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郭吉月 1 马涛 2 张田田 3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 (烟台 )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机械制造专业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比,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性,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际的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学方法的优化,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着力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提高。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教学方法

引言

在信息时代日益发达的大前提下,企业所面对的环境也在逐步变化,产业内部的竞争逐渐剧烈的同时,企业也许承受市场的变动。企业想要保证自身的长久发展,在市场内占据一席之地,则需紧随时代潮流,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人才体系。由于人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机械制造产业内人才十分重要。中职院校内的机械制造专业作为重点专业之一,需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合理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推动人才的发展。

一、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教学现状

基于新教育背景下,各个学校在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活动开展期间,为了能有效对教学效果和水平进行提升,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加强了对先进教学手段的利用,并能在依照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系统的融合在一起。由于考虑到成本上的压力,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通常会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习,采取岗位培训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简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学校会结合专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与工厂进行无缝对接,利用向工厂输送学员的模式,切实达到学生在岗参观和实训的目标。通常而言,学生如果有机会在一线工作实践,操作水平和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并且,在操作期间,学生也能从行业技术人员身上学习到非常多的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身综合能力,进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

建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教案、章节、资料、通知、作业、考试、讨论、统计等模块。在教案模块中,包括课堂教学所有的PPT;在章节模块中,制作了每个讲课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块进行预习、复习;在资料模块中,包括各种实际加工过程及装配视频、实际生产过程典型的机械加工及装配案例,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及时学习相关内容;在通知模块中,教师按教学进度将教学要求、复习预习内容、准备案例发布下去,使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效地与教师交流互动,提高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考试模块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几次小考,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在讨论模块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教师授课过程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要求,从而使教师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好本课程。

(二) 收集并分析学生数据

中职院校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大会数据处理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完善学生的数据信息,对学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便于后续工作顺利开展。院校可以收集学生的信息,随后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制定长远的教学计划。中职院校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学,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与课堂积极性。比如,教师就可针对学生学科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App,帮助学生及时查找所需要资料并查看的学校课表,还能够掌握到学校对专业领域的具体通知和规定内容。通过每天打卡App,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掌握、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掌握情况数据的采集与汇总,合理推荐学习活动与娱乐内容,并定期为学生设置若干兴趣类小测验。最后,建立学生个性化的数据报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从而实现了师生交流的和谐发展。

(三)实际模拟训练

为了能够高效解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该在强化对机械制造专业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利用,对生产和制造过程进行高效模拟与学习,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全方位提升,不断对实际操作进行改进以及优化。简而言之,针对这种方法来说,主要是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作为依据,对机械制造期间的其他环节展开模拟训练,保证在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融合下,学生的学习过程能与工厂生产现状、需求相贴合,确保学生对具体工艺的流程的理解能力全面提高,进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提高的目标。同时,通过进行高标准的机械制造模拟,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大大提高,不仅能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能激发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的浓厚兴趣。并且,将机械制造作为核心,学生在进行实践阶段,能够学到和了解多种多样的技术内容,包括传感技术、机械装配技能等,使得学生的学习课程范围能够达到整体扩大的目的,着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从而真正达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高度结合的目标。

(四)加强课程思政结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自行观看《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系列视频,使其在了解本专业前沿技术的同时,增强职业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课中讲解时要强调机械工艺方案设计中的安全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细心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关注行业动态、热点新闻、政策法规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家国责任感。

(五)学生评教,家校联系

由于线上教学阶段,教师无法面对学生,拿不准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通过课后扫码评课,让学生对本次课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教师进行下一步调整提供依据。此外,团队教师还根据平台统计的数据形成含到课率、在线时间和学生失联人名等数据的教学评价简报,供班主任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由家长和学校共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新型家校关系网。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认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的矛盾以及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等问题,从重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福,曾凡娇.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河南农业,2020(30):30-32.

[2]朱晓翠,李春光,王继利,李博骁,胡炜.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10):153-155.

[3]刘隆节.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9):229-230.

[4]黄建峰.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43.

[5]王鹏.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