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发展分析

于艺婧

常州市武进规划管理服务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区开发不断外扩,“教育”已成为我国不断前进道路上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然而国内基础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找,了解国内外的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发展的不同点,得知新城区老城区及村镇区的教育设施布局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查找问题给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基础教育设施;专项布局;规划调整

前言

对于“教育”的概念而言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要进行更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越来越完善,发展的速度加快就面临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国内基础教育已开始逐步向高水平建设过渡,但是一些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等问题依然存在,进而导致研究落实与现状存在诸多的矛盾。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刻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城区建设开发为主导,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的发展主要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来探讨:国外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占据服务设施规划的主要地位,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就意识到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社区学校的概念,并通过试点工作验证了学校与公共服务设施对美国基础教育设施改善的现实意义,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实施策略[1]。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这就使得城市用地变得十分紧张,尤其在美国这样的地方,很多学者意识到仅从学校本身出发已经不能完美解决学校用地不足的问题,于是就演变成为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问题。总体而言国外的服务设施区位理论在基础教育设施的应用上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国内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的发展较晚,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在早期就意识到了基础教育设施需要进行布局规划,他通过西安市内的学校分布特点总结出了其学校的布局规律。依据我国现行的政策文件,其中将中小学用地划分居住用地,不同年龄段的基础教育设施(指学校)按照不同的服务半径进行划分,原则上应该保证服务半径全覆盖。然而处于人口逐渐增长的这一时期,人口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原有的服务半径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

二、国内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1用地规模不足

我国幅员辽阔,但随着国家逐步开放三孩政策,人口不断上涨,随之而来的是建筑用地非常紧张。目前大多数的房产开发商都将关注点放在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这种用地规模不足的现象主要存在于老城区内。对于老城区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是相对完善的,学校的数量以及校内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城区内人口。基础教育设施的用地规模不足就会导致基础教育的发展空间不大。这类问题在老城区内以学前教育最为明显。国家的二孩政策在2016年初落地实施,三孩政策在2021年5月落地实施,按照时间来计算,这些孩子就已经到了学前教育的年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人口共有25338万人,占比17.95%,人口突然上涨,学前教育面临着空前的热潮。然而老城区内的学前基础教育设施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建设水平滞后

建设水平滞后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即使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但是面对城市开发还是存在一些盲区。例如城市内新开发城区,在新城区建设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这一片行政区用地会有整体的规划,在教育方面所规划的基础设施用地也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是随着学区房热潮被掀起,学校成为烫手的山芋,很多家长都盲目购房,对于新城区内学校的教学效果还不了解。而在新学校建立之初,由于没有时间的累积,很多教师都不具有教学经验,部分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很好地将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还存在一类区域就是拆迁改造区,如有部分老学校的校区已拆除,但是新校区还未建立完成的情况下,就导致老校区的学生不得不去老城区入学就读,从而就会导致部分老城区超班超额运行的现象。

3分布不合理

基础教育设施分布不合理主要存在于经济不发达的乡镇等基层地区。大部分的农村只设置小学,而且小学的学校数量不多,也比较分散,甚至一个村落或者两个村落就设置一个小学校区点,这样就导致每个学校的人数都不会多,有的班级甚至只有不到十个左右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的山区,师资力量特别匮乏,教育设备更是不齐全,因为偏远落后的山区比较贫穷,很多老师不愿去教学,有的甚至一个老师充当多角色,一个人可以教全部的课程,更有甚者,一所学校的老师可以多校教学。还有教育设施的落后,导致教学实验数据不精准,有些使用设备仪器才能充分体现的数据或者现象都无法实现。这些地区大部分设置的是中学点,镇里的学校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有一部分小学由于农村逐渐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导致部分农村学生迁入城镇学校,会出现城镇学校超班超额的现象。

三、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策略

1加大城市开发力度

对于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布局合理性,就应该按现有的问题为分析出发点,对老城区、新城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统划分,从而协助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一方面老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应该进一步整合资源,按照基础教育的特点来统一规划。老城区一般都具有人口较为集中,区域规模较小的问题,所以就土地资源来说,是十分紧张的。因此,想要整合资源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学校建设的年代比较早,当时还没有现如今的这种规划布局条件,所以大部分在老城区的学校的规模较小,功能设备也不齐全,针对此问题应因地制宜地结合周边的土地,对此进行扩建,对于不符合扩建要求的学校予以保留,争取提高硬件水平,尽力达到国内统一水平,起到带动的作用。

2提高学校建设水平

与老城区不同的是,新城区在占地以及城市规划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新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统筹,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建设基础教育设施。伴随着政府在建设开发新城区的同时,新城区的学校建设也要注重合理性和创新性。以高标准、高规划的原则来建设城区,在新城区的建设初期,设计者就要将一些满足民生的需求考虑进去,尤其是教育、就医等问题。学村新建功能区的先期配套设施,需具备以下特点:1.管食宿、配置校车接送,扩大服务区域,解决偏远地区的交通问题。2.政府开发建设,集中发展,幼小中齐全,解决前期配套设施,带动地方区域的发展。3.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模,形成示范性院校。

3针对人口分布重新规划

将农村的分散学校进行合并统一,选择适中的校址作为一个新的统一的校区,将其他校区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校区,这样就会避免一班人数过少,师资力量短缺,一师多用的情况。同时还要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只有提高基本水准了才不会使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教育设施方面应与城镇的教育设施集中结合,共同推进发展,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全面达到国家统一的建设水准。

四、结语

基础教育设施是我国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如此重视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所以教育被看作是民生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设施必须提前做好规划。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基础是区域内学校的发展情况,首先我们应该遵循问题导向,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矛盾,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规划方针。其次,结合要改造的老城区和建设中的新城区进行基础教育设施规划,解决现存在的学校空间不足的主要布局问题。最终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地利用,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若宇, 李志民, 李昌华. 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发展研究[J]. 华中建筑, 2019(6):5.

[2] 陈立, 刘亚舟. 成都市生活圈划定及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优化[J]. 城市建筑, 20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