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宫宇

辽宁沈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 院 11012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家实力显著提高,进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国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重视人才的理论知识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呈现片面化的状态,难以满足国家发展过程的人才需求。所以,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影响下,要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以此保障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进而开始重视校企合作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1校企合作的作用

在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校企合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促使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融合,借助理论知识和操作以及教育和劳动的有机融合,促使产业和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增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师生关系和课堂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等发生变化,为学校和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2.促使供求和需要的结合。在校企合作的影响下,促使学校可以明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开展的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去招聘学生,以此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促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地使用,减少人力资源闲置和过度充分的现象,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3.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现如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促使大部分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导致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技术人才支持。同时还会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严重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校企合作,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既可以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还可以满足国家发展的技术人才需求,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2校企合作的现状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较差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虽然开始重视校企合作的进行,但是依然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分析。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然采用“教师备课+讲课+判作业”或者“学生听课+做作业+考试”等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实践操作的课程安排较少,而且就算进行实践操作教学,也没有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同时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老师较少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缺失,也就导致老师难以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就会促使校企合作中出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较差的现象,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2学分认证存在难度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时候,并没有重视教学和企业岗位的需求等条件,导致校企合作的作用难以发挥。同时在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认定的过程中,也存在鉴定标准落后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之后,还会存在不承认学生在校的技能考试证书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和,难以实现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效果的目的。

3校企合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3.1建设校企合作新模式,发挥校企合作的深入作用

要想促使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就要建设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发挥校企合作的深入作用。因此,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设相应的专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组建专业建设的指导机构,对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加强企业参与学下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进而有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案以及规格等方面的制定,这样就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还可以提高学校教学的专业化。其次,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借助校企合作的建立,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进行培养和锻炼,让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同时企业可以派遣工作人员出任任课老师,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最后,开展校企联合教学。在这个要求的影响下,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促使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效果得以保障,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3.2优化和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校企合作的作用得以发挥,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得到保障,就要优化和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保障教学的效果。因此,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采取“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的模式,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训”和“自主顶岗”等机会,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保障学生的技能培养效果。其次,使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促使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加显著,减少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为学生的毕业就业提供助力,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以及成为企业工作人员,保障学生的未来发展。最后,实行“双证书”的管理制度,以企业和行业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学水平,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的高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对校企合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研究,主要从校企合作的作用和现状等方面入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落实校企合作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9(4):31-33.

[2] 王海英.高职院校康养人才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三教”改革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6-7.

宫宇,1979.2月女,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 财政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