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生从业意愿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6

男护生从业意愿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张飞 宋巧钰 卢秀山 陈程

成都大学

摘要:目的:调查男护生的从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男护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内容包括专业观念、社会因素、实习经历、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从业意愿等。调查途径为使用调查软件“问卷星”进行网上调查。调查对象为70名成都大学2017-2021级护理学专业男生,回收问卷70份,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我校男护生从业意愿整体较高。87.14%的男护生有从业意愿,其中47.14%的男护生有较强从业意愿。对男护生从业意愿产生较好影响的因素有三个:男护生就业前景较好、良好的社会支持、职业认同感提升;与“男护生从业意愿”具有相关性的因素为“临床实习体验感”;对男护生从业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有两个:专业观念薄弱、职业特殊性质。结论:为提高男护生从业意愿,教育者可从提高男护生招生质量、开展男护生特色教学、把握男护生心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科学指导男护生就业五个方面进行干预。

关键词:男护生;从业意愿;社会支持;专业观念


绪 论

近年来我国的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成就瞩目。例如,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多达445万人的护理队伍;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完整护理教育体系培育了大量的护理人才;PDA、电子血压计等科技产品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节、护理津贴、职称制度的设立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等等。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仍有许多困难阻碍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其中“我国男护士数量少、比重低”的问题日益凸显。早在2004年的时候在《当代护理》上就发布了一篇名为《广州护士人才缺口两万多男护士有多少要多少》的报导[1],一句“男护士有多少要多少”喊出了护理界的心声。随着世界护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男护士在护理行业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我国445万的护理队伍中,男护士虽然已经达到了12.5万,但所占比重仅为2.8%。近二十年来, “男护士短缺”都是我国护理界一个热门的话题。陈红涛(2009)等人在《我国男护士的从业现状及对策中》一文中就分析了国内外男护士的比重差异,明确了男护士具有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出了加强宣传、加强教育等提高男护士就业人数的对策[2]。针对男护生的从业问题我国也有一些研究。王夏露在对于“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 2012-2016 届五年制本科男护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开展特色课程、转变就业观念等方法均可促进男护生从业[3]。在邓玲琳提出影响男护生从业的主要因素是专业观念薄弱[4]。前人对于男护士问题的研究虽然非常深刻,但大多研究距今时间相对较长。并且针对在校的男护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成都大学2017-2021护理学男护生的从业意愿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寻找影响男护生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在男护生的教育过程中予以有效干预,以此提高男护生的从业意愿,增加男护生从业率。


正文

“临床护理是由女性主导”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社会发展,护理行业对于男护士的需求日益增大。据李泉清等人的调查,综合医院中不同角色对于男护士的需求均较高,其中医生对于男护士的需求率为81.0% 、护士的需求率为 94.2% 、病人的需求率为61.0% 、 家属需求率为 68.6%[5]。王玲等人也得出了83.7%的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男护士的结论[6]。但与行业大需求所形成对比的是,男护士稀缺的行业现状。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的注册护士总人数已达445万人。男护士的人数为12.5万人,占比仅2.8%。虽然我国男护士总体人数呈现增长趋势,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据调查,1999年时澳大利亚男护士占比为8.7%;2000年时美国男护士所占比例为5.4%;2002年时英国男护士所占比例为10.2%[6]。在行业需求量大而现实存在量小的现实矛盾和国内外男护士发展差距悬殊等因素的要求下,加快我国男护士发展、提高我国男护士比例,成为了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男护生的从业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寻找影响男护生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在男护生的教育过程中予以有效干预,以此提高男护生的从业意愿,增加男护生从业率。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对象为成都大学基础医学院2017级—2021级护理学(本科)专业的男护生。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专业观念、社会因素、实习经历、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从业意愿等。调查途径为使用调查软件“问卷星”进行网上调查。答卷前对问卷内容进行详细解释,明确了各项含义,要求答卷根据个人情况客观真实,并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填写。回收问卷70份,有效问卷7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所有回收数据经整理后使用SPSS17.0软件经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


2. 调查结果

如表2.1所示,本次此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大学护理学专业男护生的从业意愿总体较好,该结果与王夏露关于护理学就业情况调查结论调查结果[3]相似。


表2.1 男护生从业意愿调查统计表

从业意愿

样本数/人

占比

一定会

5

7.14%

28

40%

不确定

28

40%

不会

5

7.14%

绝对不会

4

5.71%

总计

70

100%


3. 原因分析

3.1 积极因素

(1)男护生就业前景较好

如表3.1.1所示,本次调查男护生对于就业前景普遍持积极态度。男护士“供不应求”是行业现状,甚至出现了医院提前“预定”在校男护生的情况[4]。男护士的需求量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特殊科室对于男护士的需求量大。男护士具有力量大、体力足、反应快、心理承受力强等多种优势。对于手术室、急诊科等科室的工作胜任程度高。比如,在急诊科,男护士快速稳定地搬运病人以及长时间标准有力的胸外心脏按压都使病人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处理[10]。杨磊等人研究[7]也认为最需要男护士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急诊科、手术室、ICU 和某些普通病房。 男性病人对男护士的需求较大。部分患生殖方面疾病男性患者在面对女护士时常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情绪。但他们却非常希望得到男性的理解与帮助。有的泌尿科的年轻男病人甚至表示如果有女护士在场的话,自己会无法正常小便[8]。笔者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期间,也遭遇过为术后男性病人进行会阴部护理时,病人出现勃起等生理反应,并感觉尴尬的事件。由此可见,男护士在部分男性病人生理和心理护理开展上有重大意义。



表3.1.1 男护生就业前景态度调查统计表

就业难度

样本数/人

占比

非常容易

13

18.57%

比较容易

32

45.71%

一般

23

32.86%

比较困难

1

1.43%

非常困难

1

1.43%

总计

70

100.00%


(2)社会支持

据本次调查结果(图3.1.1所示),仅有4.39%的男护生在学习护理专业上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仅有7.15%的家庭反对男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同时我们也对目前正在谈恋爱的男护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仅有12.85%的男护生得不到恋爱对象的支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图3.1.2)。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护士的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男护士的知晓度和认可度都在提升。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研究发现59.0%的女护士认为男性适合护理职业,87.9%的女护士认为护理行业需要男护士加入[10]。在社会中,曾冷月等人在对大连的居民调查中发现,仅有10.4%的居民不能接受男护士职业。不能接受男护士护理的仅有28.80%[11]。在对于病人的调查中,朱琳等人发现在不同的科室,病人对于男护士的认可度不同,如外科对于男护士的认可度较高,而妇产科对于男护士的接受程度较低[12]。各个不同群体对于男护士的知晓度和认可度的提高,也影响了男护生对于专业认可度的提升。

62ac454a91a0f_html_8fe264dc0d61d883.png

图3.1.1 男护生家庭与恋爱对象对其进行护理专业的学习支持度统计


62ac454a91a0f_html_ea6d8b52d74638ea.png

图3.1.2 男护生家庭与恋爱对象对其从事护理工作的支持度统计


(3)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多项研究[13-15]表明我国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不高。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较高(如图3.1.3所示),与前人调查存在差异。调查显示有87.14%的男护生对于护理工作持积极态度,其中60%的人认为护理工作是“神圣的”。并且对于“男生从事护理工作”40%的人认为是“光荣的”,仅有7.14%的人认为是“羞耻的”。由此可见我校男护生的总体职业认同感较社会水平较高。


62ac454a91a0f_html_54aaf9128d2e5f7.png

图3.1.3 男护生对于护理职业的认同度调查统计图


3.2 相关因素

(1)医院实习经历

本次调查发现医院的实习经历对于男护生的从业意愿有较大的影响。如表3.2.1所示,75.72%的护生都认为临床带教老师的态度对于我们是否选择护理行业有较大的影响。本校男护生经过临床实习后,在“医院实习经历让我更加鉴定的成为护士”这个问题上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二者呈现了一个均为34.29%的相同结果。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对“临床实习体验感”与“是否选择从事护理行业”肯德尔检验(如图3.2.2所示)。


表3.2.1 临床带教老师工作态度对男护生从业意愿影响调查表

影响程度

样本数量/人

占比

有很大影响

24

34.29%

比较影响

29

41.43%

一般

13

18.57%

影响较小

3

4.29%

没有影响

1

1.43%

总计

70

100%



表3.2.2 实习体验感与对护理工作信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护理工作信念

实习体验感

肯德尔

对护理工作信念

相关系数

1.000

0.487**

Sig.(双尾)


0.000

N

70

70

实习体验感

相关系数

0.487**

1.000

Sig.(双尾)

0.000


N

70

70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由数据结果可知, p <0.05,差异性显著。相关系数为正,二者呈正相关;说明良好的实习体验可以增强男护生对于从事护理行业的信念。

3.3 消极因素

(1)专业观念薄弱

如表3.3.1所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18.57%的同学是将护理学作为“第一志愿”填报。71%的同学都是通过“专业调剂”进入护理学。无独有偶,在邓玲琳的研究[4]中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并且如表3.3.2所示,二次选择护理专业情况中,65.71%的同学不会选择护理专业。如表3.3.3所示,将“录取方式”于“二次选择护理专业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专业观念的薄弱会导致护生的专业“忠实性”降低,表现为 “二次选择大多数人愿意更换专业”的情况。所以男护生的专业观念薄弱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表3.3.1 男护生录取方式统计结果

录取方式

人数/人

占比

第一志愿

13

18.57%

第二志愿

3

4.29%

第三、四志愿

3

4.29%

调剂

50

71.43%

其他

1

1.43%

总计

70

100.00%



表3.3.2 二次选择护理专业情况统计结果

选择意愿

人数/人

占比

坚决选择

3

4.29%

选择

15

21.43%

无所谓

6

8.57%

可能不会

27

38.57%

一定不会

19

27.14%

总计

70

100.00%



表3.3.3 录取方式与重新选择护理专业可能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录取方式

重新选择护理专业的可能性

肯德尔

录取方式

相关系数

1.000

.407**

Sig.(双尾)

.

.000

N

70

70

重新选择护理专业的可能性

相关系数

.407**

1.000

Sig.(双尾)

.000

.

N

70

70


由数据结果可知,p <0.05。差异性显著。相关系数为正,二者呈正相关。报考意愿越强,男护生二次选择护理专业意愿越强··。


(2)特殊的职业性质

对于本行业的一些特殊工作模式的不适应,也是影响男护生从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图3.3.1所示,本次调查中 “工作轮班制,生活不规律”是导致男护士想要转行的最大原因。“临床护理服务性强,人际关系复杂”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原因。在以往的研究中曾艳清等人也提出了男护士存在临床技能上不适感的问题[16]。可见男护生与临床工作的磨合存在问题。磨合效果不佳,必然造成男护士的流失。


62ac454a91a0f_html_70673704f3a5bd54.png

图3.3.1 男护生转行的主要原因统计




4. 应对措施

4.1 完善招生工作,把好护生质量关

(1)加强宣传,扩大护理专业认知度

钟彩棠曾对90名高三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报考的意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主动填报护理专业的意愿较低,其家庭的支持度也较低[17]。虽然现在社会对于男护士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呈现上升[12-15]的状态。但是整体社会对于男护士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仍然较低。“白衣天使”、“提灯女神”的传统护士形象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18]。加大对与护理专业及男护士的宣传,尤其是对于高考学生及其家庭的宣传是提高护理专业影响力和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宣传,考生报考时增加了专业选择机会,高校招生时也多了自愿学习护理专业的生源。

(2) 做好专业调剂录取工作

通过专业调剂录取到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专业兴趣、缺乏专业学习自主性并且专业观念薄弱。但是专业调剂是考生上线和学校招生的一个重要措施,不可取消。在进行专业调剂录取工作时高校可先征求考生的就读意愿。对于愿意就读护理专业的考生进行录取,对于不愿意调剂到护理专业的考生不予录取,此项举措虽然会增加招生工作的工作量,但是如果与在高中扩大专业宣传的措施相配合,那么高校所招收到的护生在专业认可度和专业观念上会有极大的提高,这同时也为护生高质量毕业及高比例从业打下了重要基础。

4.2 提高教学活力,把好护生教学关

(1) 开展男护生特色课程 提高男护生专业兴趣

研究[4、10]表明然临床护理对于男护士总体需求量大。再次细化后发现,男护士需求较大是急诊、ICU、手术室及一些外科如骨科、泌尿外科等。内科、儿科、妇产科等对于男护士的需求相对较小,所以对于男护士的培养方案上应当有所侧重。对男护士应当有更加高的要求和期望,在完成基本学业的情况下,针对男护生还可以开展更倾向于以上特需男护士科室的一些特色课程。一方面这些特殊科室的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够激起男护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男护生在这些专科上有更好的素养,在以后工作中能更充分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2)合理规划临床见习时间,增加临床见习次数

有研究表明[19],专业知识欠缺和操作水平低成为了实习期男护生的主要压力。目前护理专业的实习和见习都集中安排在学业后期。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对临床产生兴趣但专业素质差的护生来说,短时间很难提升专业水平。而对于适应不了临床或者专业兴趣低的护生来说,几年所学知识没有发挥的地方。对此,教育者可调整护生实习、见习计划,使男护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与临床有所接触。护生可以将自己本阶段所学课程与临床相结合,“现炒现卖”效果更好。并且男护生能够见证和适应发展迅速的临床护理;此外,在学业早期了解到以后可能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环境,可提高护生们对于临床工作的兴趣和专业认可度,产生职业认同感的思考并在早期进行一个有根据的职业规划。

4.3 加强心理建设,把好护生思想关

(1)吐露心声,定期开展男护生交流会

不同的时期男护生的心理状态不同。有研究表明在校期间传统的护理观念、经济状况、就业问题等是男护生主要压力来源[20],而到了临床实习时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以及不受尊重等因素给男护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9]。定期开展全专业的男护生交流会,增加男护生之间交流机会和频率,有利于男护生之间压力的宣泄和心理的疏导。对于减少男护生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前辈指引,开展男护生相关专题讲座

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男护士前辈自我经历的分享,能够使男护生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更加真实的感知。能够提高男护生对未来工作状态和模式的认知,并做出更清晰、实际的职业规划。

4.4 医校携手,把好临床实习关

(1) 组建带教小组,提高带教质量

通过分析得知,“临床实习体验感”对“男护生从业意愿”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提高男护生实习感受可以提高增加男护生从业意愿。选择优秀的实习老师对于提高男护生实习感受具有重要作用。在对于临床实习带教问题的调查中殷霞发现了两个问题:在护生实习的不同时期对于带教老师的需求是不同的。高年资的带教老师往往学生满意度较低而患者满意度较高,低年资的带教老师往往学生满意度较高而患者满意度较低[21]。可见,单一的临床带教老师并不能满足实习护生的需求。临床科室组建“带教小组”在对男护生实习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带教更能够满足男护生对于临床实习带教的要求。带教小组应通过严格、合理的硬性准入要求(包括学历、职称、带教经验等等),选拔出高、中、低年资的带教老师至少各一位。并定期予以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患者对于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实习护生对于患者的满意度、实习护生学业测试成绩等方面。对于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批评。

(2)更新带教理念,创新带教模式

本科男护生属于较高学历层次护生,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跟班式、跟人式的传统带教模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22],并且限制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个问题,吕胜南等人提出了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与临床带教相结合的方法[22]。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一种 “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全身心健康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其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22]。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与临床带教相结合,能够使实习护生全方面、系统化的对病人进行护理,既能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又能发挥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全面锻炼实习护生的业务技能。是一个实用性极高的临床带教模式。

4.5 科学指导,把好护生就业关

开展针对于男护生的就业指导会,对男护生就业进行科学指导,对于男护生从业具有临门一脚的作用。就业指导会重点应该在于三个方面。 明确男护生自身优势。在就业的关键时间点,学校应该再一次强化男护生的这种优势意识以及强调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帮助男护生完成向男护士的转变。 明确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23]的社会局面,帮助毕业男护生摆正心态,找准定位。并凸显出护理行业的就业优势。 邀请优秀从业毕业生交流就业经验,帮助毕业男护生在从业上有迹可寻。

结 论

男护士的稀缺一直都是我国护理发展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次研究中我校男护生从业意愿整体较高。87.14%的男护生有从业意愿,其中47.14%的男护生有较强从业意愿。其中对男护生从业意愿产生较好影响的因素有三个:男护生就业前景较好、良好的社会支持、职业认同感提升;与男护生从业意愿具有相关性的因素有临床实习体验感;对男护生从业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有两个:专业观念薄弱、职业特殊性质。结论:为提高男护生从业意愿,教育者应该从提高男护生招生质量、开设男护生特色教学教学、把握男护生心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科学指导男护生就业五个方面对男护生进行干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笔者相信男护生的从业意愿能够得到提升。在不断探索中,我国一定寻找出一条属于男护士的发展之路。


[1]文洁.广州护士人才缺口两万多男护士有多少要多少[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4(7):32-32.

[2]陈红涛(综述),赵亚珍(综述),宋小花(综述),邓翠珍(审校).我国男护士的从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3):32-34.

[3]王夏露.护理学本科男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以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2016届五年制本科男护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6):203-205. [1]王夏露.护理学本科男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以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2016届五年制本科男护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6):203-205.

[4]邓琳玲.男性本科护理毕业生专业观念及就业状况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126-128.

[5]李泉清,龙霖,田红梅,何江,何开莲,刘航.综合医院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5,29(6):1951-1953.

[6]王玲,牛小霞,谭有娟.不同人群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9):2386-2388. [1]王玲,牛小霞,谭有娟.不同人群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9):2386-2388.

[7] 杨 磊,姜超美,李春燕.9 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 分析[ 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59-560.

[8]曾艳清,罗贤瑞,肖水源.我国男护士短缺的原因与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5):133-135.

[9]苏尧钊.我国男护士从业状况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9):6300-6301.

[10]王燕妮,林素兰,袁碧.新疆地区临床护士对男护士认可度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7):104-105.

[11]曾冷月,郭江欣,唐梓文,马琬竹.大连市居民对男护士认可度的调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180-180.

[12]朱琳,王丹,王雅琴.不同群体对男护士认可及接纳程度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2):641-643.

[13]樊现岗.男护士职业认同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23):2852-2854.

[14]张鑫,单志惟.如何利用社团组织提高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0):184-184.

[15]李艳娟,崔慧敏,李胜玲.宁夏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7,37(1):35-37.

[16]曾艳清,罗贤瑞,肖水源.我国男护士短缺的原因与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5):133-135.

[17]钟彩棠.90名高三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报考意向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7):86-88.

[18]孙一文.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21):109-110.

[19]张燕,张华,赵珊,张丽丽.护生临床实习不同时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量性与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1(7):1718-1720.

[20]张婷婷,张正涛.在校男护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陇东学院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9,30(6):139-141.

[21]殷霞.浅析护生带教老师的选择[J].甘肃科技,2016,32(18):120-121.

[22]吕胜南,束余声.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14-115.

[23]黄宇飞.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17):130-1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