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怎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怎么护理

文蓉

南充市身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700

总的来看,在临床医疗领域,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血液中杂质与有害物质的充分清除,其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液的净化,对于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治疗工作的角度分析,在慢性肾病终末期患者群体中,该疗法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患者生命的延续。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血液透析期间,为了实现治疗需要,患者往往会在身体相关部位进行置管操作。在此期间,有效做好导管的护理对于患者血液透析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治疗安全性的保障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如何开展血液透析导管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合理实现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的充分认识。

一、有效做好导管的固定工作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由于未能对导管进行合理固定,部分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导管打结、外滑甚至脱落等问题,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对于部分意识模糊的患者而言,由于其难以合理实现对于肢体摆放与运动情况的充分控制,因此,其往往容易由于乱动而造成导管的脱落。为了充分应对这一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的固定工作。在此期间,针对意识模糊的患者,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对其肢体进行保护性约束,从而有效降低治疗期间患者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几率,为患者健康提供强劲的助力和保障。

二、定期进行消毒与敷料更换

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周期进行治疗,因此,在置管期间,患者导管周围皮肤容易受到细菌侵害,继而对其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血液透析期间,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患者导管部位的密切监测,定期做好敷料的更换并对导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在此过程中,针对进行置管穿刺术的患者而言,应使用无菌敷料进行穿刺部位的覆盖并在每次透析前进行敷贴的更换。在患者暂停透析期间,应确保至少三天进行一次敷料的更换并在更换过程中对于患者置管部位的皮肤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对敷料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妥善进行粘贴,确保患者颈部可以正常活动。

三、置管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

在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期间应做好对于患者临床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从而正确了解患者身体健康实际情况并根据其具体需要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体温、血压以及心率等常规指标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还应合理做好对于导管部位是否存在疼痛、红肿、渗血以及渗液等问题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告知医生并与医生共同商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继而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问题的发生几率,为其透析安全性的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非透析时确保导管的夹闭

大量护理经验表明,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为了避免透析过程中对其进行反复穿刺处理,多数患者往往会进行置管操作。基于此,在非透析期间,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患者导管的管控工作,确保非透析时及时对导管进行夹闭,以免造成细菌经导管进入患者体内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透析完毕后,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导管的消毒工作并对非透析期间导管的看护要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说明,确保患者可以合理实现自我保护。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栓。针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共同对导管进行关注,若出现血栓则应及时进行更换。针对动脉内漏和长期导管的患者而言,在非透析时期可以引导其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封管处理。

五、严禁使用导管进行其他操作

总的来看,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仅用于透析使用,不可使用该导管对患者进行抽血与输液等工作,以免造成导管的污染。针对这一观点,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有效确保导管的科学使用,有助于实现患者治疗工作目标的根本达成,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至关重要。总的来看,相关工作的合理落实有助于实现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生命安全的维系具有积极价值。

六、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为了合理实现其公共安全性的保障,医护人员要尽量引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积极减少日常的行动,有利于降低导管弯折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其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从患者的角度分析,通过尽量降低腿部的运动,有助于帮助患者降低对于导管所造成的牵拉,其有利于实现缝线断裂问题的科学规避。

七、做好患者透析期间的体位引导

在透析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乱动对导管造成影响,医护人员应合理引导患者在透析前选取一个舒适的体位并避免在透析过程中乱动。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不要自行对导管进行触摸,继而降低细菌感染问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对于透析期间保管的压力变化进行自我感知,以便及时发现导管打结与堵塞等不良问题并及时加以处理。

八、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医护人员在这个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医护知识的宣教与说明,帮助患者正确了解血液透析及导管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通过上述工作的全面开展,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充分实现对于自身身体卫生的密切关注。在洗澡时,应避免导管及其周围皮肤沾水。若敷料被水或汗液等浸湿,应及时进行消毒与敷料的更换处理,从而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为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与保障。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导管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医护常识,部分患者往往难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导管护理,继而于血液高辛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健康的充分保障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针对相关问题,笔者结合大量临床护理经验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患护理的相关要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广大血液透析患者正确了解导管护理工作的要点所在并积极展开相应的护理配合。最后,相信随着广大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我国血液透析工作综合水平一定可以得到一个质的飞跃,继而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重拾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