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在医院网络化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医学统计在医院网络化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谢逸纯 1 徐婧婧 (通讯作者) 魏晓玲 2 吴凯佳 3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 515000 )

摘要:在新时期,医疗科技呈现出飞速发展趋势,医院内部信息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建设速度不断提升,医学统计也逐渐从过往单一统计方式朝向全面化方向发展,在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文章就以医学统计在医院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医学统计在医院网络化管理当中具有的意义,分析高质量应用医学统计的策略。

关键词:医学统计;网络化管理;应用意义

引言:医学统计是针对各类数据展开处理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就是利用统计学原理,采取统计学方法转换医学信息,进而让大多数人可以理解并掌握各种规律。在医院网络化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医学统计,依托医学统计具备的功能和作用能够让医院网络化管理质量持续增强,提升网络化管理质量,为医院长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 医学统计在医院网络化管理中应用意义

  1. 提升医院网络化管理质量

在医院统计工作落实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施统计分析工作,依托统计分析工作可以精准掌握医院网络化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医学统计分析来结合经济理论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项网络化管理业务,从医院运营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健全管理指标体系,及时的生成所需统计分析数据,不仅可以为医院领导层管理决策以及网络化调控提供更多数据,发挥出指导作用[1]。同时将会计和统计分析合理结合,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网络化管理成本投入情况,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的目标,让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应用,促使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质量可以全方位增强。

  1. 保证医院指标计划制定合理性

对于医院而言,保证医疗工作开始质量是网络化管理的核心任务,这也使得在网络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医疗工作要求制定质量目标以及指标计划,将医疗质量直接的反映出来。而要想确保质量目标制定有着合理性就需要充分利用医学统计信息,依托医学统计信息来为医疗工作长期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2]。例如:利用医学统计了解医院内部各项设备运行情况,进而制定出符合各个科室要求的质量管理指标,让医疗设施可以高质量应用。由此可见,医学统计所提供的信息是医院这对各项指标进行制定的重要标准,只有结合统计工作展开数据处理,才可为医院管理人员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增强医院内部工作质量与效率。

  1. 增强各类基础工作开始效率

医院内部网络化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将规范化基础工作当作前提条件。基础工作开始准确性以及效率对于网络信息可信度和网络安全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网络化管理与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医师编码、医护人员信息、各个科室信息、临床病症以及患者信息等,各种内容都需要通过精准统计与规范化处理、审核之后将其全面录入到信息系统当中,进而使得网络化管理工作可以高质量开展。此外,在新时期,医院内网络化质量和涉及范围不断增加,患者信息管理、医护人员信息管理以及缴费等均可以在网络当中智能化开展,在这种环境下统计科室内部统计系统运行质量更高,数据计算以及汇总统计可以智能化开展,极大地减少医院内人工成本,不仅使得统计工作质量增强,还改进各个科室工作开展效率[3]

  1. 医学统计在医院网络化管理中应用策略

  1. 全面发挥统计工作职能,综合化展开管理

统计信息数据是统计工作开展基础,医院在将网络化管理全方位实施之后,患者从开始入院到最后出院整个过程均可依托网络展开,患者原始资料数据和患病信息将会通过不同工作站进行录入并高质量储存。不过在这一流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错误输入、硬件设施故障或者操作不当等,均有一定几率造成数据资料发生丢失,若是无法及时将其解决对于统计信息开始质量与可信度将会带来一定影响。为此,需要统计工作人员依托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不同科室输入的原始资料,并经常性的针对各类数据信息展开验证,针对统计信息资料设置相应的防护系统,保证统计信息具备的价值可以完全发挥,尽量避免出现各种因素对统计工作带来影响。同时,在统计工作开始中,需要及时跟踪医院各项管理活动,增强对于内部与外部各种信息资源分析能力和敏感度。

  1. 增强统计人员综合素养

一方面需要让统计人员具备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态度,在日常工作当中需要及时更新观念,转换工作思想。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统计工作当中,促使人才间形成一个良性化的竞争氛围,让工作人员能够自我提升,以此来充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统计要求。数据统计人员需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医院内一线科室了解临床工作内容,掌握第一手的临床数据资料,做好监督以及检查等各项工作,并将数据分析当作重要依托,主动及时的参与到医院内部决策与管理工作当中。另一方面,统计人员要持续增强对于信息技术实际使用能力。在多媒体以及大数据技术全面普及之下,统计人员需要快速了解各种技术具体使用方式,增强自身大数据使用和智能软件操作水平,长期进行学习。

  1. 改进统计工作制度

过往医院内部统计工作重点就是为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提供服务,工作内容较为片面、形式落后、效率不高,并且很难确保统计数据信息分析质量。在网络化与信息化全面在医院内普及背景下,必须要重建或者完善综合性统计制度。在各个部门内部设置专属的统计人员,针对医院一线部门患者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设施以及补助信息等各类原始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明确统计不同部门设备消耗、采购以及维修成本、设备运行信息等,将综合数据信息全面融入到辅助决策当中,为医院内部各项管理与决策工作开始提供依据[4]。此外,需要把基础性的工作信息当做重点管控内容,例如:电子病案数据信息等,全程针对患者电子病案展开管理,构建一个健康化的管理措施,以此来为病案信息统计工作开始精准程度提供保障。

  1. 构建一个全面管理指标

在落实统计工作当中,利用统计指标不仅可以精准将各种原始数据展示出来,还可为医院内管理者微观网络化管理、宏观分析提供关键依据。在医疗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下,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化程度持续增强,统计工作服务对象出现革命性的改变,需要依托静态性、综合性的管理指标来持续增强统计工作开始实效性。可以将过往指标体系当作重要基础,构建一个与医院管理和发展要求相符合,能够将医院管理情况全面反映的指标体系。结合不同指标要求,针对数据录入时限、录入标准和方式进行管理,以此来从源头上保证数据信息精准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医学统计在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医院决策、经营管理、发展目标制定等提供重要依据,还可全面分析和把控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总之医院医疗服务各个方面均有可能涉及到统计信息。为此需要针对统计工作质量进行高度关注,明确的掌握统计信息系统应用策略,结合医院网络化管理配置与布局,全方位对统计工作进行优化,以此来实现增强医院内部管理质量、医疗服务水平、资源配置质量,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亚旭,王春鸣,周莹,等. 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与多学科协作诊疗认知评价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21,41(10):46-50.

[2] 马晓静,秦佳鑫,黄菊. 医院管理人员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认同评价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21,41(8):17-21.

[3] 王千也,李和平,曾静,等.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患者管理现状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1):1921-1925.

[4] 张秀娟. 医疗健康大数据视角下医院病案的统计及管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