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研究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李英男

身份证号码: 21011119690115****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成果之一,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按照预设程序稳定开展相应的生产操作,有效降低人工工作量和成本。同时电气自动化可提高工业生产过程效率,对其采用高效的控制技术,有利于提升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由此在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当严格把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并实施合理的管理策略,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1工业电气自化控制技术应用价值

1.1优化控制流程

相关行业在加大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加大关注力度。这是因为自动化控制化技术系统在运行时,容易部分数据参数容易发生变动造成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复杂多变,如果出现数据误差,企业要通过加大投入成本来核查数据中存在的误差情况。因而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相关方面的运用力度,对提升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的管控装置也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步骤也比较简单,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转。

1.2确保控制模型的精确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和管控效率的高低大概率是由其数据库储存量和动态方程比所决定的,并且管控效率低下会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带来影响。其控制模型的设计较为复杂,管控数据持续处于波动状态,不利于对控制程序进行深入的了解。被控制模型的精确性也因为人们无法预测影响模型控制等各种非主观因素,导致其很难发挥实际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系统在控制程序上不会对控制目标进行建模,降低了非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

2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方式

2.1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方式一般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提高通讯速度,对小型电气自动化系统实施有效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总台,对工业设备和仪器进行远程操控。相比于其他控制方式,具有节省材料、可靠性高、安装费用少等特点,并能够结合实际工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的控制组合,结余大量电缆,提高控制时效性和有效性。

2.2集中控制

为便于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可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其是将系统的部分功能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处理器中,有利于统筹控制系统的运行,更为便捷的开展操控行为。近年来工业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及功能等大幅增加,在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时,会造成处理器的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处理速度,而且成本有所增加。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该控制方式主要是对断路器连锁与隔离刀闸操作闭锁采用硬接线的方法,其中隔离刀闸的接线一般为二次接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征,在检修维护中经常发现辅助接点不准确、查线不方便等问题,影响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所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集中控制方式需按照工业生产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和应用,保障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

2.3现场总线控制

随着工业以太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现场总线成为其最为普遍的控制方式,其具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则是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按照具体情况设计不同间隔。并且现场总线控制可以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现智能安装,有助于节省电缆使用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安装维护费用。

3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策略

3.1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控制

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优化控制方式和手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工业企业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基于电气工程运行原理、检测管理方法等,积极引进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维护和应用效果,保障电气工程控制具有科学性、快速性和精确性,尽可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实时通讯,降低人为操作危险系数,注重远程控制架构的建立,形成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操作。

3.2系统处理电气自动化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面,为保障有效的系统处理,需要科学选择适当的抗干扰措施,并优化处理传输信号屏蔽、设备接地信号等,加强工业电气工程的运行维护力度,减少故障发生率,促进整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相关技术人员在选择设备时,应当综合考虑工业电气工程现场的环境因素,通过长期验证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其能够适应现场的复杂、恶劣条件,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处理可对电机的运转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准确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误差扰动现象,如存在扰动则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技术人员尽早、准确的找到出现误差扰动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施效果。

3.3选用适当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为保障工业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的有序应用,应当做好其基础性工作,选择适当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形成完善的电气工程系统。结合目前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现状,对于自动化控制技术设备的选用包括三个类型。首先,应合理选择控制处理类设备,比如处理器、控制终端等,借助控制中心的控制处理类设备,有效调整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及时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其次,对信息收集传递设备开展合理设置,比较常见的有监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电子信号转换器等,便于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实施全面、实时的监控管理;最后,需科学选用生产作业类设备,如磁型开关设备、自动控制变压装置等。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实现稳压、变压以及还闸等操作。要求这一类设备应当能够适应各种电气工程的现场环境,并有效应对积水、潮湿等危险状况,并推动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具有精确性,降低人工操作的危险系数,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合理性。

4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4.1智能化

今后一段时间,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逐渐趋向智能化方向,尽量减少用工人数,仅需依靠少量的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控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未来依据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注重开发统一的系统应用平台,从而为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提供必要的操作支持,进而为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而提供相应的辅助作用,进而有效降低各项消耗费用,促使电气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化的系统应用平台,有助于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好的实现系统独立目标。如在未来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实践中,可按照生产需求,针对客户目标将相应代码下载到PLC控制器中进行有效运行即可。

4.2集成化

由于当前世界整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多种先进科技相结合的趋势越发明显,逐渐朝向集成化的方向前进。所以在今后发展进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会集成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通讯等技术,进一步丰富控制功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拓展在工业生产领域内的使用范围。同时基于集成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降低电气设备的占地空间和面积,促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对节约企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其是一项系统化和复杂化的工程。在实际设计和运用环节,相关人员需要注重结合计算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挥其自动化、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并根据电气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单独或组合控制方式,并有效实施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控制、系统处理电气自动化以及选用适当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管理策略,尽可能提高工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孟凡良.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5):143-144.

[2]李慧.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9,(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