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动给水泵油系统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1

汽动给水泵油系统改造

韦雪芹

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电厂 531400

摘要:针对我厂350MW机组汽动给水泵曾出现润滑油泵启动后母管压力不上升的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开展有针对性的验证性试验,找出出口管道窝集空气是导致油泵失效的根本原因。经研究分析,对系统进行改造,主油泵出口管处加装一路管道回小机油箱内部,实践表明是正确的。


关键词:汽动给水泵 润滑油系统 油泵故障 原因分析 改造


1 前言

我厂350MW机组的汽动给水泵的汽轮机配置独立的油系统,主要供给汽轮机和给水泵润滑系统用油。供油系统由容积为3m3油箱、主辅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溢流阀、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逆止阀、进油管路蓄能器、管道、仪表等组成,上述部件全部安装在油箱的顶部及侧面,供油系统设计成整体式液压站。

本油系统主辅油泵为电动油泵,且为两台相同特性的立式叶片泵,型号为YB-E200或YB-D250-C,此立式叶片泵的出油口压力约为0.4~0.7MPa,流量为267L/min或347L/min,用于提供轴承润滑用油。主辅油泵的出口均装有逆止阀,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工作,辅油泵备用,两台油泵可互为备用。本油系统的直流事故油泵作为主辅油泵的最后备用油泵,用于提供轴承及盘车紧急情况下的润滑用油。当润滑油压降至0.08MPa(小机平台油压),直流事故油泵可以自启动。

2 现状

该汽泵无论是在机组调试,还是生产期间,均出现主辅油泵在正常情况下切换时备用油泵启动后该油泵出口油压为0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启动第一台油泵时油压能够正常建立,泵出口压力0.4MPa左右,到达12.6米平台0.2MPa左右。

3 原因分析

国内研究表明,润滑油压建立不可靠的原因有:

  1. 油泵自身出力不足。可以对油泵本身的特性加以改进,包括叶轮直径增大、提高转速、更换特性更好的泵等,必要时,也可以对该油泵进行改进或更换。

  2. 射油器结构参数不合理。入口逆止门控制盘上浮受阻、不稳定,未起到未起到密封作用,油量不足,引起向系统的供油不足。

  3. 各轴承或调节系统用油量偏大,可以进行限流。

  4. 套装油系统由于油箱容积的限制,且为了便于布置油泵,易在备用油泵吸入区形成气泡,油泵又都布置在油箱上面,这样,油泵在备用期间易在泵体空间的最高处形成气泡聚集,当油泵被联启或启动时,形成皮塞使其出力下降。

  5. 系统可能存在泄漏或堵塞,应彻底仔细检查,予以消除。此外,溢流阀回油易卷吸空气,若距油泵吸入口近,启动后油压可能波动并建立不起来,电机电流为空载电流。

4 问题的解决

机组连续运行期间及各次检修停机对油泵的例行试验均未发现异常。无论是主辅油泵哪台先启动油压都能够正常建立,而且该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轴承温度正常未偏高,排除油泵自身出力不足及轴承用油量偏大的问题;该油系统没有射油器,也排除射油器机构参数不合理的问题。

在某次停机检修中,为了进一步查找原因,决定再次进行油泵切换试验。先正常启动第一台油泵,出口压力0.4MPa左右,经过半小时后启动备用油泵,备用油泵能够正常建立油压。因为油泵在机组正常运行时都是每个月进行一次定期切换,那么是不是由于长时间处于备用,空气进入备用油泵的量增加引起备用泵打闷泵呢?不管是什么缘故,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为了彻底消除存在的隐患,在第一台泵启动达到十天后,再次进行油泵切换,再次启动备用油泵,同时缓慢打开备用泵出口压力表接头进行排空气,发现系统油压立即逐渐升起正常值,说明油泵内(包括其进口管道)窝集的空气是导致油泵出油失效的根本原因。虽然在小机主油泵上设计有单向阀用于排空,如果润滑油的杂质在单向阀中堆积或是堵住单向阀出口时,就会造成空气排出缓慢或是难排出,从而影响油泵在切换时,备用油泵的出力。经研究分析,对系统进行了小改造。在各台主油泵出口管处加装一路管道回小机油箱内部,中间加装隔离门及节流孔板进行自动排空(见图1、图2),由于该管道管径很小,对油泵及系统特性影响甚微。经试验启动备用油泵运行,润滑油母管压力起压正常,反复试验均起压成功。



629dbda374e8f_html_44990e517eb0d5f8.png


图1 润滑油泵改造前系统图


629dbda374e8f_html_d285c27b0352f32c.png

图2 润滑油泵改造后系统图

5 结论

经过一年的运行考证,开展若干针对性的验证性试验,均未发现备用泵启动未能建立油压现象,实践证明,该问题得以成功解决。确保汽动给水泵运行油泵故障跳闸时,备用油泵能正常启动,为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