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游戏与贴纸画奖励法相结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情景游戏与贴纸画奖励法相结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王小红

西安大兴医院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16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游戏与贴纸奖励法相结合在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上半年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科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游戏和贴纸奖励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静脉输液中情境游戏与贴纸奖励法相结合,可增强患儿输液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情景游戏;贴纸画奖励法;静脉注射;儿科

静脉输液为儿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常以哭闹、躁动等行为拒绝治疗,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且极有可能使患儿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其生长发育,也会加剧患儿家长焦虑、烦躁等情绪,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常规护理通常在患儿哭闹、躁动时才给予安慰,忽视其心理状态,易给患儿留下心理阴影。情景游戏是医院为患儿设计的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使患儿认识各项检查和治疗流程,缓解其对医疗的恐惧。贴纸画奖励法是给予患儿发放贴画进行鼓励,调动积极情绪。为进一步探讨情景游戏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的效果,本研究将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并探讨其对输液依从性、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1年上半年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45名男性,35名女性;年龄3~7岁,平均(5.18±0.66)岁。研究组中有44名男性和36名女性;年龄3~7岁,平均(5.24±0.57)岁。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入选标准:①静脉输液时间预计超过3天;②儿童具备基本的语言理解、沟通和表达能力;③孩子的父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在纳入本研究之前使用静脉输注;②患儿伴有沟通认知 能力低下、心理障碍、精神类疾病。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科护理,包括各种检查的口头指导、对儿童的口头赞扬、静脉通道的常规建立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的说明。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游戏与贴纸画奖励法。①情景游戏:A.在医院内设立儿童游戏区,在游戏区内配备全套医用玩具模型,如消毒用品、输液器、药品、无针注射器、听诊器、玩偶等,并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担任游戏指导。B.开始静脉输液前,带孩子们到儿童游戏区,向孩子们解释每个玩具模型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玩偶进行静脉输液,在游戏中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们,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避免孩子们的无聊。②贴纸奖励法:输液前,带孩子到治疗室或病房,在孩子面前贴上各种风格的贴纸,并告知孩子如果表现良好,可以在手术前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在静脉注射操作期间,根据儿童选择的贴纸内容进行沟通。手术完成后,奖励孩子们喜爱的贴纸,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感谢孩子们的积极配合。

1.3数据处理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静脉输液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14,P<0.05),具体详见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比较

组别

病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对照组

80

44

25

11

86.25%

观察组

80

61

15

4

95.00%

2.2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

组别

病例数

1次穿刺成功

2次穿刺成功

穿刺失败

穿刺成功率

对照组

80

53

18

9

88.75%

观察组

80

77

3

0

96.25%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小儿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小儿患者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为81.25%,观察者的小儿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

家长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80

28

37

15

81.25%

观察组

80

47

27

6

92.5%

3讨论

由于儿童心智不成熟,处于陌生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造成儿童不配合治疗。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常有哭闹、烦躁等行为,从而降低输液依从性。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成为调动儿童兴趣的重要手段。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以作为对儿童实施治疗的准备工作,也可以作为与儿童建立分析性关系的一种方式。情境游戏的实施可以使儿童在游戏中充分理解相关灌输知识,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情绪发展。贴纸画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患儿的需求,深受学龄前儿童的喜爱。贴纸画奖励法是利用儿童喜欢的贴纸画达到转移患儿注意力,鼓励患儿的目的,从而增强其痛阈及自信心。同时,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常规护理往往只注重输液操作,忽视儿童及其家人的心理状态,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情景游戏与贴纸画奖励法相结合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儿童对治疗的恐惧,让儿童更容易接受静脉治疗。当儿童接受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会引导他们进入游戏室,与儿童一起参与游戏,使用贴纸画奖励儿童,赢得儿童的信任,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使治疗更加顺利。

结果表明,观察组静脉输液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情景游戏与贴纸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可以增强患儿的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原因是儿童因疾病疼痛、害怕诊断和治疗手术等因素而产生抵抗,不配合治疗手术,阻碍治疗进展。情景游戏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了解静脉输液的各个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利于增进孩子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儿童对护士有更多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从而更积极地配合各种手术,并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儿童的依从性越高,合作越积极,穿刺成功率也就越高。穿刺成功率的提升有利于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蔡慧珠. 简易填色游戏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18):3.

[2] 陈秋风, 郭奕萍, 彭印文. 贴纸画奖励法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21, 22(1):3.

[3] 许明芳, 陈晓艳, 舒晓妹. 奖励法在儿科静脉输液配合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9, 9(10):65-66.

[4] 王会娟. 情景游戏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9):3.

[5] 贺芝兰, 罗凌青, 万俊丽. 小红花奖励法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中的运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21(4):15-15.

[6] 王静, 王方, 王慧,等.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15):3.