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观察

郑召萍

(东营胜利胜东医院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本实验择取2018年6月11日~2020年6月11日内西药房内10000张药单为研究样本。将2015年6月11日~2016年6月11日设定为管理前组,共计5000例。将2017年6月12日~2018年6月11日设定为管理后组, 共计5000例。管理前组沿用常规西药房管理办法;管理后组应用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办法,在此同时制定新的药品监管制度。结果:相较于开展相关工作之前,开展药品监督制度之后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开展改进工作前差错发生率为8.10%,实施改进工作后差错发生率为2.42%。相较于实施改进工作前,实施改进工作后出错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开展医院药房管理时,全面落实药品的合理分类,同时积极改善既往的监督制度,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院内西药管理误差发生率,提升病患对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关键词]西药房;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应用效果

医院中的西药房担负了药物分发的环节,其也为一所医疗机构相关工作开展的终末阶段,该项工作开展意义重大。和以往相比,现如今我国西药房的药物品类以及数量明显增加,院内西药房工作量明显增加,导致药品多发、错发以及少发等情况频频出现[1]。这种情况轻则会对病患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重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不难看出,做好西药房管理意义重大。为了全面分析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上述命题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实验择取2018年6月11日~2020年6月11日内西药房内10000张药单为研究样本。将2018年6月11日~2019年6月11日设定为管理前组,共计5000例。将2019年6月12日~2020年6月11日设定为管理后组, 共计5000例。

1.2方法

管理前组沿用常规西药房管理办法;管理后组应用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办法,在此同时制定新的药品监管制度。详细方式为:

1.2.1药品分类方法

依照当前中国关于药品分类的规定和准则,把西药房内的药品依照具体种类适应症以及给药方式完成分类工作,详细方案为:

(1)将非处方药和处方药进行科学分类。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有必要做好记录工作,以免出现分类混乱以及差错的不良情况。

(2)针对于特殊类药物,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完成分类管理工作。比如说麻醉剂、精神类药品等等。

(3)结合具体治疗科室,依照科室所需的药品完成分类工作。

(4)科学分类注射类制剂,比如说皮下注射剂、静脉注射剂以及口服制剂等。

(5)结合人体器官系统和药物的治疗机制。比如说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完成分类工作。

1.2.2创建新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结合本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完善既往信息化管理体系。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发放药品的具体效率以及调配正确率,就此减少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压力。经过相关管理系统,针对于西药房内各类药品开展动态性监控工作,将药师和医生组织在一起,进而监测发放药物是否存在差错,第一时间对药品出库情况加以审核。值得说明的是,医院方面应当把该项工作纳入到药剂师的考核环节之内。

第二、深度完善相关监督制度。结合本院当前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监督制度。积极组织药房所有药剂师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针对于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有必要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办法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第三、成立药事管理专业小组。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需要成立起负责监督发放药物以及采购药物的小组。该小组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管理以及监督。在采购药品过程中,务必要仔细查看药物入库和出库情况。在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认真核对药物的细节信息。

1.3观察指标

(1)分析开展药品监督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满意度结果对比情况。详细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项。

(2)分析开展药品监督前后出错率对比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开展药品监督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满意度结果对比

相较于开展相关工作之前,开展药品监督制度之后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详情参照表1.

表1.开展药品监督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满意度结果对比[n,%]

时间段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开展工作前

5000

2596

1645

759

84.82%

开展工作后

5000

4105

691

204

95.92%

X2





16.352

P





<0.05

2.2开展药品监督前后出错率对比情况

开展改进工作前差错发生率为8.10%,实施改进工作后差错发生率为2.42%。相较于实施改进工作前,实施改进工作后出错率明显更低,P<0.05.

表2.开展药品监督前后出错率对比情况(n,%)

时间段

例数

出错例数

出错率

开展工作前

5000

405

8.10%

开展工作后

5000

121

2.42%

X2



18.527

P



<0.05

3.讨论

制定新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做好药品合理分类工作为当前应对激增患者人数以及西药需求量、医疗事故频发背景下所大力推广的新型管理制度。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利用有效规范管理制度的方式,全面提高西药房药品管理规范度。经有效的奖惩机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谨慎性以及对于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同时也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利用这种办法在根本上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积极维护医院自身品牌以及形象。

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社会零售药店在销售相关药品时,除了不售卖戒毒药品、麻醉药品等特殊药物之外,其他药品购买起来比较容易[2]。因为存在这种情况,导致现如今药物滥用现象变得更为严重,进而对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因为病患滥用药物会导致其机体产生药物耐受性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即便是增加药物的使用剂量,其治疗效果未能得到显著改善。由此能够看出,做好药物的科学分类以及制定出新的管理制度意义重大[3]

在开展此项工作之中,创立院长负责制,成立起监督小组,以免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到医院西药房之中,避免发生贿赂行为导致质量不过关的药物进入到西药房。通过这种办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确保药物的质量。在此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医院的药品验收力度,有效完善当前我院设施,创建出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记录好药物的用途以及使用情况。以上各个环节均需要专门人员签字[4]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开展相关工作之前,实施药品监督制度以及药品分类摆放方案之后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相较于实施改进工作前,实施改进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出错率明显更低,p<0.05。

由此不难看出:在开展医院药房管理时,全面落实药品的合理分类,同时积极改善既往的监督制度,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院内西药管理误差发生率,提升病患对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玲.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4):180-181.

[2]李锐睿.浅谈药品合理分类以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07):226.

[3]丹增尼玛.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智慧健康,2020,6(05):12-13.

[4]陆菲.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实施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20,17(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