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管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管理体会

第 1作者:高玲玲,第 2作者:陈燕,第 3作者:孙丹群,通讯作者:王逸娟

东部战区总医院第五派驻门诊部 210000


  摘要:介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期间医院隔离病房的管理。主要是做好病房区域管理、医护人员管理、病人管理、空气及物表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标本送检管理、防护用品储备使用管理、心理问题管理、病人转运流程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以上管理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可为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隔离病房 管理方法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患者。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该病毒引发的2019-nCoV肺炎具有传播迅速广泛、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病程变化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2020年1月20日,我国将2019-nCoV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管理。现将隔离病区病房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病房区域管理

  1.1区域划分明确

  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各区之间设有缓冲区。各区域物品固定使用,鞋子、拖把及各类桶标识清楚,以防混用。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通话使用固定电话及手机联系。

  防止污染区任何物品带离该区域。


  1.2各区域通道管理

  为防止病区各区域间空气相互流通,要求各区域间通道保持关闭。工作人员出入各区域及时关门。

  2医护人员管理

  2.1加强培训

  加强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及进入隔离病房后的培训、学习,持续更新知识。培训内容分为公共部分及专业部分。公共部分包括正确穿脱防护用品、空气及物表消毒、标本采集及送检、医疗废物正确收集及外包装消毒处置、布类消毒及送检等。专业部分包括护理常规、气管插管(气切)

  护理及相关症状护理。进入隔离病区后,每天晚上集中学习最新发布的治疗方案、护理相关知识等,确保护理人员接受到最新的国家政策、疫情防控信息、最新的诊疗和护理知识。


  2.2卫生管理

  所有人员禁止佩戴首饰;医护人员及工人下班后用安尔碘消毒鼻孔及双侧耳朵,用生理盐水滴双侧眼睛和漱口;出病房前需洗澡,时间>30min,并认真清洗鼻孔、耳朵;吃饭、学习、体育锻炼相互间距离1.5m以上,除吃饭外需戴外科口罩。生活区物表用含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地面每日用含氯500mg/L的消毒液湿拖1次。


  2.3病人管理

  病人固定区域活动,告知病人由于疫情的特殊性,为防止交叉感染,日常活动范围在各自病房内,不要到公共区域活动。向病人介绍相关防护知识,如: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咳嗽的注意事项、手卫生及分泌物、排泄物进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前的消毒处置方法等。


  3病房空气及物表的消毒管理

  3.1半污染区空气及物表消毒

  医护人员办公室保持24h自然通风,等离子空气消毒,24h开机。地面每天用3%过氧化氢或含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每日湿拖2次,禁止干式清扫。物表用含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每日擦拭1次。缓冲区空气用3%过氧化氢喷洒消毒作用1h后开窗通风,消毒时间分别为中午和下夜。


  3.2污染区空气及物表消毒

  病房通风每天≥12次,空气用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消毒,24h开机。床、床旁桌、椅、门把、卫生间台面等物表用含氯500-1000mg/L消毒液每日擦拭1次。病房走廊空气用3%过氧化氢喷洒消毒作用1h后开窗通风,消毒时间分别为中午和下夜。


  4医疗废物的管理

  4.1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

  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用双层医疗废物袋装。装3/4满都后扎好双层袋口做好标识,用3%过氧化氢或含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外包装,严格交接出病房,焚烧处理。


  4.2病人使用过的物品

  先消毒后清洗。布类用含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0.5h后双层袋装,扎紧袋口做好标识。用3%过氧化氢或含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消毒外层包装袋后送出病房清洗。不能浸泡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3病人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先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稀便与呕吐物用消毒剂以10∶1的比例漂白粉干粉(含有效氯25%-32%)浸泡消毒2h;成型粪便与消毒剂按1∶2加入漂白粉充分搅拌后作用2h。


  5标本送检管理

  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标本采集后均需采用双层密闭封装,出病房前用3%过氧化氢或含氯500-1000mg/L消毒液消毒外层密闭容器,同时电话通知检验科做好接收标本准备。


  6防护用品的储备使用管理

  制定病房防护用品使用方案,每天定时清点使用的防护用品数目及剩余数目,及时请领,确保防护用品的供应。对每日防护用品的使用量进行汇总、登记,严格交接班,避免浪费。注意防护用品说明书及有效期等,做好全面防护的保障工作,确保医护人员能有效防护。


  7心理问题管理

  2019-nCoV肺炎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播广泛迅速,传染性强,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公众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继而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心理干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病人、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心理卫生问题,及时给予相应心理干预。


  7.1病人心理护理

  告知病人国家的相关政策、医保的报销政策等,解除其对治疗经费的担忧。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各种诊疗的目的及作用,使其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了解病人的家庭情况,掌握其家庭成员目前的隔离或医学观察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以减轻病人对家人的担忧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过激情绪、自杀行为等,去除安全隐患。多给予病人关怀,经常与病人像朋友一样进行沟通,缓解病人因陌生环境及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引起的恐惧不安情绪。告知病人医院心理支持专线号码,必要时给予专业疏导。


  7.2医护人员心理护理

  这次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带来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由于封闭式管理及对新发传染病了解不多,即使进行适当的防范,依然有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恐惧、担心、紧张情绪。应全面关心爱护医护人员,做好心理调适。了解医护人员的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家庭存在的困难。每天定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疫情有关的国家政策,诊疗方案及护理相关知识,使医务人员更进一步了解该疾病。休息时间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使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医院心理支持专线号码,必要时给予专业疏导。


  8病人转运流程管理

  8.1病人出病房检查

  病人出病房检查前需要联系检查的科室、转运车辆、消杀工人、保卫科等部门。病人检查需要经过的道路事先进行隔离,禁止其他人员通行,消杀工人随行进行消毒。病人出病房时戴外科口罩、穿防护服、套鞋套,检查结束回病房脱防护服及鞋套。


  8.2病人治愈转科或出院

  病人使用过的物品一般按医疗废物处理。需带出病房的按要求消毒处理。病人出病房前穿防护服、戴口罩及鞋套,到指点卫生间洗头、洗澡,更换清洁的衣物、鞋后转科或出院。转科病人由转入科室派医务人员接病人到科室。出院病人由当地派120车辆接回继续医学观察。


  9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收治病人数量及病情进行弹性排班,确保病人住院期间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工作时间每班6h,护理人员在固定区域上班,避免区域间护理人员流动。同时也减少防护用品的损耗。污染区白班每班2人,其中一人为高年资护士。夜班每班1人,高年资护士在半污染区值二线班,需要时进入污染区,以保证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预防护士因过度疲劳而引起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护士自身安全。


  小结: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病房护士长的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护士长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尤其是传染病工作的管理经验。因此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需重视知识结构,注重全面与专业相结合,增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靳英辉,蔡林,程真顺,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1):1-20.

  [2]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等.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一精神病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19(7):489-494.

  [3]易凌,王忠灿,姜志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929-930.

  [4]张立,沙莎,鲁桂兰.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