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

张 苗

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淄博市 256405

摘要:中国依靠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使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耶鲁大学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的得分为37.3,相较于2018年的50.74环境指数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排名没有变化,均为120/180,历年来均处于靠后的位置,因而环境保护也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一大目标。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是承担环境治理责任的主体。作为减排降污政策关注重点之一的电力行业,也是广大学者们研究环保政策的行业之一,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也率先从电力行业开始推行。

关键词:碳排放权;企业环保;投资影响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观念的转变和国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国家愈发重视环保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原环保部制定并颁布了《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环保约谈制度,通过约见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及企业负责人,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问题解决。制度提出以来,大部分学者从政府角度对环保约谈制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环保约谈制度能够督促地方政府增强环保责任意识,给予污染企业一定压力,但存在行政干预的衍生风险、刚性不足而难以落实等困境;环保约谈能够在约谈当年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效果,之后逐年递减,不具有长效性。少数学者创新性地从企业主体的角度出发,发现环保约谈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减产、减排行为显著改善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但这些研究并没有深入研究长期提高环境绩效的途径。环保投资是为保护与改善环境质量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而进行的投资,是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提高环境绩效的重要手段,研究环保约谈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对长期内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1碳排放权交易概念

基于科斯定理,碳排放权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一种商品,初始所有者是政府,政府设立定额的排放总量,通过免费分配或拍卖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这种具有负外部性气体的排放权分配给各个排放主体,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在交易市场上出售或者购买。以价格为信号引导企业做出决策,减排成本高的排放者会主动向减排成本低的出售者购买额度,这种机制在控制社会排放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实现排放量逐年下降的效果,实现帕累托最优。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碳城市试点建设将深刻影响微观企业决策行为:第一,推动企业向清洁、绿色生产转变。研究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将使得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向“低碳化”发展,同时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会将地区碳排放指标分解到企业、对企业的碳排放水平进行跟踪和考核,因此在具体的低碳减排目标下,重污染企业可能会提高相应的环保投资水平,从而实现更加清洁、绿色的生产模式;第二,提高企业环保投入动力。研究指出,在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出台配套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比如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补助、实施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此企业有动机将资源投入到环保领域,因此,低碳城市建设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第三,环境合法性压力。低碳城市建设会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会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研究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会促使企业生产更加绿色的产品。研究表明当企业出现负面的环境新闻时,会影响企业股价。因此,基于外部声誉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企业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环保投入,以保证其合法性地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3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很大,减排压力很大。自从我们的碳交易制度建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挑战,主要是在以下三个领域。(1)没有科学地分配排放总量和碳配额。配额总量决定了需求,从而决定了碳价格。这些因素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压力,降低它的积极性碳配额是按照历史和部门基准方法计算的,而配额是免费分配和拍卖的。我国以免费分配为主,这种分配缺乏公平性和效率。(2)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碳交易定价困难是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缺乏适当的定价机制的情况下,人为干扰导致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从而阻碍了碳交易的顺利进行,削弱了碳交易市场的激励措施。(3)监管支撑体系不完善。已经通过了一些政策和条例,以建立碳交易市场,但没有地方行政法规。碳交易市场缺乏监管机制、风险预防监测机制、部门标准等。没有规章制度,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没有严格的评价制度。这些是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发展和阻碍煤炭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4碳排放权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

Newell认为相较于政府命令式的环境规制工具,市场型的规制工具更能促进企业的环保支出。环保投资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等特点,是由企业被动来完成的。影响企业环保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效应和激励效应两个方面。压力主要是来自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不同程度的关注。企业进行环保投资短期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和避免罚款,虽然短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会使得企业用于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各种资源受到压缩,但长期来看,企业自身环境治理能力和技术提高,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履行了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励效应主要是受到政府环保政策的支持,不仅能得到政府资源的支持,也能向社会释放利好的信号,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这也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经济绩效是促进企业提高环保投资意识的一重大因素,同时环境规制、公司类型以及企业股东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自主性环境管理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我国刚开始实施,尚不成熟,要将交易体系推向更大的范围内,就需要更多的实证检验来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重污染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体,也应该是承担环保责任的主体。因此,本文以电力行业为代表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的影响。

5碳排放交易增加企业环保投资的要素分析

5.1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配额是制约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当碳排放额度超过企业的实际碳排放时,企业属于出售碳排放交易权的一方,此时企业没有减排动力,当然也没有增加环保投资的额外成本。当碳排放额度低于企业的实际碳排放时,它们会根据内部外部因素,在碳交易机制下减排变得有效时,采取行动增加环保投资,减少碳排放。

5.2被解释变量

企业环保投资额(EPI)本文借鉴吕明晗等的方法,将财务报表附注中相关项目的当期发生额作为环保投入。相较于现在大多研究使用的社会报告责任书、环境责任报告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财务报表附注展示的更加客观和可靠。根据对ISO140001的标准进行解读,本文认为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包括在建工程明细下的废气废水治理、节能节水节电、脱硫脱硝脱氮除尘等项目的资本化的支出,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排污费、绿化费等。本文借鉴唐国平的做法用企业年初资产总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算术平均值对企业环保投资额进行标准化处理。

5.3环保投资减排效率

减排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效用体现在减排效果的边际效用上。如果企业环保投资能对减排产生重大影响,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如果企业环保投资效益下降,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就会降低。

结束语

碳排放交易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并且,碳排放配额、碳价格、企业环保投资对减排的效用等因素影响了催化剂的作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存在碳交易缺乏科学分配,碳交易定价机制、配套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要充分发挥碳交易市场在企业环保投资中的作用,以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思雯.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

[2]栾娴.碳排放权交易、环保投资与企业价值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9

[3]王明刚.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碳排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调研分析[J].财会通讯,2018

[4]杨书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D].东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