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

胡士玉

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 方法:将9212份尿样品进行检验,筛选出有较大偏差的样品,并进行复查,并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9212份送检尿液样当中,共筛查出94份检验误差比较大样本,误差率为1.02%。对其进行复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有可见采集因素、用药因素、保存因素、运动因素、实验室因素、分析因素、用药因素,其中采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46.81%,和其他因素比较(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检验结果的偏差,必须根据各种因素,对检验的各部分进行严密的监控,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影响;尿液检验;相关因素

尿液检验是目前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对于肝胆及肾脏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尿检具有采集方便,操作简单,检验快速,诊断结果正确,可用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然而,在实际的尿检验中,由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检验的准确性和临床症状有显著的差别,从而对以后的诊断和手术有一定的不利作用。通过对影响检验的有关因子进行分析,从以上几个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干扰对检验的效果,从而达到改善检验精度和准确度的目的[1]。本文选取2020年2月到2021年12月间我院检验科送检的9212份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检验结果,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到2021年12月间我院检验科送检的9212份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6012人、女性患者3200人,患者的年龄在24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3±5.12)岁。

1.2 方法

尿液检验:采用一次性尿液收集器对病人的尿样进行检验,选择中段晨尿,并采用希森美康UF-500i尿沉淀分析仪和优利特URIT-1500型尿液分析仪以及它们的相关仪器进行检验。

对有显著错误的样品进行检查,并请专门的尿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重新检验,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确定对检验的影响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212份送检尿液样当中,共筛查出94份检验误差比较大样本,误差率为1.02%。对其进行复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有可见采集因素、用药因素、保存因素、运动因素、实验室因素、分析因素、用药因素,其中采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46.81%,和其他因素比较(P<0.05)。见表1。

表1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统计与分析

影响因素

例次

比例

采集因素

44

46.81%

用药因素

20

21.28%

保存因素

10

10.64%

运送因素

8

8.52%

实验室因素

7

7.45%

分析因素

5

5.32%

总计

94

占总数1.02%

3 讨论

尿液颜色、 PH值、尿透明度、尿白蛋白、红细胞水平等指标可以确诊,比如尿中的红细胞含量不正常的增多就是一种泌尿系统的结石;尿白蛋白含量的增高表明是肾小球的损害,肾功能的不正常;尿胆原值呈阴性,说明肝有问题,有肝硬化、肝炎、酒精肝等的可能性;尿酮体和尿糖水平的增高是有糖尿病的征兆。如果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很容易造成误诊,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康复和处理。

本文对9212份尿液标本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9212份送检尿液样当中,共筛查出94份检验误差比较大样本,误差率为1.02%。对其进行复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有可见采集因素、用药因素、保存因素、运动因素、实验室因素、分析因素、用药因素,其中采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46.81%,和其他因素比较(P<0.05)。

采集因素:本文94份检验误差较大的样本中,采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46.81%,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采集因子中还包含采集器皿和采集样品本身,采集器皿的作用是由于选取的原料不正确而引起的尿变,而现在化验中心所选用的是一次性的便携式抽吸器,通常都没有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样品被污染,如果患者有经血、白带、粪便、男性精液、前列腺液或者其它的排泄物,都会影响到样品的检验。尤其是在妇女的尿液检验中,这种错误的几率要大得多,因为人体的生理构造,女性的阴道会分泌大量的液体来维持阴道的潮湿,从而防止病菌的传播,但是由于尿道口与阴道口的距离非常的近,所以在收集尿液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有阴道分泌物混在尿液中。因此,在收集尿样品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并引导其做好收集前的卫生,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排尿[2]

用药因素:这一因子在本文中位居第2,因为在化验之前,如果病人在短期内使用某些药品,会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浓度产生影响(不同的药品对机体的作用也会有差异),从而造成检查的结果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到医生的判断。检查之前口服氯丙嗪、吩噻嗪等药物会导致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检查出现异常。因此,在做化验之前,应给予病人恰当的教育,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并通知病人有关的注意事项,并将不合格的病人推迟检验[3]

保存因素:尿样品的变质期一般为1-1.5小时,保存环境和温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保存环境必须达到24℃,若检验不到,必须将其添加到样品中,冷藏保存。样品收集之前,要对取样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并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并按照规定进行样品的保管。夏天检查作业一般在1小时以内进行,冬天可以增加到2小时。若要进行样品的贮存,应保证室温2~8小时,贮存期不宜大于6小时。

运送因素:一般的尿样在取完后,必须在1小时之内进行。如果样品在采集后长期存放,可能会引起尿中的理化变化,从而使样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验的效果。另外,由于环境的原因,尿液长期接触到大气中,也会因为微生物的繁殖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尿的性质变化。另外,在送检的时候,必须在携带尿样的容器上,写上患者的姓名、性别、病情、采集时间等情况,并与检验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后才能接受[4]

实验室因素:实验室检查尿液的方式多种多样,检查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例如,在测试蛋白质指标时,使用了青霉素、喹啉、季铵盐等多种抗生素,会导致蛋白质指标的测定产生误差。再如尿PH测试,尿 PH测试是非常灵敏的,如果保存的不好(例如阳光直射、密封不严、环境潮湿),或是长期接触到的尿液,都会影响到尿液的准确率。另外,在检验时,如果不正确保存尿环境,仪器保养不当,仪器精度不高,室内温度不合理,检验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有关的检验规程,检验的结果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应按照化验室检验要求、相关仪器操作及维护规程,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5]

分析因素:由于检验中存在的某些特殊现象,例如由于长期使用所产生的尿中的细胞学变化,会造成检验的错误。因此,应加大对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业务技能,以便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6]

综上,在尿液检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检验结果的偏差,必须根据各种因素,对检验的各部分进行严密的监控,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春亮.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7):104-105.

[2]马燕.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12-114.

[3]张静.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172+176.

[4]刘丹秋.尿液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1):150-152.

[5]燕晶晶,张婷婷,李柯芬.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76.

[6]张军,黄铮.尿液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