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余美云

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 广东中山 528467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为了实现学生的美育要求,深度强化了对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同时针对小学艺术课程的相关教学法研究也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工作任务。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法才能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以小学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探索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 达尔克罗兹;运用方略

引言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音乐课堂不再是硬性传授一些基础乐理知识,而是让每一位小学生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若想要实行素质教育式的小学音乐教学就必须摒弃一切单一枯燥、无聊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对音乐的实际感知。常见的三大音乐教学法分别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本文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研究内容来探索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方略。

1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概述

1.1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简述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作为三大音乐教学法中最早的一种模式,拥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于后继的各种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教育原则对于后两种音乐教学法的出世奠定了坚实基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依旧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体态律动教学,其主要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将入耳的音乐进行再现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时值变化等相关信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有效确保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良性互动,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效率1】。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时一般会将体态律动教学法作为主要方式,因此主要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作为代表来研究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和价值体现。

1.2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使用价值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认识到了解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说明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质量都产生着不小的影响。正所谓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兴趣的学习才能算作成功的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恰好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传统的音乐知识讲授教学法并不适用于长期的音乐课程教学,其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小学音乐教师对各种音乐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检验,最终发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动作和音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保证在音乐课堂中的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体会到一定的音乐课程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也少不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帮助,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即兴改编歌词奇妙现象,使接受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生大为受益。

2 小学音乐课堂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运用方略

2.1 展现多样化的音乐节奏

节奏是属于音乐组成结构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中音乐节奏快慢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抒发严肃、悲伤的感情时多采用的是慢节奏,表达热烈、欢快时通常采用的则是快节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可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节奏,如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进行音乐节奏的讲解,其音乐中复杂的音符和复杂音乐结构都会让小学生失去兴趣且枯燥乏味。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大多应建立在听觉训练的基础上最为合适,例如当我们在学习《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的时候,可以采用拍手的游戏来感知节奏,体验重音。首先确认这首歌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届时要求两人相对而坐,听到重拍时要拍自己的膝盖,听到弱拍时两个人双手进行对拍,同时在自拍膝盖要加大力道来体现出重音的感觉,相反的时拍对方时要稍轻从而来体会弱拍的感觉。再以四年级音乐课本为例,有一首名叫《大雁湖》的歌曲,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这首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节奏。例如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先迈出右脚后迅速接左脚,此时身体的重心会产生转移然后将微曲膝盖来体会音乐节奏。进行《加伏特舞曲》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步行来感知音乐内容中的情感表达。

2.2 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利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内容。比如听到高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向上伸展自己的身体,可以把手平放来表现自己听到的中音部分,如若听到低音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出缓慢向下倾斜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并且要时刻保持手臂的放松与自然用以感知节奏的变化以及音乐的快慢等,当学生在学习《故乡是北京》时,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体会音乐情感,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设置提问环节针对学生所听到的音乐内容进行讨论并畅谈感受

2】。同时鼓励学生去模仿该音乐的音调并及时给予反馈评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结合以往的经验来。提升自身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通过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方式对音乐内容进行了很好的感知,从而提升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并学会了运用身体动作来体现音调的变化从而能够感知到这首音乐的思念之情。

老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上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来设计一些与歌词相关的动作,以此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产生兴趣和学习动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对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限于能够准确地感受到所学歌曲的情感,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掌握即兴创作方式来发展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即兴创作活动方式通常包括即兴问答、即兴演唱、即兴指挥、表演等多种方式,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一首新歌时并不能完全记住歌词但是已经很快理解了音乐曲调,因此在学生不会唱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编创歌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意进行编创并及时与学生分享讨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音乐或者是感知旋律的时候,会跟着旋律进行相应地指挥,有时甚至会进行对应地表演,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正确的指导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3 动态体现音乐音调

音乐的节奏固然重要其音调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节奏与音调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音调就要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他将耳、口语、身体动作甚至语言和歌唱都作为教学工具,此种方式更能有利于学生发展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练习C大调音乐时可以采用节奏型的方式将节奏上的变化将音节变成旋律。如唱上下行音阶时可以每两小节换一次节奏型,其次老师指导学生音高音准的练习活动中时,首先要借助钢琴调准学生的音准,例如唱do时摸摸地、唱re时摸摸脚腕、唱mi时摸摸小腿等简单、容易记忆的方法来体会音符的高低起伏从而达到动态体现音乐音调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于小学音乐课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代家庭虽然重视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但是仅过多地追求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是否超群,反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遵循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来进行合理的教学,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陆伟. 融通多元体验,感受音乐之美——浅议"通感体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 教育观察, 2020, 009(003):P.139-140.

2陈志帅. 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方法探析——基于三大音乐教学模式的启示[J]. 音乐世界, 2020(1):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