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全科门诊新进护士岗前培训教学方法(在职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口腔全科门诊新进护士岗前培训教学方法(在职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刘洪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401147

摘要:全科医学的在目前的医学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同样在口腔医学中,全科口腔门诊可以治疗综合性口腔疾病,凡是口腔内涉及到的疾病均可以在全科口腔门诊中得到初步治疗和解决。同时,这样的口腔门诊相较于专科口腔门诊,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门诊护士需要配合口腔科医师完成分诊、护理处置,因此对于新入职的护士来说进行一套完整的岗前培训后正式后再进入临床岗位,才能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并配合医师完成临床工作。故本文对目前新入职的护士在进行入职前培训应该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对其在将来的工作中帮助最大进行探讨。

关键词:口腔全科门诊;新进护士;岗前培训;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糖、高脂饮食导致人们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的口腔护理也日渐重视。尤其对于当地年轻人,拥有一口健康、美观的牙齿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口腔治疗除了需要口腔科医师的判断力,口腔科护理也是一个承受巨大压力的职业,口腔科的护士通常需要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活动,结合每位患者及患者家属要求和医师的诊断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治疗。但是在面对高强度工作中也容易因为身体疲惫,无法兼顾患者的要求等原因造成对工作的疲惫感,使其无法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患者,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护理工作[1]。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对于护士这一职业的认知,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收入也普遍低于医师,上升空间较小、工作辛苦等综合原因都让新入职的护士在对面临繁重的护理工作带有消极态度。故对于新入职的护士,进行职业认知、技能培训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非常迫切且重要。

1.口腔全科概述

口腔全科诊疗是在兼顾全身健康的前提下,开展以牙科疾患为核心的口腔疾病的综合系列治疗的学科。口腔全科门诊主要针对常见口腔病、复合型疾病以及专科难以解决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口腔治疗而开设。利用医师的专业融合优势,为患者开展综合性治疗,也可以采用联合会诊模式,为患有多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同时为需要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口腔保健及治疗方案,为代谢性疾病患者提供口腔保健,外伤补牙还有特殊人群的保健治疗都是全科口腔诊疗的服务范畴[2]

2.加强岗前培训的意义

2.1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护理人员在学校中都会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考核都要求其具备准确、规范、熟练的操作技术,这反映了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医院护理团队的面貌。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提出了“三基”(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这也要求护士必须对各项工作的程序和职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2提高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应做到“三贴近”(即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贴近患者)。除了过强的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也必不可少。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3加强护理礼仪

目前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护理礼仪这一方面仍然存在缺失,护理礼仪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属于公共利益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利益,是职业礼仪中的一种。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整个医院护理团队的精神面貌,是医护人员风采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对未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应该要求其做到精神饱满,操作时要注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操作优雅、轻柔,工作时要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治疗操作轻、开关门声轻。

2.4加强法律意识

医患纠纷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护士由于大部分是女性,在工作中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和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法律意识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传授法律知识使护士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力。

2.5注重理论知识更新及经验积累

护士培训也是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每一种职业都需要随着时间和工作阶段的不同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这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态度。且医学在目前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能对护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对于护理人员以后的职业发展以及卫生事业的进步都很重要。只有对护士进行培训,才能使各级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而不更新知识,容易造成职业疲劳倦怠等,也加大了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抛弃经验主义的陈旧观点,在工作中加大培训以及加强新上岗/重新上岗前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3教学方法

3.1重视个性化培训

每个护士在学校中学习的相关课程都是相同的,但是个人对于课程的理解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不同,在学习后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的重点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刚出学校进入岗位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不能盲目展开填鸭式教育,而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展开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是提高护士培训质量的关进因素之一,目前针对这个理念,在对护士开展培训时,需要先对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能力以及对患者的处理能力进行考察,带教老师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带教计划,为新护士的成长制定成长手册,记录从培训开始到结束新护士在学习中的成长。目前常常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责任带教制度,提升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能够照顾到新入职护士的思想及技术上的知道,使护理工作展开更顺利。

3.2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通过情景教学模拟可能发生的护理情景,让新护士在正式面临职场前通过分析案例,阐述或实地操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通过考核后,带教老师讲对模拟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点评指导及示范,让护士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将来应急处置的能力。此类情景教学模式,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场景中的操作结合起来,大大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且克服因为缺乏临床经验而在工作中惊慌失措的问题,对于长远而言,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规避一些安全隐患[3]

结语

在目前的医疗形势下,护理行业的队伍日渐壮大,但是在进入这个行业前,规范化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对于护理管理者而言,在培训中发现问题,总结出新的培训模式,才能将护理队伍培养成一个技术精湛,水平优良的团队,为护理行业储备更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莲英,胡志琴.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873-3876.

[2]吕德平,肖会能,杨玉玲.以病例为引导的培训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1):3490-3491-3492-3493.

[3]廖莹,文学锦,黎晔,等.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在口腔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