段控制进入采样点人员,加快采样速度,合理设置采样工作流程,避免了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群聚集。

  3. 降低了实施推广的难度。对于大规模人群以及“应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采样,医疗或检测机构工作人员除了采样试剂外,通常还需要携带电脑、扫码枪、无线网卡等设备外出,并且要求够在外访问医院信息系统。在本发明中,仅需携带采样试剂,大大降低了实施推广的成本和难度。

  4. 减少了成本投入。本发明减少了外出采样人员所需携带的工具设备,并且由于减少了互联网医院平台和院内信息系统的对接,因此减少了为了满足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需求,对互联网医院平台和院内信息系统进行改造的软硬件投入成本。

  5. 满足多种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本发明既能适应医疗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场景下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要求,又能适合外出上门核酸检测的工作要求,对于多种工作场景均能很好的满足和支持。

  6. 有效保障医疗机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本发明所描述的整个工作流程过程中,无需将LIS等医院信息系统对互联网开放,避免了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泄露的风险。

  1. 小结

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互联网医院的适应大规模人群开展核酸检测的预约系统及流程设计,主要通过分时预约机制控制到检人员按序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减少人群聚集避免疫情扩散。采用预制条码,基于互联网医院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进行快速采样结果绑定,大大提高了采样效率,并且能较好的适应院外采样、上门采样等多种采样工作流程。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