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浅谈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模式

吴巧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应急管理局 532300


摘要: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力度为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如何因应时代变迁,借鉴市场先进企业的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弥补财政资金缺口,更好地完成储备物资在防汛抗旱救灾中的职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增强储备仓库自身发展能力,主动变革,深度参与国家物流体系建设,减轻财政负担,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服务。

关键词: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模式

引言

防汛抗旱物资配置与灾区物资需求是供与求的关系,两者匹配性决定了防汛抗旱灾害救援的效率。在防汛抗旱应急处置实践中,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属于典型的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供方主导性和非程序化决策,易造成物资储备和流调不合理不科学,出现应急物资供需矛盾。救灾物资的发放效率受到物流技术的限制,影响了救灾的效果。

1.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仓储设施的简易化

符合电子商务时代要求的立体化和自动化仓库的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需求,而简易化的仓储设施通常状态是荒废的,利用率极低。作为国家储备仓库,其利用率低还受到体制的约束。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就提出,企业化管理和运营是物资储备仓库发展的必经之路。受制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物资储备仓库资源配置手段单一、机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其职能的发挥。同时,仓储设施的简易化增加了仓库在当下应用机器人等现代设备方面的难度。

1.2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利用程度较低

部门信息化建设不平衡,一些部门尚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在功能上还需升级完善。各部门信息共享不够,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程度不高,部分模块功能设计、场景应用还不成熟,一些应用还有待经受实践、实战检验。

1.3物资储备模式单一,未形成多主体协同储备

目前,我国主要以实物储备为主,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主体储备意识不强并且储备机制不完善,没有和政府形成互相补充的储备体系。在防汛抗旱救灾初期,政府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数量严重不足,而企业、社会组织的储备较为分散,很难迅速有效地对防汛抗旱救灾做出反应,这给初期的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4基层物资储备品种数量不足,无法应对重大灾情

由于大部分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无法配置足够品种数量的应急物资、救灾物资,当发生台风、洪涝、地质、地震等重大灾情,导致断水断电断路情况下,外界无法立即进入受灾地区开展应急救援,容易贻误救援时机。

2.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措施

2.1建立平衡统一、信息全面的物资储备规划体系

基于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牵头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编制统一的物资储备规划、目录,归集平衡各类主体、各种形式储备物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解决好储什么、储多少的问题,形成物资储备“一盘棋”。一是强化发改革委综合规划职责。发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拟订防汛抗旱储备发展规划(包括重要物资的储备目录),报省级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规划要充分考虑和平衡各突发事件处置牵头部门的意见建议,并根据突发事件处置需要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发展实际,定期进行调整和修订。二是压实各突发事件处置牵头部门制定应急物资储备专项规划职责。各突发事件处置牵头部门,根据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和应急物资需求目录,制定应急物资储备专项规划,统筹提出实物储备、社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临时采购等措施,及时提出动态调整储备物资品类、规模、结构的建议。同时,根据部门职责调整变化,及时修订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增补调整指挥机构成员单位,细化应急物资保障相关内容,提升储备效能。三是明确规划落实的监督职责发改革委牵头负责规划实施的综合监督。各存储主管部门按照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和目录,做好所负责储备物资的组织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

2.2加强信息共享

作为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管理的惯性思维是强调控制。但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各储备仓库要加强信息共享,合理化布局,更新管理理念,共同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从结构上看,物资储备仓库要强化协同发展理念;从具体的决策依据上看,要完成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的转变。其关键是加强信息的共享。在组织内部,信息的共享,让更多员工接触和利用数据,实现信息民主;在组织外部,考虑与利益相关者共享某些关键信息。物资储备仓库的发展应融入更大的物流体系当中去,即与港口物流、铁路和公路物流等联系起来,成为整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社会的物资流动过程中,储存成本占据了流通成本的很大比重,降低储存成本对于组织整体成本的降低有着很大的贡献。

2.3防汛抗旱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

防汛抗旱物资种类多样,不同种类防汛抗旱物资在灾害处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需求特点都不相同,科学合理的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储备有利于节约储备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资的整体保障力。食品药物类物资注重储备数量、物资质量,适合协议企业实物储备和协议企业生产能力储备;应急救援类物资注重响应时间、储备种类,适合政府实物储备;灾民安置类物资注重储备数量、响应时间,适合政府实物储备和协议企业生产能力储备;基础保障类物资注重响应时间、储备种类,适合协议企业实物储备和政府实物储备;大型设备类物资注重储备种类,适合合同储备。

2.4优化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结构,健全应急物资物流保障体系

建立物资储备与风险应对需求匹配机制,以多元化形式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专业型、高价值、科技化应急物资储备比例。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鼓励灾害风险高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储备站点。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及生产能力调查,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建立动态调整、轮换更新机制。健全多元化储备模式,实行政府、军队、市场、社会、家庭“五位一体”。稳步推进应急产品数据库建设。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实物+协议+产能”储备相互配合的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推进“中心库+区域库+前置库”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平战结合、立体保障、节约高效的应急物流运输体系,确保防汛抗旱物资供应与需求的连接畅通,提升物资保障效能,探索推进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应急物资立体投放模式。依托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专业化民营运输物流企业,统筹建立各级应急运输储备力量。研究在交通管控条件下,构建高效的防汛抗旱物资运输“绿色通行”保障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与流调主要是基于多次实战化的应急经验,物资流调与防汛抗旱灾情关系密切。然而,目前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缺乏科学的物资储备水平评价和物资流调评估,许多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配置缺乏有效评估,供给侧和需求侧难免存在不协调的情形。在以后的工作中,可建立科学的防汛抗旱物资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提高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与流调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林霞.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模式模式[J].行政管理,2020,15(02):125-128.

[2]周露,陈曦,陈宏,等.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模式模式[J].管理评论,2020,23(12):25-29+63.

[3]温志强,李永俊.我国防汛抗旱物资发放体系存在的突出短板与解困路径[J].应急管理,2020,57(06):132-134.


Shape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