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行业废水处理氟化物提标改造工程及运行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3


乳胶行业废水处理氟化物提标改造工程及运行效果

姜小春 1 杨纪量 2 姜德开 3 李守朝 4

平阳县环境保护技术服务所 325400


摘要: 为保障温州地区乳胶企业废水氟化物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实验研究决定采用改进型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工艺,并对提标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进行说明。

关键词:提标;乳胶;废水;除氟;


乳胶行业废水水质复杂,原已确定具有COD高、NH3-N高、总磷高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A/O”的处理工艺,可实现TN、COD、NH3-N、TP指标稳定达标排放。于2021年温州地区发现乳胶废水氟化物浓度高,出水中的氟化物指标不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纳管标准(氟化物≤20mg/L)。为减轻乳胶企业负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照相关排放标准,针对去氟化物处理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改进方法。制定了切实的改进措施方案,对当地十余家乳胶企业废水处理进行了提标改造。

1 除氟工艺的确定

1.1 除氟工艺的选择

污水处理运营中含氟化物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和吸附法三种。此外,还有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除氟法、超滤除氟法、电渗析等,但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至今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常用处理方法对比见表1-1.


化学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

吸附法

方法介绍

向含氟废水中投加石灰、氯化钙等含钙化合物,使废水中的 F 与 Ca2+ 生成 CaF2 沉淀而被除去。


利用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混凝剂后加入高分子,使 F 与Al3+形成络合物沉淀而被除去。

将工业含氟废水通过装有吸附剂的设备,使 F 与吸附剂中的其他离子或基团交换而被吸附剂吸附除去。

特点

可处理 F 浓度高,而且处理简单方便、成本低,但处理效果不稳定、固液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


处理简单方便、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沉淀效果好,但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F 废水

除 F效果好且稳定,但缺点是氟吸附量小、成本大、吸附剂失效快。

表 1-1 处理工艺对比

1.2 工艺的确定

通过对乳胶废水进行踏勘调研,乳胶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水质波动大,水质COD高、氨氮高、SS高,悬浮物浓度高,且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企业原有污水系统处理150m³/d,面临环保提标要求,需要提高原系统氟化物去除能力,使出水氟化物达到20mg/L以下。

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设计废水处理工艺采用2级絮凝沉淀+生化+絮凝沉淀方案。

本方案优化生化池前端化学沉淀方案,同时增加两级化学沉淀在生化池后端。我公司经过反复多次试验,优化前端加药预处理,可以拦截了大部份乳胶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其它有毒有害的化学成份,多道保障抑菌物质不会进入生化系统,同时防止氟化物在活性污泥中富集,而影响生化系统对其它指标的去除率。提高了整个系统稳定性及耐冲击能力。同时增加二级化学沉淀处理设置在生化池后端,强化出水效果。

该方案具有处理简单方便、成本低,沉淀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浓度含F废水,并可实现稳定达标。

2 工艺流程

2.1 提标前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62a944377dd77_html_408b911d5f7945da.png

图2-1 乳胶废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提标前原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1.废水通过调节池均化水质水量后,由泵提升至初沉反应池,投加混凝剂、絮凝剂后自流初沉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再经过气浮装置进行物化预处理。达到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的效果,为后续生化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生化反应池由水解酸化池即A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即0池组成。

上清液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池内设置组合填料和穿孔管弱曝气,溶解氧DO控制在0.5mg/L左右。水解酸化池采用完全泥合与推流式相结合型式,池的进口至出口负荷变化量呈现出高→中→低负荷。可以提高处理效果。水解酸化工艺就是通过时间的控制,将厌氧消化过程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使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及难降解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型物质及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水解后,部分CODcr被降解,使得悬浮物大量减少,完成了部分对污泥的处理。

3.水解酸化池出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配置微孔曝气器和组合填料,溶解氧DO控制在2-4mg/L o由于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以絮凝物生长于水中,已经充氧的废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

4.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池底一部分活性污泥由污泥回流泵回流至复合A/O生化反应池,剩余活性污泥排入污泥池。

5.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泥渣、剩余污泥全部排入污泥池 中,污泥定期用泵抽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进行机械脱水,滤液流回到综合调节池,泥饼外运无害化处理。

2.2 存在问题

由于原废水处理系统不具备去除氟化物能力,氟化物在生化池内活性污泥中富集,从而削弱了生化系统对其它指标的去除能力。同时氟化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2.3 提标改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有研究表明通过投加钙源3级混凝沉淀法去氟,得出当 Ca2+投放量为2倍F-量,混凝沉淀过程pH控制在8~9,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投放量为400mg/L,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投放量为4mg/L时,可显著降低废水中 F- 含量,可使废水中F- 浓度降低为10mg/L,另钙离子过量会使生化细菌失去活性需添加碳酸钠或者其他脱钙剂,因此工艺流程如下:62a944377dd77_html_fa7a766f56ef0d1b.png


表 2-2 提标改造工程流程图

废水由车间内管道自流至调节池,起到存储污水并调节均衡水质水量的作用。通过提升泵流入混凝沉淀池①中反应池,自控投加适量石灰将PH值调节至适当的范围。然后投加氯化钙、絮凝剂、混凝剂后自流至沉淀池①进行固液分离,达到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氟化物和悬浮物质的效果。上清液流入原有的气浮装置(原有),依次投加混凝剂、絮凝剂,达到去除废水中大部分钙离子和悬浮物质的效果,为后续生化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上清液进入生化池(原有)处理,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经生化处理后,经生化处理后,二沉池出水自流混凝沉淀池②反应池,投加石灰、氯化钙、混凝剂后自流至沉淀池②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自流入混凝沉淀池③反应池,投加氯化钙、混凝剂、絮凝剂后自流至沉淀池③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达到排放标准后纳管至平阳县东海污水处理厂。

3 方案实施

3.1主要工艺参数

污水类型:乳胶生产污水

处理规模:150m³/d

处理工艺:调节池+混凝沉淀+气浮+一级A/O+二沉池+二级混凝沉淀。

3.2 进出水水质情况

表1 进出水水质要求一览表(单位:mg/L)

项目

CODcr

TN

NH3-N

总P

氟化物

进水水质

1000~1200

200~400

150~300

8~20

200~500

出水要求

300

40

30

1

20


3.3 工艺特点

1)工艺成熟稳定,技术先进可靠,处理高浓度废水效果显著。

2)工艺流程顺畅,运行管理方便,保证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3)稳定有效,氟化物去除率高。


4 改造优势

  1. 改造简便

充分利用现有构筑物和设施设备,施工周期短。

  1. 通过改造,废水系统具有去除氟化物功能

  2. 处理效果大幅提升

通过工艺改进,提高物化端预处理能力,提高生化处理效果,进而提升废水其他指标的去除能力,提高了整个系统稳定性及耐冲击能力

4)改造前后结果见下图表4-1

62a944377dd77_html_a9d901d5ff4a9a96.pngShape1

单位:mg/L

图表 4-1

5 结语

通过改进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使出水氟化物指标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使企业平稳发展。同时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回用作为生产装置的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次该改造方案改造简便,能够满足企业目前的环保需求。

参考文献

[1]万志鹏.含氟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云南化工 ,2019(5):24-25.

[2]刘语涵.钙离子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桂林理工大学,2016.

[3]肖雪峰,孙永军,梅凯等.钙沉淀混凝处理太阳能电池生产高氟废水研究[J].水处理技术, 2017(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